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行政服務中心辦公大廳
“馬上就辦、馬上就好”,走進區行政服務中心,一眼即可望見這八個醒目的大字。如今,在區行政審批局的牽頭下,區行政服務中心各個部門各司其職,按部就班,用“平潭效率”為民辦事。
“馬上就辦、馬上就好”,這是2014年10月區“馬上辦”辦公室成立后的服務準則。區“馬上辦”負責牽頭全區各項綜合審批業務、區管委會交辦的重大事務以及綜合協調行政審批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工作。
2015年4月21日,平潭自貿試驗區揭牌,實現自貿試驗區“創新高地”和綜合實驗區“政策洼地”兩區疊加功能。區行政審批局應運而生,設立了區行政服務中心和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沿襲并革新區“馬上辦”辦公室創新原則,區行政審批局牽頭推進我區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創新工作,組織協調涉及各部門的行政審批工作,負責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和行政服務中心工作等。
前后不到兩年時間,區行政審批局在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投資體制改革等方面屢出新舉。先后推出企業注冊“三證合一”和投資體制改革2.0版,破除企業注冊、項目落地審批“桎梏”,打造前置事項最少、辦理時限最短、審批流程最優的行政審批改革先行區。
對話·繪藍圖
做深做細做精投資體制改革2.0版
過去五年,我區在體制機制改革上不斷尋求突破與創新,為平潭自貿試驗區打造更優越的營商環境。邁入“十三五”,區行政審批局又將如何發揮作用,為體制機制創新再創輝煌呢?就此,記者采訪了區行政審批局負責人卓華彬。
記者:“十三五”期間,投資體制改革是否將繼續推進,如何更好地服務項目審批工作?
卓華彬:“十三五”期間,我局將繼續努力,通過剖解典型案例,以案釋法等方式,進一步做深做細做精投資體制改革2.0版。
第一,完善投資體制改革“三單一圖”。圍繞審批事項的合并、調整,進一步明晰投資項目審批涉及的權利清單、收費清單和責任清單;簡化各階段、各環節的運行流程圖;組織匯編各審批事項的創新政策、改革舉措,以方便投資人辦事,順暢政府部門協作,確保用足用好政策。同時,加強紀檢效能監督。
第二,繼續最大限度地減少自由裁易權。針對當前實際工作中審批審核自由裁易權過大的問題,對規劃、環評、水保、建設方案審查和招投標等重點、敏感環節,推進自由裁易權標準化。即通過使用格式化申請表格、通俗化申報說明、標準化審批文書范本和一般遵循先例原則等辦法,進一步規范部門的權利運行。
第三,實施“互聯網+行政審批”逐步實現投資人“指尖辦事”,建立行政審批大數據平臺,集中快速收集政府各部門的證、照、批復以及行政審批審查等相關信息。將一般性“行業審查”通過數學建模等方式加以解決,利用微信等公共平臺,施行投資人“指尖辦事”最終實現投資人利用手機等通訊工具即可辦理相關業務。
記者:除了項目審批等方面的改革,“十三五”期間還將繼續在哪些方面進行改革創新?
卓華彬:“十三五”期間,我區在不斷完善和深化行政審批改革、商事登記改革和投資審批改革的同時,進一步在持續增加臺灣元素方面下工夫,加大對臺灣規劃、設計、建筑等行業資格資質的認可力度。
記者:針對區行政服務中心所設立的投資項目綜合窗口,下一步,區行政審批局將如何發揮這個窗口的作用,服務項目和企業的發展?
