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網2月8日訊 (記者 謝師強文 /蔡起輝/攝)作為“看不見的地下工程”,綜合管廊的建設將為平潭今后實現全區電網、通信網等各類管網的高效、智慧管理奠定基礎。日前,采用PPP模式建設的環島路和壇西大道南段的地下綜合管廊干線工程已進入基礎施工階段。
10余臺打樁機一字排開進行打樁
日前,記者在壇西大道南段道路一側看到,10多臺樁機正一字排開進行樁基作業,鉆頭捶擊地下“轟隆”作響,施工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據項目總工翟小軍介紹,因為綜合管廊項目線路長,工期緊,春節期間,整個工地都沒有放假,工人24小時輪班作業,節后即加大人員與機械投入,讓整個施工面運轉起來。
“管廊的規劃路線距離壇西大道主道較近,我們采用了圍護樁施工,沿著既有的輔道中間垂直開挖,管廊的主體埋深達7米。”翟小軍說,除了地下工程,管廊的建設還包括一處跨敖東鎮六橋水庫的管線橋,這里除了安裝各類管線外,還要滿足車輛和行人的通行。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嚴格執行標準化工程建設,施工隊還專門修建了泥漿池用于回收樁基施工中所產生的泥漿,周圍還搭起了防護欄,顯得規劃有序。翟小軍說,目前已經完成了340根樁基,后續的施工將受地形、管網交叉施工等因素影響,還將面臨進一步的挑戰。此外,目前環島路段的綜合管廊也處于打樁階段。
據了解,正在修建的管廊屬于我區地下綜合管廊干線(一期),采用PPP模式建設,項目總投資46.77億元,全長33.43公里(含5.58公里纜線管廊)。據項目負責人劉文明介紹,工程由壇西大道南段電力管廊及市政化改造工程和環島路綠道及管線工程兩個部分組成,項目計劃工期為三年,其中管廊部分工期為兩年。
電力、綜合倉、燃氣管道“三位一體”助升級
盡管目前壇西大道南段和環島路路段綜合管廊還處在建設的初步階段,但項目負責人劉文明告訴記者,與我區已投入使用的綜合管廊相比,當下修建的綜合管廊,除了電力、綜合倉之外,還新增了燃氣管道,將為居民生活和企業的運行提供方便。“這使得綜合管廊的功能更加完善,更符合標準。”劉文明說。
2016年4月,平潭申報并成功成為2016年全國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試點城市,除了環島路、壇西大道南段外,位于嵐城片區的東大路、濱湖路也是我區兩條重要綜合管廊試點道路。目前也正以高標準推進管廊的建設。
此前,經過五年建設,平潭已初步形成了以“一橫一縱兩條主干線”綜合管廊為主,嵐城片區、金井灣片區支線綜合管廊為輔的綜合管廊系統,納入管廊內的管線主要有給水、電力電纜、通信、廣播電視、中水、直飲6類。目前,計劃建設長度約39.24公里,已完成主體工程約26.6公里,管線入廊并投入使用約3.54公里。
劉文明說:“平潭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工作不僅與平潭國際旅游島建設關系密切,更是造福后代的民生工程,對推動平潭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楊林宇
- 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加快建設地下綜合管廊2017-07-16
- 福州城區首條道路地下綜合管廊開建2016-12-30
- 最新平潭新聞 頻道推薦
-
平潭澳前安置小區A2地塊:室外填土與管道鋪設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