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蓮琴在倉庫搬貨物。
一個人撐起一個家
19日是周六,平潭澳前臺灣小鎮人來人往,三優商行負責人潘蓮琴正忙著招呼顧客。這一天,她特意打扮了一番,穿上棗紅色上衣、黑色褲子,顯得年輕不少。周末游客多,她說要讓自己“干練些、漂亮點”。
臨近打烊,又來了一批福州的游客。“公司調休三八節,我們專程來平潭旅游呢!”“那好啊,看到喜歡的盡管挑,潘姐給你們打最低折。”潘蓮琴一邊說著,一邊端出高山茶讓大家品嘗。見到老板娘這么好客,大家也就不再拘束。不一會,每個人都提著大包小包滿載而歸。
兩年前,潘蓮琴來到平潭,與在平潭創業的先生團聚,而此前她在臺灣的日子過得并不輕松。上世紀90年代初,潘蓮琴的先生就到福州工作,夫婦倆很早就過起了兩地分居的生活。那時,潘琴蓮在臺灣不僅要帶兩個小孩,還要照顧老人,一個人撐起了一個家。2014年,先生到平潭考察,看好平潭的發展前景,在澳前臺灣小鎮租了商鋪,準備經營臺灣免稅商品,潘蓮琴和小兒子也跟著到了平潭。
當潘蓮琴第一次踏上平潭島,便決定在平潭定居下來。“海島淳樸的民風、秀麗的風光、濃濃的臺味,讓我喜歡。”經過兩個多月的緊張籌備,2014年6月中旬,三優商行正式開業,成為澳前臺灣小鎮首批開業的臺灣免稅商店。今年已56歲的潘蓮琴,熱情、爽朗、好客,在澳前臺灣小鎮頗受大家的歡迎,被親切地稱作“潘姐”。
會吃苦的老板娘
“‘三優’就是服務優、品質優、價格優,我們不一定要做到最大,但一定要做到最好。”潘蓮琴這樣解釋“三優商行”的含義。
然而,創業是辛苦的。每天一早,潘蓮琴騎著電動車從城關出發到商店,本來想去買一輛汽車,但因為成本較高,最后放棄了。
“很多事情我都自己做,我是個女漢子。”在潘蓮琴看來,沒有什么是干不了的。有時候找不到工人搬貨,她就和店里的伙計一起搬。“這么大的年紀干重活,第二天就腰酸背痛了,但現在是創業期,創業就要吃得了苦。”潘蓮琴回憶說,有一次伙計不在,剛好來了一批貨物,她就和兒子一箱一箱地搬,兩個人互相“加油”,半天時間終于整理好貨物,搬好后她發現自己的手都在抖。
起初,澳前臺灣小鎮人氣并不旺。“特別是冬天,游客很少,整個市場進入寒冬。”潘蓮琴說,開業第一年,她沒想到會碰到那么大的困難。為了吸引顧客,她想了許多辦法。比如,想辦法拿到更低的一手價格、推出特價優惠活動、豐富商品等等。如今,店里的生意漸漸好了起來,客人七成是回頭客。
在平潭,最讓她開心的是,結交了許多大陸朋友。澳前臺灣小鎮位于澳前片區,這里的許多村民都認識“潘姐”,他們經常提著保溫盒,給她送去親手做的海蠣煎、時來運轉、八珍炒糕等當地小吃,這讓她很感動。
許多人說,潘蓮琴樂觀豁達,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臉上總是掛著笑容。“10多年前,我被查出了甲狀腺癌,但我堅持與病魔抗爭,現在身體好了許多。”潘蓮琴說,經過生命的洗禮,讓她更珍惜生活,更懂得要快樂地過好每一天。
熱情的知心大姐
許多到平潭考察投資環境的臺胞都會去找潘蓮琴。“我是臺灣來的,會用臺灣人的眼光看平潭的發展,而且對平潭也更加了解,所以他們希望征求我的意見。”潘蓮琴說,兩年多來,她起碼接待了上百批次的臺胞,不少臺胞還在她的幫助下入駐平潭投資。
前段時間,臺胞李先生找上門來。李先生準備在澳前臺灣小鎮開一家免稅商行,得知李先生的訴求后,潘蓮琴幫忙了解最新政策,并帶著李先生對接各個部門,終于促成了商行的順利開張。“這樣的事情很多,雖然占用了不少時間,但我很開心。”潘蓮琴說。
雖然在平潭生活的時間不長,但潘蓮琴非常喜愛平潭,還常常邀請朋友來平潭投資。平潭女孩陳貞貞原來在北京創業,從事網絡高端餐飲。去年年底,她回平潭探親,在一次聚會中認識了潘琴蓮,潘蓮琴的創業觀給女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兩人經常在微信上聊天。“潘姐的話對我觸動很大,她告訴我平潭目前的發展機遇難得,作為平潭人更應該珍惜這種機遇,支持家鄉建設。”在潘蓮琴的鼓勵下,今年春節后,陳貞貞從北京回到了平潭。這些天,陳貞貞一邊考察市場,一邊尋找合適的創業項目,有困難便找潘琴蓮商量,一起想辦法。在陳貞貞眼里,潘蓮琴已是她在平潭最親的人。
“平潭每一天都在進步,在這里生活我很幸福,因為可以與家人在一起,可以與朋友在一起,還有自己的事業。苦我吃過,但我相信以后我的快樂會越來越多。”潘蓮琴笑著說。
責任編輯:林航
- 最新平潭新聞 頻道推薦
-
美爆了!平潭再現“藍眼淚” 絢麗如阿凡達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