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滄桑人雖去,名鑄人間草木香。清明節是祭祖、掃墓、追思親人的日子。2日下午,40名平潭時報“小記者”在時報“大記者”的帶領下,走進江繼蕓紀念館,聆聽江繼蕓烈士事跡,追憶過往的歷史,并獻上花籃、鮮花。
孩子們給江繼云雕像獻上鮮花
歲月滄桑人雖去,名鑄人間草木香。清明節是祭祖、掃墓、追思親人的日子。2日下午,40名平潭時報“小記者”在時報“大記者”的帶領下,走進江繼蕓紀念館,聆聽江繼蕓烈士事跡,追憶過往的歷史,并獻上花籃、鮮花。
聆聽事跡 奮筆疾書記錄解說
當天下午2點半,在江繼蕓紀念館門前,福建省國防教育基地、平潭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三塊牌匾赫然眼前,讓人肅然起敬。走進紀念館,40名小記者便整齊排成三隊,當看到此次活動的解說員,平潭民俗文化專家賴民的身影時,小記者們不禁鼓掌歡迎,還親切地道著:“賴爺爺好!”
聽著賴爺爺慷慨激揚地向小記者介紹江繼蕓將軍的生活和戰斗歷史背景,小記者陳藝欣可忙壞了,左手捧著鮮花,右手不斷在本子上記錄著。“我很想了解江繼蕓烈士的故事,聽到賴爺爺的介紹后,我就忍不住拿出本子記錄,為了能夠記全,我就通過速寫的方式,這樣才不會有所遺漏。”小記者陳藝欣說。
與小記者陳藝欣不同,小記者陳豆豆可是拿出了獨門武器,將三排本子固定在一起,有條不紊地記錄著解說的內容。陳豆豆為了聽得更仔細,還擠到賴爺爺身旁,津津有味地聆聽著先烈的事跡。陳豆豆說:“今天特意把本子連成一線,這樣可以方便記錄,也不耽誤記錄時間。其實,我怕自己聽完會忘記,記在本子上回家可以繼續看,也能對賴爺爺所講的內容更加熟悉,而不是聽聽就忘了。”
小記者們認真的做著筆記
拍照留念 重溫先烈英雄事跡
聽完解說,小記者們就奔向大廳四處看四處瞧,對民族英雄江繼蕓充滿了好奇。在參觀的過程中,不少小記者被大廳擺放的四道圣旨所吸引,并迫不及待地念起了上面的文字。“一進來就被四道圣旨所吸引,看到圣旨上的內容和緣來,我想記錄下來,以便回去可以和媽媽、同學分享。通過參觀江繼蕓紀念館,讓我收獲頗多,也更加珍惜現在自己所擁有的生活。”小記者林志翔說。
不僅小記者們對江繼蕓紀念館充滿好奇,家長魏麗芳更是一一觀看所展出江繼蕓材料的介紹,還拿出手機拍下大廳所擺放的四道圣旨。“之前不知道這里有紀念館,第一次和孩子一起來參觀,心情很激動,覺得這個活動很有意義。”魏麗芳說,“如果只是單單觀看一遍,不能全面地了解這位先烈的故事,所以我就想通過拍照的形式,這樣又能永久保留下來,又能在家里和孩子重新再了解一遍。”
孩子們給江繼云雕像獻上鮮花
手捧鮮花 敬獻給江繼蕓銅像
隨后,在紀念館工作人員翁繩捷的指引下,小記者們來到了江繼蕓銅像前,此時的大家也變得異常安靜。在默哀一分鐘后,40名小記者一一上前敬獻花籃和鮮花,有些家長也不由自主地向江繼蕓銅像深深鞠躬。“通過清明祭奠,讓孩子們了解江繼蕓先烈的歷史事跡,從小就認識到今天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他們才會去珍惜,去為未來努力。”家長高瓊由衷地說道。
這時,剛敬獻完手中的鮮花,小記者林奕峰顯得格外沉重。他說:“參觀完紀念館,并沒有特別的情感,只是單純去了解,但自己親自獻花到江繼蕓銅像前,突然鼻頭一酸。對我來說,這次活動很有紀念意義,讓我了解先烈的英勇事跡,也讓我從中學習他的精神。”
活動結束后,小記者鄭雅涵還舍不得走,依舊待在紀念館里,將關于江繼蕓先烈的歷史事跡記了滿滿兩頁紙。鄭雅涵說:“參觀完之后,我很想把紀念館的材料,統統都記錄在本子里。雖然只記錄了兩頁,但都承載著我對江繼蕓先烈的崇敬之情。”
責任編輯:陳錦娜
- 最新平潭新聞 頻道推薦
-
美爆了!平潭再現“藍眼淚” 絢麗如阿凡達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