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戰6年,在“建橋禁區”的海壇海峽,世界最長的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順利合龍——
“長虹”臥波 “麒麟”騰飛
入秋,從太平洋裹挾而來的東北季風如期而至。大風起兮,驚濤拍岸,巨浪翻涌。
25日10時28分,長17.5米、寬36.8米、高15米、重473噸的鋼桁梁被架梁起重機穩穩地提升到設計位置,并同合龍口兩側已架鋼桁梁節段精準連接,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最后一座通航橋——鼓嶼門斜拉橋順利合龍。整座大橋宛如長虹,橫臥碧波之上。
公鐵兩用大橋建于海壇海峽之間,海壇海峽是世界三大風口之一臺灣海峽的組成部分,這里全年六級以上大風天數超過300天;海床面高低起伏,礁石縱橫,巖面堅硬無比,被稱為“建橋禁區”。
建設者搏擊風浪,在近6年的時間里動用280萬立方米混凝土、120萬噸鋼材,架設起一座世界上最長的公鐵跨海大橋,堪稱世界建橋史上的奇跡。
作為在建福平鐵路、長樂至平潭高速公路的關鍵性控制工程,大橋通車后,將為平潭綜合實驗區加快建設“兩岸同胞共同家園”、促進福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歷史選擇平潭
從衛星航拍影像上看,平潭版圖猶如一匹騰躍在茫茫東海的麒麟。
歷史選擇了平潭。
作為全國第五、福建第一大島,平潭東距臺灣新竹僅68海里,是祖國大陸距離臺灣最近的地方,更是對臺經貿和人文交流的重要窗口。同時,當地擁有眾多避風良港和深水岸段,可建優質港口數十處。
2009年7月,省委、省政府作出設立平潭綜合實驗區的決定,提出把平潭建設成探索兩岸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區。
2011年,國務院正式批準《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2014年,國務院決定設立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其中,平潭片區是福建自貿試驗區的核心。
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時,曾20次到平潭調研,有很深的“平潭情結”。2014年,他再度到平潭考察,特別叮囑:“實驗區是全國獨創,要繼續探索。”
曾經“孤懸”外海的離島,朝著“國際知名旅游目的地、海島生態旅游示范區、兩岸同胞共同家園、對外開放重要窗口”的方向邁進。
面對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首先要打破的,是交通制約。
2010年,福建第一座跨海大橋——平潭海峽大橋建成通車,平潭正式結束了依靠輪渡進出島的歷史。
隨著實驗區開發開放逐步推進,只靠此單一出島通道,遠遠不夠。
能否在平潭島以北,新建一座跨海大橋,將全國鐵路網絡引入平潭,構建更加完備的交通體系呢?
這樣的愿景由來已久,卻又似乎難以企及。
“福建的2000多個海島中,平潭島風力最甚,每年大于7級風的時間超過200天,約有300天刮著6級以上的大風,一年有效作業時間不到120天。此外,周邊海域海床面高低不平,分布著大量孤石、滾石和斜坡。”平潭公鐵兩用大橋設計單位——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第二設計院副院長段雪煒說。
惡劣的自然條件帶來巨大的建造難度和風險,這里被視為“建橋禁區”。《人民日報》官方微信曾援引英媒《泰晤士報》的報道稱,建設平潭海峽公鐵大橋無異于“世界級挑戰”。
中國一個又一個超級工程的崛起,昭示著突破禁區并非不可能。
10多年來,中國陸續建成了東海大橋、杭州灣大橋、港珠澳大橋,標志著中國橋梁建設已從內河走向海洋。
