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平潭開啟綜合實驗區與自貿試驗區“雙核驅動”的大時代,這座昔日海島在短短數月之間便能“舊貌換新顏”。我們迎來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迎來世界小姐站臺助陣國際旅游島,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目前,平潭就面臨著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卻被貼上“文化沙漠”標簽的挑戰。而文化底蘊是一座城市的魅力所在,是創建文明城市的核心要素。
不少旅游業界人士指出,平潭并不缺少文化底蘊,相反,平潭擁有眾多得天獨厚的海島特色資源和史前文化遺跡。之所以被貼上“文化沙漠”的標簽,是平潭的美還未經開采,文化的包裝力度不足,旅游文創發展的滯后以及市民文明素質的落后。
“平潭是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擁有著源遠流長的海洋文化。不僅如此,平潭作為一個海島,不少地方還保留著極為原汁原味的海島風味,是研究海洋文化的重要依據。”區經濟發展局副局長章容甄說。
說起平潭的文化遺跡,便不能不提到殼丘頭遺址。它是福建省迄今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也是國內最久遠的、頗具代表性的海灣型貝丘遺址。不僅如此,目前國際考古學界和中國考古學界都把殼丘頭當作南島語族最早離開原鄉的起點??梢哉f,殼丘頭文化遺址是平潭極為重要的一張歷史文化名片。
近日,記者也從省文化廳獲悉,平潭殼丘頭文化考古公園以及福州海上絲綢之路展示館等一系列重點文物保護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規劃中。
建設平潭殼丘頭文化考古公園,無疑是豐富平潭文化底蘊、發展平潭旅游的重要推手。然而,單靠考古公園的建設,力度顯然不足。
平潭是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平潭碗礁1號沉船遺址地處傳統的海上絲綢之路航線,對研究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古代造船史以及古陶瓷史等相關學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平潭海壇海峽水下遺址獲準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研究、論證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貿易航線、港口及商貿交流的重要實證。
此外,平潭獨特的石頭厝被譽為平潭海島居住文化的“活化石”,記錄著海島民居的變遷;平潭農作物的匱乏使平潭巧婦將地瓜與花生這兩種食材利用得淋漓盡致,創造出了花樣翻新的多種美食,成了平潭的美食特色。這些,都是平潭文化的主基調。“我們應該為平潭的文化感到自豪,也要把握機會。”資深旅游文創策劃人稱,“只有文化到位了,文明城市才有了靈魂。”挖掘文化底蘊為文明城市塑魂。”
責任編輯:黃小群
- 最新平潭新聞 頻道推薦
-
平潭澳前北路最后800米打通 進入全線施工狀態2016-10-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