卓華彬:我局項目投資處克服條件的限制,充分利用后臺優勢,1個窗口2個崗位且,均設A、B崗,另加1名檔案管理員,共有窗口辦事人員5名,為廣大市民服務。下一步,我局將充分發揮“實驗區+自貿區”的體制機制優勢,積極打造前置事項最少、辦理時限最短、審批流程最優的行政審批改革先行區。同時針對我區加快推進產業發展的大趨勢,計劃實施外商(包括港、澳、臺)投資項目前置手續無法無償代辦業務,更好為外商企業服務。
數字·亮成績
精減審批申請材料超90%
日前,環島東路至翠園南路項目經辦人蔡勇來到區行政服務中心2號窗口,拿到了一階段施工圖聯合審查批復的文件。有了這份文件,他負責的環島東路至翠園南路項目就可以進入施工招標階段。
“過去,一個項目前期審批往往要跑多個部門,蓋一堆公章;而今,對接區行政服務中心投資項目綜合窗口即可。”蔡勇說。
蔡勇享受到的便利,得益于投資體制改革2.0版的實施,這是去年7月1日我區對項目審批進行的一項改革。去年年底,國務院將其選為全國自貿區改革創新“最佳實踐”案例,成為全國自貿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中唯一入選的投資體制改革舉措。
投資體制改革2.0版是在區“馬上辦”成立后,在推出投資體制改革1.0版基礎上,進一步推進項目審批改革,打通“最后一公里”。
該措施在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并聯審批”的基礎上,試點實施“綜合審批”,將投資建設項目從招商對接到竣工驗收涉及的所有行政審批事項整合為規劃選址與用地、項目評審與核準備案階段、設計審查與施工許可、統一竣工驗收等4個階段,每一個階段均采取“一表申請、一口受理、并聯審查、一章審批”(“四個一”)的綜合審批模式。
“四個一”綜合審批模式開啟,精減行政審批申請材料90%以上、審批時限縮減為60天左右,破解了“熟人經濟圈”“公章旅游”等問題。截至去年年底,已有96個項目按照投資體制改革“四個一”模式進行綜合審批。
已承接111項省級下放權限
去年7月10日,省政府授予平潭自貿試驗區行使的行政許可事項共253項,涉及區司法辦、區黨群工作部、區財政金融局、區公安局、區經濟發展局、區環境與國土資源局、區交通與建設局、區社會事業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綜合執法局、區地稅局以及區國安局12個部門。
10月15日,區黨工委、管委會明確區行政審批局牽頭各部門單位承辦,按照對口承接的原則,以與原省下放單位對口的區相關單位作為業務承接主體,并創新優化審批流程,積極創造承接條件予以及時對接。
截至去年年底,全區已承接111項,正在承接81項,部分已承接4項,部分正在承接5項,其他主體也正在落實當中。
臉譜·話發展
經歷投資體制改革1.0到2.0版,俞珠英說——“跑腿”的事都讓政府辦了
春節將至,作為福建省嵐順食品加工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俞珠英愈發忙碌。近日,她剛跑了趟區行政服務中心,為嵐順水產食品生產加工基地辦理項目備案的手續。
嵐順食品加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資公司。去年年底,該公司旗下的項目嵐順水產食品生產加工基地正式動工,為項目手續辦理的過程中,她先后經歷投資體制改革1.0版與投資體制改革2.0版,深切感受到了“平潭新速度”。
“去年6月份開始為項目開工的前期作準備。”俞珠英說,當時,單單一個“用地意向選址”程序,就跑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前前后后,她去了區規劃局、區招商局、區經發局等多個部門辦理這項手續。“分別辦理用地意向、了解公司經營地址審批是否符合區招商對象以及提交項目投資方案等。”俞珠英表示,相比實驗區最初的審批模式,投資體制改革1.0版已經減少了不少的程序,但仍然需要“多跑腿”。
不曾想,去年7月1日,我區推出投資體制改革2.0版,僅需到投資項目綜合窗口遞交相關材料,“跑腿”的事兒,都讓政府給辦了。
“兩個月時間,我們就完成了用地申請、土地出讓以及項目備案等手續。”俞珠英說,一個窗口,即可幫她辦理多個部門的事情,效率真的很高。
俞珠英一直從事水產行業,去年,她不僅在臺灣開設公司,更與外方股東合資成立嵐順食品加工股份有限公司,這是平潭冷凍食品加工行業的第一家合資企業。同時,準備建設自己的水產品生加工廠——嵐順水產食品生產加工基地。隨著項目審批環節逐步開展,俞珠英也喜上眉梢:“平潭的開放開發,給企業帶來了諸多便利,項目完工后,我們也將為平潭提供優質的食品加工和冷藏服務,為平潭自貿試驗區的發展貢獻力量。”
“這么快的審批速度,讓人很有信心。期待今年項目能順利完工,服務平潭的水產品加工行業。”俞珠英說。
據了解,嵐順水產食品生產加工基地是我區重點項目,項目位于流水鎮松南村,總投資1億元,占地面積2.6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4萬多平方米,設計冷凍倉儲容量達1.6萬噸。基地將拉動平潭水產養殖、物流運輸、包裝、餐飲等相關產業發展,提升水產品產業化、規模化,實現政府、企業、農漁戶多方共贏。
責任編輯:鄭梅欽
- 最新平潭新聞 頻道推薦
-
美爆了!平潭再現“藍眼淚” 絢麗如阿凡達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