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綜合實驗區成立以來,對標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瞄準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不斷激發實驗區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大道至簡,體制機制創新路
今年8月起,平潭綜合實驗區啟動機構改革,將15個鄉鎮整合為4個片區,進一步壓縮行政管理層級。同時,徹底重組事業單位,將除公立學校、醫院和執法機構外的122個事業單位整合為15個。此外,深化黨政機構大部制改革,重點構建國際旅游島、對臺工作、創新驅動型和開放型經濟,以及生態環境、社會事業服務等領域的機構職能體系。
作為綜合實驗區,體制機制創新是平潭的使命和課題。實驗區成立以來,“推進全面深化改革”貫穿開放開發始終,以“大道至簡”的改革精神,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構建職能明晰、特色鮮明、綜合扁平、運行順暢的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扎實推進“一島兩窗三區”建設。
改革向內,構建扁平高效的行政體系
大練島納入平潭蘇平片區,片區管理局各部門加強協作配合、齊抓共管,結合“村級事務”和“五個一”協調工作機制,讓項目征遷實現不脫節、不斷檔。扁平化、高效率的運轉體系,讓大練島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前不久,大練島抱來了一個“金娃娃”——總投資約80億元的平潭海峽戀島項目即將動工開建。這是一個集文化探秘、自然探索、生態旅游等功能于一體的國際旅游度假區,大練島的鄉親們聽聞后激動極了。“大家都傳開了,這樣的大項目原來連想都不敢想,鄉親們表示一定支持項目建設。”平潭大練島月舉村紅山自然村村民楊基明說。
機構改革,讓全區上下干事創業的精氣神更足了。平潭君山片區改變了原來鄉鎮“小而全”“多而散”的狀態,整合了區域內原本分散割裂的資源,在做大做強城市建設與產業方面變得更加得心應手了。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胡東榮對此有切身體會:“如今,很多便民利企事務在鄉鎮這個層面就可以得到解決,基層的實際問題也可以更直接地反饋上去,上下溝通更加順暢了,基層也有了更多話語權。”
平潭原來底子薄、基礎差,實驗區成立后仍有不少歷史“舊賬”和矛盾,如何才能突破體制藩籬、適應開放開發?平潭先行先試、大膽探索,從實行“區縣合一”體制,到全島封關新型通關模式,再到“一島兩窗三區”戰略地位,走出了一條體制機制創新新路。
2011年底,國務院批復《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中就明確要求,平潭要做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示范區。突破口在哪里?實驗區瞄準體制機制存在的最大“桎梏”,首先破解的是按設區市建制的實驗區與原有的平潭縣之間存在的機制矛盾。
這需要刀刃向內的勇氣與毅力。平潭實施“區縣合一”機構改革,統籌使用區、縣、鄉鎮編制、人員,減少行政層級,決心做“減法”:整合工商、質檢、食藥監、價格監督等職能機構,成立市場監督管理局;逐步取消學校、醫院等單位的行政級別;對市場中介服務組織實行“低度行政管制,高度自主管理”的管理模式等,(下轉第四版)
構建扁平化、高效率、大綜合的行政管理體制……
實驗區跳出海島縣思維,努力構建“小政府、大市場”“小政府、大社會”格局。2014年,實驗區正式封關運作,全國首創“一線放寬、二線管住、人貨分離、分類管理”監管模式。得益于此,15%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入區退稅優惠政策、兩岸航運企業應稅服務免抵退稅收優惠政策、融資租賃試點企業即征即退優惠政策等舉措逐步落地,讓實驗區特殊政策優勢進一步凸顯。
開放對外,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實驗區在開放開發中為改革探路、為發展闖關,逐步從原先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主,轉向建設、招商、產業發展并重。2015年4月,中國(福建)自貿試驗區平潭片區揭牌,被賦予了新的意義和使命;2016年8月,《平潭國際旅游島建設方案》獲批,實驗區深耕“平潭藍”、邁向“國際范”。
圍繞“一島兩窗三區”戰略定位,平潭重點建設兩岸共同家園和國際旅游島,逐步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營商環境。近日,福建中福海峽建材城有限公司通過實驗區行政服務中心項目監管系統申報中福海峽建材城(中福廣場、恒大名都)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事項,在材料齊全、手續合法的情況下,僅過了20分鐘,項目業主就通過線上拿到合格意見書。“全程網辦為我們企業辦事提供了不少便利。”該公司開發經理駱少杰為實驗區營商環境點贊。
