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月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程枝文 通訊員 林舒玲)近日,由建設、勘察設計、監理及施工組成的聯合驗收組對“一閘三線”工程(平潭段)金井灣管道項目開展項目合同工程完工驗收。現場,驗收組詳細檢查了工程完成情況及工程實體質量,認真聽取了各參建單位關于項目工程質量評定情況匯報,并核查工程相關檔案資料,最終一致同意通過該項目合同工程完工驗收。
作為我省少雨地區之一,平潭缺少大流量的河流,主要水源僅依靠島內天然淡水湖——三十六腳湖,屬于絕對貧水區。有著近40萬常住人口的平潭,對淡水的渴望世代相傳。“一閘三線”工程是我省有史以來單體投資最大的水利基礎設施項目,總投資約61.6億元,工程全面建成后,供水范圍將覆蓋平潭、長樂、閩侯和福清等地區,總受益人口約580萬人。
據悉,“一閘”即大樟溪莒口水閘,是工程的主水源。“三線”指的是一條補水線路及兩條輸水線路。補水線路為閩江竹岐至大樟溪補水線路,將以閩江竹岐段作為補充水源,引水至大樟溪莒口庫區,實現枯水期補水。兩條輸水線路中,大樟溪至福州南港、長樂輸水線路,是從莒口庫區引水至閩侯三溪口水庫,分流至長樂、倉山城門等地;大樟溪至福清、平潭輸水線路,是從莒口庫區引水至福清東張水庫,后經龍高半島,至平潭島三十六腳湖。
引閩江水入島,海底管道的鋪設是關鍵。2021年7月11日,隨著海壇海峽跨海管道項目最后一根管道下放成功,標志著跨海管道實現全線合龍。“我們創造了國內大口徑鋼管海上水平口成功對接的新紀錄。”中國石油集團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的項目經理孫成贊驕傲地說,在施工中,項目部大膽提出了先敷設兩端、后中間水平口海上對接的施工方法,奮戰九天九夜,成功對接了4根直徑1.2米、長4200米的鋼管。
于2017年12月開工建設的“一閘三線”工程(平潭段)金井灣管道項目,由海壇海峽跨海管道、金井灣管道、天嶺隧洞3個部分組成,總投資約7億元,線路總長約13.55千米。由于項目為線性工程,線長、面廣,交叉干擾多,各參建單位集思廣益,克服重重困難,采用多斷面推進方式同步開展跨渠道段、頂管段、穿市政道路段及管道鋪設段等斷面施工,歷經5年建設,終于畫上圓滿句號。
去年7月27日,“一閘三線”工程已經正式通水至長樂、閩侯。目前,福清至平潭段正在加緊施工,待“一閘三線”工程全線建成后,每日引水量將達75萬噸,可徹底解決平潭經濟社會用水需求。
記者手記>>>
據《平潭縣志》記載,清代詩人俞廷萱題寫《龍嶼吟》道出了平潭人民對水的渴望:“昔聞祈雨最有靈,立沛滂沱動人喜。須臾愿足慰三農,大有豐年遍邑里。”
自古以來,海壇海峽將平潭島與大陸分開。進入新時代,建設者在海上先后架起了兩座大橋。將閩江水穿山跨海引到島上來,又將是另一個奇跡。
歷史選擇了平潭。2011年11月,國務院批復《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平潭開放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就在不久前,利好消息傳來:《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2022—2035)》已經國家發改委研究通過。
作為全國唯一對臺綜合實驗區,平潭要打造成兩岸同胞共同家園,必須補上交通、供水等一系列基礎設施。為徹底解決平潭供水短缺問題,福建省委省政府把實施平潭及閩江口水資源配置工程(“一閘三線”工程)提上日程。2013年9月,水利部和福建省政府聯合批復工程規劃。2014年5月,該工程列入全國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2015年2月,國家發改委批復項目建議書。2016年10月,批復可研報告,項目正式動建。2017年4月,批復初設報告,項目大規模建設啟動。
經過5年多的奮戰,“一閘三線”工程已進入最后的沖刺階段,很快就可全線通水。這無疑是平潭用水的“生命線”,讓我們期待跨越山海而來的閩江之水,為平潭的進一步開放開發注入澎湃動能。
責任編輯:趙睿
- 平潭東門社區打造具有兩岸特色的基層溝通模式2023-01-02
- 閩江干流全面復航,奏響山海協作“經濟曲”2023-01-01
- 平潭:讓文明實踐為人民幸福“加碼”2022-12-30
- 周祖翼在平潭調研2022-12-26
- 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定向越野公開賽在平潭舉辦2022-12-20
- 福建閩江干流正式恢復通航2022-12-19
- 閩江口至南平500噸級船舶航線開通2022-12-16
- 高效邊檢助力通關“加速度”2022-12-16
- 千年石頭“千年歌” 我在平潭聽石頭“唱歌”2022-12-14
- 守護“地球之腎”!福州立新法保護閩江河口濕地2022-12-12
- 最新平潭新聞 頻道推薦
-
平潭國際自行車嘉年華落幕2023-01-0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