2009年,福建正式提出新建福州至平潭鐵路的計劃。2010年,項目獲原鐵道部與福建省政府聯合立項批復。為建好福平鐵路,南昌鐵路局和福建省鐵路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共同組建福建福平鐵路有限責任公司,擔負項目的建設管理和運營任務。
新建福平鐵路全長88.83公里,北接合福和向莆鐵路,是未來京臺高速鐵路的咽喉。線路從福州站引出,跨閩江、烏龍江后至長樂,以公鐵合建橋梁跨越海壇海峽至平潭島。
其中,控制性工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是國內第一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也是世界上最長的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大橋起于福州市長樂區松下鎮,經人嶼島、長嶼島、小練島、大練島,依次跨越元洪航道、鼓嶼門水道、大小練島水道、北東口水道,在蘇澳鎮上平潭島。項目全長16.34公里,下層為時速200公里的雙線一級鐵路,上層為時速100公里的六車道高速公路。
“禁區”中突破
2013年11月1日,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動工建設。
突破!創新!建設者迎難而上。
海上筑橋,始于基礎。
首先要突破的,是要將鉆孔樁打入堅硬的巖層,以支撐大橋橋墩。每個橋墩,需要數十根不同直徑的鉆孔樁支撐。每根鉆孔樁的施工,要將一個空心鋼護筒用液壓沖擊錘打入海床下10多米深,而后鉆機進入鋼護筒鉆孔,深入海床下60多米直至堅硬的花崗巖層,成孔后再灌注混凝土,方能形成一根穩定的鉆孔樁。
“施工海域海床高低不平,形成大量孤石、滾石和斜坡,加上海風勁吹,讓鉆孔樁施工變成一項異常艱巨的工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松下鎮至大練島段施工單位——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王東輝,對編號為“NO.3”的橋墩記憶深刻。該橋墩共有24根鉆孔樁,其中一根從插打鋼護筒到最后成樁,耗費了近16個月,“鋼護筒進巖床1米深左右時,就被擠壓得嚴重變形,從海里拖上來,已經扭成一團‘麻花’了”。
超級工程,須用重器。
中鐵大橋局和國內頂尖鉆機制造機構聯合攻關,自主研發制造出的KTY5000型液壓動力頭鉆機,可實現一次性全斷面最大成孔直徑5米,鉆孔深度180米,解決了我國海上大直徑鉆孔樁施工難題。
2017年11月,歷經4年,全橋1895根鉆孔樁完成施工。其中,4.9米直徑的鉆孔樁就有50根,是目前國內橋梁施工中直徑最大的橋梁工程樁。
樁基完成了,要套上圍堰,隔絕海水,在里面用混凝土澆筑承載橋墩的承臺。
“這些鋼制圍堰最小的重350多噸,最大的近4000噸。”王東輝說,圍堰在長江上施工,也就承受兩三百噸的水流沖力,可在平潭海域,水流沖擊力動輒2000多噸。
即便如此,圍堰安裝依然力求精準,否則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項目經理張紅心還記得第一個圍堰安裝到位后險象環生的場景。“連續幾天的強烈季風,把圍堰拍垮了。”
為避免類似情況再發生,施工團隊對龐然大物用起了“繡花”功夫,“我們對鋼護筒的垂直度進行嚴密計算,并通過電腦的精細化、數字化操縱,確保鋼圍堰安裝精準度控制在厘米以內”。
2018年4月,全橋133座圍堰全部吊裝到位。
大橋轉向上部結構施工。為克服風浪影響,必須盡可能減少現場施工量。
“工廠化、標準化、裝備化的搭積木拼裝方式,成為施工的必然選擇。”段雪煒說,全橋34孔80米、8孔88米簡支鋼桁梁均為工廠整孔全焊制造,然后進行海上運輸、整孔架設,“這是我國首次對鋼桁梁進行整孔架設”。
如何在風浪中將這些重量近2000噸的梁體起吊近百米,再不偏不倚地落到橋墩上?
