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問幫扶困難群眾
城市的發展,需要精神的支撐和引領。近年來,平潭圍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這一載體,大力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讓愛國敬業、拾金不昧、見義勇為、尊老愛幼、誠實守信等道德品質在全區范圍外化于形,為城市的文明健康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放羊老人陳茂訓不懼危險,多次下海救人,被授予“全國見義勇為模范”;平潭綜合實驗區醫院一年出現10多位拾金不昧好人……在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道路上,我區樹立起向“好人好事”學習的價值取向與長效機制,堅持把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擺在與經濟發展放在同等位置,為身邊好人不斷涌現培育了深厚的沃土。
個人:面對上萬元巨款不為所動
12月4日,平潭綜合實驗區醫院五官科主任林炎福,像往常一樣,在下班前對辦公室進行例行檢查,突然發現窗臺有一個黑色男士手包。打開沉甸甸的包一看,里面是一疊厚厚的人民幣、美元等。
“誰這么大意,現在還不得著急死?”林炎福心想,得立即設法尋到失主。于是,本該去學校接孩子放學的林炎福,拿著手包急忙跑到院辦,在醫院黨總支辦公室副主任潘耀和保衛科工作人員的共同見證下,對包內財務進行清點。
經清點,包內共有10500元人民幣、300美元、1000日元;各類銀行卡、證件等27張,還有一張5萬元欠條和大量公司賬單。
經過多方努力,醫院聯系上了失主。當焦急的失主領回自己的手包后,激動地說:“我們平潭還是好人多啊!”
單位:將道德品質納入年終考核
這樣的事情,在平潭綜合實驗區醫院并不少見。據院方不完全統計,僅今年以來就有10多位職工拾金不昧。
6月15日,月工資只有2000多元的醫院保潔人員薛彩玉,撿到5940元,她沒有任何遲疑,立即向院方報告,最終將錢順利送還失主手中。
11月12日,醫院護理阿姨在為退床病人整理病床時,在枕頭底下發現500元,她立即聯系了失主,將現金交。
……
“我們醫院特別設立‘醫德分’,將職工個人品德納入年終考核。”潘耀介紹,得分高低將直接影響醫生、護士日后的升職和評職稱等。同時,院方每月定期對醫院職工開展美德教育活動,對先進人物進行通報表彰并給予嘉獎。
全區:凝聚全社會向善的力量
區醫院展現出的善行義舉,只是全區思想道德建設的一個縮影。縱觀平潭,越來越多的好人好事在各個行業顯現。從一個案例到一種現象,仿佛涓涓細流匯聚成江河,匯聚成一種能量、一種精神,以善行義舉詮釋著城市精神、引領著文化自覺。
北門村村委會主任方國平被評為福建省8月份見義勇為類身邊好人;邊防支隊干警丁昌湖、警嫂林華瓊分別獲全省“十大邊防衛士”和“十佳邊防警嫂”……
好人好事猶如一面鏡子,不僅可以讓人知得失,還能讓全社會來觀察榮辱、清濁分明。當前,我區積極建立完善各類好人好事評選機制,區文明委、區黨群工作部等部門多次組織開展“最美人物”“時代楷模”“傳承好家風好家訓”等多項活動。目的就是運用這面鏡子,引導社會各界人士學好人、做好人。通過積極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氛圍,引導全社會積善成德、明德惟馨,讓善待好人、爭當好人的風尚在我區持續發酵。
平潭時報記者 王超
責任編輯:曾潔
責任編輯:肖舒
- 最新平潭新聞 頻道推薦
-
平潭澳前北路最后800米打通 進入全線施工狀態2016-10-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