2015年,平潭推出“投資體制改革2.0版”,試點實施“四個一”審批改革,將投資項目從立項到竣工驗收涉及的所有行政審批事項整合為四個階段,每一階段均采取“一表申請、一口受理、并聯審查、一章審批、一次出件”的“四個一”審批模式,為投資開啟“快車道”。該舉措曾獲評“全國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最佳實踐案例”,截至11月底已受理投資項目598個。
這是平潭努力搶占改革制高點的一個生動實踐。數據顯示,平潭自貿片區揭牌至今,推出了14批次166項創新舉措,其中全國首創72項。在平潭這片開放開發的熱土上,更深層次、更具創新的管理體制改革一直在進行——
今年初,平潭推動“一窗通辦”改革,將不動產、公積金、醫保、社保等公共服務職能、便民服務事項進行整合,共有178個事項348個細項實現“一窗通辦”。改革后,通辦大廳日均受理業務550件,占行政服務中心辦件總量66%,平均受理時長從12分鐘縮短至9分鐘,97%的承諾件受理和92%的即辦件辦結時長控制在30分鐘內。
今年4月,實驗區組建全國首個“臺胞臺企服務中心”,集成散落在各部門的企業注冊、往來便利、職業資格采信等8大類157項涉臺行政審批及公共服務事項,目前咨詢及受理業務量超1.4萬件,讓臺胞“進一扇門、辦所有事”。
今年8月,“平潭綜合實驗區網上中介服務超市”上線,將涉及審批及公共服務的中介服務從“場外分散交易”變為“場內集中交易”,為審批部門和業主提供“一站式”服務,為中介機構提供“零跑動”業務承接,實現“全透明”監管。截至12月4日,已征集入駐中介機構782家,涉及中介機構庫入駐目錄清單中5大類53項服務事項,共服務招標人(委托人)完成中介機構選取服務事項259項。
……
高水平開放跑出發展“加速度”,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內生動力。在剛舉行的2019年中國平潭·企業家科學家金融家創新論壇上,實驗區集中簽約了32個項目,總投資約340億元。
實驗區黨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和省委十屆九次全會精神,更加注重管理體制機制的探索與創新,將改革創新理念貫穿于編制規劃、研究政策、出臺舉措、提供服務、促進發展的全過程、各領域,加快構建更加科學、集中、高效的實驗區體制機制,繼續先行先試、大膽探索,打造開放開發新高地。
采訪手記
改革創新無止境
作為全國唯一綜合實驗區,體制機制創新沒有先例可循,只有自己“摸著石頭”探索。近年來,平潭綜合實驗區在政府管理職能、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審批體制改革、社會治理新模式上加大改革創新的力度,特別是從去年9月起,進一步大刀闊斧進行體制機制改革,努力構建營商環境一流、行政效率一流、隊伍素質一流、各項業績一流的綜合實驗區。
實驗區體制機制改革的目的是激發全區黨員干部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探索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營商環境,打造符合“一島兩窗三區”發展功能定位的體制機制。這就需要改革者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和執著,下大力氣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和弊端、下大力氣創新行政管理運行機制、下大力氣優化公共服務提供方式,為全國、全省探索政府管理與社會化治理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實驗區現代化公共治理新模式。
改革創新無止境。我們期待,實驗區體制機制改革能夠改出活力,推動開放開發再上新臺階,為對臺合作交流、對外開放作出新的貢獻。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平潭8家企業通過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備案 可享20萬~200萬元獎補2019-12-06
- 平潭公安:破壞二維碼門牌,未如實登記承租人信息?當場處罰!2019-12-06
- 臺胞張先超:做快樂饕客 結平潭朋友2019-12-05
- 潭中佳苑一、二組團地下室施工全面鋪開 平潭260余名工人奮戰一線搶進度2019-12-04
- 平潭獲評“2019全國沙灘排球巡回賽年度最佳賽區”2019-12-04
- 市民興奮點贊!“我們平潭”“我們東澳”是非常漂亮的!2019-12-04
-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丨平潭實地督查 推進任務落實解決2019-12-03
- 平潭啟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 重點推進審批制度改革2019-12-03
- 300萬元!平潭首獲省級正向激勵獎勵2019-12-03
- 保食品安全!平潭“一品一碼”平臺注冊經營者超500家2019-12-02
- 最新平潭新聞 頻道推薦
-
平潭駕考中心一期主體完工 月底有望具備科目2019-12-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