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工作室可以群眾提供家門口的法律援助(資料圖)
日前,全省首個鄉村糾紛聯合調處中心在蘇平片區掛牌。這是平潭法院聯合當地政府、派出所、司法所共同參與創建的鄉村治理新平臺。
這幾年,平潭在社會治理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從引入智慧法院提高立案效率,到在社區等開設法官工作室,再到小島上設立全省首個鄉村糾紛聯合調處中心,逐漸打開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打通訴訟障礙
2017年2月,平潭法院開始運作大綜合、扁平化、團隊式的管理新模式,將原有的20個內設機構精簡整合為10個,即“7個審判團隊+綜合辦公室+訴訟服務中心+法警大隊”。并將遴選產生的包括院庭長在內的31名員額法官,按照專業特長編入各審判團隊,構建以員額法官為核心,法官助理、書記員分工協作的新型審判管理組織。
在平潭法院訴訟服務中心,佇立著一臺智慧法院訴訟自助服務終端(以下簡稱“ITC”)。據介紹,ITC是由福建高院自主研發的,具備裁判文書打印、案件查詢、立案信訪預約以及自助繳納訴訟費用等多項功能。
有了ITC,群眾辦理訴訟業務再也不用到窗口排隊,只需進行身份認證,然后按照操作指示就可辦理相關業務。
“除了ITC,我們還放置了名為‘小法’的機器人,它能夠引導群眾進行自主立案和法律機關等問題咨詢。”平潭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介紹,現在辦理訴訟越來越方便了,市民還可以通過“平潭法院”微信公眾號,了解到需要帶哪些材料,找哪個窗口,實現跑一趟就能順利立案。
調處鄰里糾紛
社區等地人口密集,是最容易出現糾紛的地方。過去,小區出現糾紛,社區的工作人員都會進行調解,但遇到法律專業相關問題時,社區工作人員也很頭疼,無法提供十分專業解答,市民還是得到法院去咨詢。
家住萬嘉社區的林娟女士最近就享受了一回家門口的法律咨詢服務。
當天,位于萬嘉社區的“法官工作室”正式“開業”,居民們排著隊咨詢遇到的法律糾紛。經過值班法官的釋法講理后,居民們的疑問都得到了專業的解答,不花錢不用跑,真正讓百姓受益。
目前,平潭共有5個社區法官工作室,分別在東門社區、城南村、萬嘉社區、東金村以及臺胞權益保障法官工作室。
鄭華忠是平潭法院行政生態審判團隊負責人,現在也是萬嘉社區法官工作室的一名法官。鄭華忠表示,法官工作室將法院司法服務職能前移,能更好地服務百姓,“糾紛解決了,訴訟就少了,自然就能構建和諧平潭”。
法官工作室不僅可以調解社區糾紛,還扮演著普法宣傳的角色。在日常生活中,法官會結合專題普法,滿足百姓日常需求,努力打造“少訴社區”“無訴社區”,為實驗區的社會治理專項提升工程提供更堅實的法律保障。
化解百姓心結
今年8月21日,全省首個鄉村糾紛聯合調處中心在蘇平片區掛牌。鄉村糾紛聯合調處中心是平潭法院聯合當地政府、派出所、司法所共同參與創建的鄉村治理新平臺,旨在讓群眾糾紛能夠更及時、高效得到化解。
以前百姓遇到糾紛,工作人員因不懂法律知識,只能從情理角度疏導,無法真正解開百姓心結。鄉村糾紛聯合調處中心設立后,有了法院、公安等部門的參與,可以從法律角度全面分析,真正把調解工作做到百姓的心坎里去。
平潭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黃卉靚介紹,為進一步探索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平潭法院特別選擇離主島最遠的嶼頭島作為試點地區,充分發揮法院、公安、司法、鄉鎮等相關部門職能優勢,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接下來,平潭法院將進一步整合社會資源,加大協調化解力度,把鄉村糾紛聯合調處中心打造成促進離島和諧的“穩壓器”、促進平安平潭建設的“服務器”。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最新平潭新聞 頻道推薦
-
平潭國際演藝中心正式動工建設 將打造地標性2019-09-1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