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10月30日訊 (福建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哲昊)29日,2019年南島語族考古研究高端研討會在平潭舉辦,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40多名文博界專家、學者等前來參加,為實驗區文博考古事業發展建言獻策。該活動由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福建博物院主辦。
本次研討會圍繞“南島語族考古”展開,共分為兩個議題。第一項議題為史前海洋考古研究,包括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考古學文化屬性、南島語族的起源與擴散、水下考古等;第二個議題則是從平潭島文化遺產保護與合理利用、考古基地與遺址公園建設與發展等方面,進行深入討論。
當天,還舉辦了海峽兩岸南島語族考古教學實習基地、殼丘頭省級考古遺址公園、福建師范大學東南環境考古中心的揭牌儀式,旨在融合各方力量,攜手搭建南島語族研究學術平臺,擴大平潭國際南島語族研究知名度。
“目前,學術界針對南島語族的研究仍不足夠,我希望通過考察相關遺址、舉行會議等方式,能發現更多古代留存的遺跡遺物,這對研究南島語族歷史將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李伯謙說。
原省文物局局長鄭國珍表示,在平潭發現的遺跡可以追溯至石器時代,時間跨越了近一萬年,且兩岸文化發展、歷史路徑有著諸多共通點,這說明兩岸有著密切聯系,自古就是一家人。
在他看來,通過搭建學術研究平臺,能夠吸引諸多歷史考古人才聚集,共同推動相關課題研究,還能進結合平潭鐘靈毓秀的山水風景,以及豐厚的文化底蘊,發展考古旅游,建設更有底蘊的國際旅游島。
活動期間,參會嘉賓還實地考察了平潭北厝祠堂后遺址、海壇海峽水下遺址、國際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等地,體驗嵐島歷史民俗文化。
下一步,平潭將充分發揮文物考古資源優勢,深入梳理南島語族起源與擴散的歷史,積極開展南島語族文化研究與對臺交流合作,講好文物故事,并加快創建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積極推動“旅游+考古”新模式,助力平潭國際旅游島建設。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平潭是垂釣樂園!這里磯釣樂趣多,總不會讓你空手而歸2019-10-30
- 直接采信!70名臺灣居民在平潭獲頒國家職業資格證書2019-10-30
- 中國旅游報刊登陳善光署名文章:推進國際化 建設平潭國際旅游島2019-10-30
- 探訪海峽兩岸南島語族考古教學實習基地2019-10-30
- 廈金榕馬兩橋要來了 “平潭-臺灣”海底隧道還會遠嗎2019-10-29
- 前三季度平潭實現生產總值183.75億元 同比增長9.8%2019-10-29
- 兩股冷空氣接力南下 平潭最低氣溫跌破“2”字頭2019-10-28
- 大風降溫齊來襲 29日“海峽號”平潭往返臺中航班停航2019-10-28
- 【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進】融合發展,共同家園展新圖2019-10-27
- 平潭:基金引“活水”,企業展翅飛2019-10-25
- 最新平潭新聞 頻道推薦
-
“旅游+考古”!平潭殼丘頭考古遺址公園打造2019-10-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