代表團在商務營運中心了解平潭開放開發情況
平潭網1月20日訊(平潭時報記者楊華)昨日,寧德市市委書記廖小軍率寧德部分省人大代表、市直、縣區負責人代表團來嵐考察,寧德與平潭跨區牽手,分享心得、交流互動、謀求合作。
寧德與平潭同為閩東北經濟協作區成員,也同處于“福莆寧嵐”大都市區規劃范圍,兩地在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關聯性和互補性很強。
“這是一次難得的開闊眼界、學習取經的好機會,我們這次來學習考察,也是一次合作交流的機會,希望能借此機會,促進兩地在更多領域加強協作,共同發展。”廖小軍說。
從二線卡口到商務營運中心、臺灣創業園,代表團看到了平潭封關運作的創新模式,了解了平潭開放開發的基礎設施建設,參觀了兩岸青年創新創業的對接平臺。
這是一次相互學習的考察交流。在座談會上,寧德市市長隋軍和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許維澤介紹了各自的發展情況和未來的規劃。
區黨工委書記李德金首先代表實驗區黨工委管委會對代表團的到來表示歡迎,對寧德市多年來的幫助和支持表示感謝。李德金說,平潭大開放大開發,是中央的戰略決策。五年來,平潭在探索中前進,在創新中成長,走過了一段不平凡的歷程,取得了豐碩成果。開放大門打開了,兩岸合作密切了,生態環境改善了,政策體系加快構建,自貿區掛牌運作,國務院確定的第一階段目標基本實現。能夠取得這樣成績,是黨中央、國務院正確決策的結果,是省委省政府舉全省之力推進的結果,也是包括寧德市在內的各兄弟市大力支持的結果。代表團此次來嵐傳經送寶,對平潭來說是難得的學習機會,必將更好地推動兩地聯動發展。
廖小軍說,平潭綜合實驗區是全國獨創的對臺合作先行區,也是福建自貿區的核心片區,獨具“兩區合一”的優勢。短短幾年,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培育、體制機制創新、發展環境優化等方面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廖小軍用“三個印象”來形容當天的考察感受。他說,第一個印象是面貌新、態勢好。走進平潭島,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基礎設施更加完善、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城市面貌越來越美,變化日新月異。第二個印象是體制新、活力好。作為實驗區,“首創”、“獨創”是平潭出現頻率最高的關鍵詞,也是平潭最具特色的標簽,在自貿試驗方面取得的成效,為平潭發展注入了蓬勃的活力、動力,也為全省改革發展提供了可復制的鮮活經驗。第三個印象是作風新、氛圍好。平潭發展的速度、氣勢和態勢令人感慨,感受更深刻的是平潭上下干事創業的激情和感覺。平潭干部觀念新、思想活、作風新,改革創新、艱苦奮斗、馬上就辦的理念深入人心,創造了“平潭速度”“平潭效率”,值得好好學習。希望能借此機會在體制機制創新、產業轉型升級、旅游合作對接、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與平潭進行協作,多交流、多合作。
就加強平潭與寧德的協作,李德金說,圍繞“一帶一路”戰略共創開放新優勢,希望兩地能夠整合資源,加強港口聯動發展,共同開辟航線航班,打造海絲的中轉樞紐。圍繞產業共建共享推動聯動發展,希望發揮平潭政策洼地作用,向寧德輻射對臺優惠政策和自貿創新效應,探索產業協作模式,實現市場、生產要素、勞動力等資源優化配置,實現互利共贏。圍繞建設“清新福建”共同拓展旅游市場開發,期待共同研究制定區域旅游發展戰略和市場開發戰略,共同策劃推出區域精品旅游線路,聯手構建閩東北大旅游經濟圈。圍繞品牌創建上實現資源共享。寧德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創造了一些全國性的品牌。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德工作期間,不僅致力扶貧開發,形成一系列扶貧思想和實踐經驗,還為我們留下了滴水穿石的閩東精神、弱鳥先飛的進取意識和四下基層的工作作風。這些寶貴財富和實踐品牌,對于創業攻堅階段的平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區領導謝秀桐、林共妙,寧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謝仰俊參加相關活動。
責任編輯:黃小群
- 最新平潭新聞 頻道推薦
-
平潭澳前北路最后800米打通 進入全線施工狀態2016-10-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