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的旅游主要是做“海”的文章,木船文化也是特色(資料圖)
如何打造具有文化底蘊的平潭國際旅游島?如何開發平潭國際旅游島的旅游文創產品?23日,在由平潭旅游行業協會、平潭綜合實驗區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共同主辦的“平潭國際旅游島+文化”主題座談會上,來自平潭文化界的20余位專家齊聚一堂,就這些問題展開了深入的探討與交流。區黨工委委員、黨工委管委會辦公室主任謝秀桐參與座談。
在“文化是旅游之魂”座談會上,謝秀桐說,如何挖掘、整理和傳承平潭歷史文化對平潭旅游的發展至關重要。“武夷山的‘印象大紅袍’突出的是茶文化,桂林的‘印象劉三姐’突出的是山歌文化,平潭也有自身的文化特點,應該找到能夠代表平潭的文化支點,打造出優秀的旅游文化產品,將平潭文化融入到旅游的六大要素當中。”
不論是對歷史文化的挖掘還是對新文化的創造,文化的繁榮最終都體現在文創產品上。區旅游發展局局長吳杰華說,文創將賦予平潭旅游更強大的生命力,“文創產業的發展是以文化為土壤的,未來平潭應當搭設好平臺,將文化、文創、旅游有機結合起來,才能讓平潭旅游更精彩。”
平潭有著重要的海絲文化,“2015 重走海上絲綢之路”從平潭起航 (資料圖)
平潭有豐富的旅游文化內涵
“平潭要建國際旅游島,這在20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平潭原文化局局長吳金泰說,“1995年平潭全年接待游客12萬,而最近的數據顯示,平潭游客的年接待量已達到了200萬左右。”吳金泰表示,近幾年平潭旅游的飛速發展讓他充滿信心,但平潭還需要不斷豐富旅游文化內涵,打造人文旅游景觀。
區社會事業局文體處副處長賴民則提出,在文化旅游方面,平潭雖然薄弱,但絕非“文化沙漠”。“平潭擁有重要的海絲文化、海防文化和漁耕文化,只要通過科學的規劃發展,平潭的旅游文化內涵很快就能豐富起來。”
吳金泰與賴民還介紹了諸多重要的平潭文化,從古沉船到古營寨、從抗倭名將到欹頭媽祖,在他們眼中,平潭是一個取之不盡的文化寶庫。“平潭旅游發展機遇千載難逢,對這些文化的挖掘不僅是促進平潭旅游業的發展,也是對平潭文化的保護和傳承。”賴民說。
發展文化旅游需建立素材庫
“沒有書籍、影音等資料的記錄保存,要挖掘平潭的歷史文化就無從談起。”平潭攝影家協會主席柯建認為,當前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起平潭的歷史文化庫。
“一個是文史庫,收集包括平潭現有的文史資料、民間故事等。再者就是音頻視頻庫,記錄諸如藤牌操這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柯建說,“平潭要發展文創產業,發展文化旅游,還需要進一步建立項目庫、創意產品庫、人才庫,如此集聚好的想法,通過制定文化旅游發展規劃,科學合理地利用這些資源。”
平潭時報專副刊部主任余小燕則認為,在建立平潭的文史庫后要運用多種方式進行宣傳。“要讓更多人知道平潭的文化歷史,就要適應目前的傳播方式。”余小燕說,可以通過歌曲、影視、畫冊等多種渠道宣傳。“比如制作平潭民俗文化的動畫片、電影作品等,這樣大眾會更容易接受。”
借鑒臺灣經驗發展民宿文化
民宿,是今年平潭旅游業界的一方熱土,然而一座座民宿建起來后,也面臨著諸多問題。“平潭民宿目前很難取得正規的經營資質,服務水平也有待加強。”“咔溜嵐島”旅舍創始人薛華福說,希望政府層面能夠對民宿從業者有更寬松的準入機制。
余小燕則認為,平潭民宿也面臨著夏天火熱冬天遇冷的窘境,她建議平潭成立民宿聯盟,借鑒臺灣經驗,形成合力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責任編輯:鄭梅欽
- 最新平潭新聞 頻道推薦
-
美爆了!平潭再現“藍眼淚” 絢麗如阿凡達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