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河溝改造成寬敞干凈的排澇渠
平潭網1月8日訊(平潭時報記者 念曉丹/文 林映樹/攝)以前,經過澳前鎮龍山村時,一條盡是污水的河溝讓人不由捂鼻。如今,改造成寬敞干凈的排澇渠讓居民們拍手稱贊。
位于海壇東路的龍山村,之前沒有專門的排水管道和污水管道,只有一條雨污混流的舊河溝。污水不僅影響了周邊土地的灌溉,散發出難聞的味道,也給附近居民生活帶來了很大影響。
為改善周邊環境,去年9月,大磹下排污排洪工程開始動工建設,實行雨污分流,施工內容包括排澇渠和截污管道。排澇渠長約960米,南接現有大磹下排澇渠,北至海壇東路,橫穿海壇東路后向東至環島東路。其中,海壇東路以南段為明渠,長約675米;海壇東路至環島路段采用鋼筋混凝土涵洞,長約286米。
“這一段排澇渠主要負擔海壇東路、大磹下片區、龍鳳路片區總計6.9平方公里匯水,為平潭現有城區東郊區塊主要的排水通道。”大磹下排污排洪工程項目部技術負責人薛炎春說。
目前,明渠兩側擋墻已完成施工。“在擋墻上方,我們用花崗巖雕砌成欄桿,使明渠兼具安全性和美觀性。”薛炎春說,涵洞也已開始施工,預計4月份可以完工。
另外,工程沿著現有大磹下排澇渠及本次修建的明渠西側設置了一條截污管道,總長1500米,目前已完成管道鋪設。
“截污管道起點為萬寶路東段,主要接納萬寶路東段污水系統及大磹下沿線污水排放。等海壇東路完成市政道路改造后,便可接入海壇東路的污水管道。”薛炎春說。
排澇渠的修建,也給龍山村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以前沒有修排澇渠時,這里一片荒地,常年排放的污水導致惡臭異常。一到臺風天,水位漲高就會淹沒我們出入的小橋。”龍山村村民黃聲財說,現在不僅改善了生態環境,也讓村民出入更有安全保障。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平潭新聞 頻道推薦
-
美爆了!平潭再現“藍眼淚” 絢麗如阿凡達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