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首期兩岸國學大講堂平潭開講 將常態化舉行
昨晚,首期兩岸國學大講堂在平潭臺灣創業園開講。
海峽網6月1日訊 (東南網 記者 鄭思楠)昨晚,首期兩岸國學大講堂在平潭臺灣創業園開講。由廈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潘維廉主講《中國創新的儒家根源和“第五大發明”》,海峽兩岸200余名國學愛好者參加。
據悉,本期主講嘉賓潘維廉(William N. Brown),來自美國,是福建省第一位獲得中國“綠卡”的外國人。他游歷過大半個中國,筆下有關中國的著作達到12本。從“老外”到“老內”,他是位名副其實的“中國通”,更是傳播中國文化的熱心使者,他說:“寫書是為了讓世界了解中國。”
在講堂上,潘維廉結合自身經歷,從儒家根源出發,引經據典,從古代發明到現代經濟,從西方到東方,從另外一個視角感受中國魅力,探索中國創新發展的歷程。他認為,儒家教育一直推動創新,甚至使創新成為必須,這影響著中國政府、老百姓、商業,甚至推動著中國人走向成功。儒家教育怎么影響現代政府?在他看來,中國的創新應用,除了四大發明,被普遍認為最優秀的是政府管理藝術,從科舉制度啟發的現代招聘實踐,要求晉級的領導者要有教育、經驗和能力,這種形式也影響著西方政府。而自上而下的領導和自下而上的大眾努力與創新,推動了“中國夢”的實現,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正是優秀的政府管理藝術。
潘維廉幽默風趣的演講,引得現場掌聲不斷。隨后進行的提問環節,不少觀眾、網友圍繞當天的演講主題與潘教授熱烈探討,進行線上、線下互動。
大講堂當晚,還舉行了國學展示、現場互動等環節,調動起了場內外觀眾對國學的興趣。此次活動也吸引了不少在嵐臺胞到場參與。大講堂后,他們紛紛為潘維廉的演講點贊,并祝福兩岸國學大講堂越辦越好。
據活動主辦方介紹,今后,兩岸國學大講堂將常態化舉行,定期邀請兩岸國學名家進行國學講座和研討活動,助推兩岸國學中心打造成為兩岸國學名家的流動傳承站,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平潭公鐵兩用大橋 6條“大腿”扎入平潭海峽 2018-05-30
- 福州自貿片區對臺先行先試多點開花2018-05-29
-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最后一座主塔有望下月封頂2018-05-29
- 平潭企業可進行該季度獎補申報 第一季度已有18家企業獲獎補2018-05-28
- 平潭海帶大獲豐收 養殖戶卻愁銷路2018-05-28
- 平潭蘆洋學校俞宏芳入圍5月“中國好人榜”2018-05-28
- 平潭首批二維碼戶室牌上墻 全區預計將統一安裝超9萬個2018-05-28
- 平潭規劃建設殼丘頭考古遺址公園 助力深層次旅游2018-05-28
- 重磅!平潭片區3項創新舉措將在全國復制推廣2018-05-28
- 海峽兩岸人才交流合作大會6月舉行2018-05-27
- 最新平潭新聞 頻道推薦
-
平潭公鐵兩用大橋 6條“大腿”扎入平潭海峽 2018-06-0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