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地稅志愿服務隊開展清理沙灘環保活動
2015年,平潭地稅獲評“全國文明單位”,成為平潭歷史上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全國文明單位。
平潭縣地稅局成立于1994年,2013年7月升格為平潭綜合實驗區地稅局。近年來,區地稅局圍繞組織收入中心工作,優化納稅服務、推進征管改革,并將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貫穿到各個方面,實現了精神文明和稅收事業的雙推進、雙豐收。
抓好硬基礎 營造軟環境
多年來,地稅局始終把文明建設工作作為單位的一項重點工作來抓,納入重要議事日程。“2012-2014年共安排創建經費90萬元,其中重點保障測評體系規定項目和硬件設施的建設。”區地稅局機關黨委副書記林擁輝說,加大對硬件設施的建設投入,才能為創建工作提供核心保障。把單打變為聯動,形成“黨組統一領導、黨委組織協調、部門齊抓共管、干部積極參與”的創建工作新格局。
身為文明創建工作的負責人,林擁輝除了一手抓好硬基礎,還要營造軟環境。比如,組織開展“最美地稅人”評比活動,讓每一個地稅人積極宣傳創建先進經驗,以此保障文明建設的長久性和持續性。
2014年全省地稅系統首屆“最美地稅人”獲得者林曉玲,就是從區地稅局里的評比活動中脫穎而出,被推薦到省里參加評比的。
用“情”打造納稅服務品牌
區地稅局服務對象是每一個納稅人,局里為響應“創優質服務”的號召,開展了“滿意在地稅 情暖納稅人”和“青春獻地稅 文明建功業”活動,為納稅人提供“三心”(舒心、省心、稱心)服務。
在服務效率、服務手段、落實優惠政策上下工夫。其中,認真梳理審批流程,在全省稅務系統率先試行地方稅務登記證照電子化試點工作,免除納稅人提供紙質稅務登記證資料的辦稅負擔,得到中央和省區多家媒體的宣傳報道。在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等銀行網點和偏遠基層辦稅點配置自助辦稅終端,讓納稅人隨時可以感受到“家門口”的便捷辦稅服務。
《平潭綜合實驗區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落地后,局地稅局工作人員主動聯系為首家符合條件企業辦理免稅申報。同時,還逐項落實小微企業、新辦高新技術企業以及臺灣居民個稅補貼等優惠政策,2012年至今,共減免各項稅收6000多萬元,為平潭招商引資和產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稅收軟環境。
2013年,區地稅局辦稅服務大廳獲得“全國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
用“愛”打造志愿服務品牌
在工作日,地稅人認真服務納稅人。而在周末,他們則紛紛變身“雷鋒”“環保達人”等。
區地稅局年輕人居多,局里就組織青年志愿服務隊伍,大力開展“學雷鋒”活動。夏天的時候,組織干部職工到實驗區重點項目工地開展“青心同行”送清涼活動,為一線的建設者送去關心和關愛;到海漁廣場開展“美麗平潭·關愛海峽”環保活動,保護沙灘。
春運期間,地稅人到海峽客滾碼頭和汽車站開展“鄰里相幫快樂返鄉”等系列活動,弘揚“學習雷鋒 奉獻他人 提升自己”精神。今年,還借“關愛自然義務植樹”活動之機,在三十六腳湖種下了一片“地稅志愿者紀念林”。
此外,區地稅局還大力開展關愛老人和結對幫扶活動。定期組織青年干部到福利院、敬老院開展“敬老孝親”關愛活動;與平潭一中5名貧困學子結對,每年向每位學子提供2000元助學金。
2012年至今,區地稅局志愿者參加志愿活動達231人次,提供志愿服務時超過1000個小時。2013年,平潭地稅志愿者服務隊被省文明委評為“學雷鋒優秀志愿服務組織”。
以爭創促收入 以收入帶創建
區地稅局通過開展一系列富有特色的爭創活動,取得了稅收文明同發展、育人立業雙豐收的可喜成績。
近三年來,在爭創全國文明單位活動中,區地稅局把爭創活動與稅收工作有機結合起來,走出了一條“以爭創促收入,以收入帶創建”的成功路子,也為實驗區財政收入的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實驗區成立五年來,地稅部門組織的各項收入從2009年的3.91億元發展到2014年16.5億元。今年1-11月已入庫18.35億元,年均增幅超過40%,組織的地方級財政收入占比達四分之三。
“我們是海島上文明建設道路上的一員‘老將’,更是全國文明單位爭創路上的一個‘新兵’。”區地稅局副局長閻紅巖說,今后將繼續以創建全國文明單位為契機,不斷學習和借鑒其他單位經驗,發揚創優精神,立足崗位,永爭一流,為平潭的先行先試、開放開發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在平潭科學發展跨越發展中書寫新的文明華章。
平潭時報記者 何燕
責任編輯:黃小群
- 最新平潭新聞 頻道推薦
-
平潭澳前北路最后800米打通 進入全線施工狀態2016-10-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