超級工程,再次啟用重器。
中鐵大橋局歷時3年,耗資3.6億元,打造了海上架橋“神器”——“大橋海鷗號”起重船。其起重能力達3600噸,相當于2000多輛小轎車的重量,主鉤起升高度達110米,相當于39層樓高,是目前國內起重量最大、起升高度最高的雙臂架起重船。
作為體現中國“智造”的世界級橋梁,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建造過程中的技術創新還不止于此。
為適應橋址大風環境的運營需要,在全橋橋面設置風屏障,使大橋行車條件不低于陸地的同等條件;為降低惡劣海況影響,減少海上施工作業,大橋下部結構采用長棧橋輔助鉆孔平臺施工;通過海上橋梁施工定額跟蹤測定,為我國海峽大橋建設提供了投資依據……
“平潭海峽公鐵大橋的建設,成功解決了在惡劣復雜海洋環境條件下橋梁建設的諸多難題,積累了成套技術。”段雪煒說,這為今后中國橋梁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技術儲備、人才儲備、裝備儲備。
“麒麟”正騰飛
近6年鏖戰,平潭海峽公鐵大橋終于全線貫通,預計明年實現通車。
海峽西岸,“麒麟”騰飛,平潭發展開啟屬于它的歷史新篇章。
“大橋通車后,將進一步突出平潭對臺的地位和作用!”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書記陳善光說。
作為福平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大橋通車后將有利于形成平潭、長樂與福州、廈門之間的便捷聯系,溝通平潭、長樂與福州中心城區等都市區內各組團間聯系,方便與省內主要城市間城際客流出行,有利于平潭、長樂與內地之間的經貿往來,也有利于沿線海島旅游業的發展。
“平潭與省會福州的距離拉近,形成半小時生活圈和經濟圈,對于平潭的招商引資、旅游發展、城市建設,進而加快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都有極為重要的意義。”陳善光認為。
李茲鈿,嵐島交通變遷史的親歷者。
10年前,在系列利好的召喚下,李茲鈿從福州回到家鄉,創辦福建中潭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成為嵐臺貿易的拓荒者,并參與對臺招商,吸引數十家臺企進駐平潭。
“如果說平潭海峽大橋給了平潭島第一個連接內陸地區的機會,那么海峽公鐵大橋則帶給平潭進一步騰飛的契機。”李茲鈿說,今年2月24日,高雄到平潭貨運直航“通道”進入常態化運營以來,中潭貿易公司也將業務從臺灣食品、日用品拓展到農漁產品,“不到半年,我們就進口臺灣水果3000多噸”。
隨著公鐵大橋明年正式投入使用,平潭將擁有順暢的物流環境。
這些天,來自廈門的鑫福雪冷藏運輸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東軍專門來到平潭,考察的重點是對臺冰鮮產品進口業務。
鑫福雪公司是專業的水果冷鏈配送物流商。“公鐵大橋通車后,如果冷鏈物流體系能夠跟進,平潭將可能成為臺灣冰鮮產品登‘陸’的主通道。”李東軍說。
對于來自高雄的80后臺商吳政言而言,這座大橋同樣有著不一般的意義。他的投資重點,是位于未來的平潭動車站附近的一個商業地產項目。
“商業地產項目,最重要的就是人口基礎,融入四通八達的高速鐵路網后,平潭的一日生活圈將跨出福建,延伸至長三角、珠三角地區,也將迎來幾何倍數上升的旅游人群。”吳政言對自己的提前布局信心滿滿。
吳政言還有一個身份——平潭臺商協會會長。在他看來,時空距離拉近,對臺商更有吸引力,“好政策+好交通,疊加效應十分明顯,近半年來,越來越多臺商將原本在深圳、廈門等地的公司總部、研發中心遷往平潭”。
責任編輯:黃仙妹
- 世界最長跨海公鐵大橋合龍貫通!福州到平潭僅半小時!2019-09-25
- 世界級工程!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全線合龍2019-09-25
-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月底全線合龍2019-09-19
- 中國首座跨海公鐵兩用橋將于9月底貫通 福州到平潭半小時2019-09-16
- 跨越海峽的世界級橋梁: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2019-08-20
-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高溫下的建設者2019-08-05
- 福平鐵路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平潭段實現全貫通2019-07-18
-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元洪航道橋合龍2019-06-06
-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完成最困難建設環節 今年10月鋪軌2019-05-21
-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最后一孔簡支鋼桁梁成功架設2019-05-21
- 最新平潭新聞 頻道推薦
-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丨平潭踐行綠色低碳環保2019-09-2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