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8月9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張哲昊 程枝文)說變化、曬幸福、議未來……近日,在第六期“嵐島先鋒講堂”活動上,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黨群工作部邀請多名機關干部、村干部以及群眾代表等,交流工作思路,探討鄉村振興新路。
這樣的場景,在平潭已成為常態。近年來,實驗區積極傳承弘揚“四下基層”優良作風,以“千名黨員干部下基層”活動為載體,派駐1146名黨員干部掛鉤聯系219個村(社區),深入基層服務群眾,賦能企業發展。截至目前,累計為村(社區)解決問題731個,對接幫扶項目301項,爭取資金3284.1萬元。
穩企業
前不久,一場聚焦企業發展需求的“企話嵐圖”茶敘會在平潭舉辦。本次茶敘會邀請多家已上市和上市后備企業代表,以及知名投行代表參加,與實驗區招商服務部門就企業如何規范運作、提高盈利能力等問題展開現場座談。
“氛圍很輕松,大家很快打開了話匣子。”臺商、宗仁科技(平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孟邦說,“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為大家梳理企業上市幫扶政策,提出了以股權投資形式幫助企業定增的思路,讓我們獲益良多。”
“企話嵐圖”茶敘會由實驗區投促委主辦,旨在建立起政府代表與企業面對面的工作機制,精準為企業紓困增效。目前已舉辦24期,累計解決問題近50個。
立足“一盤棋”理念,實驗區加快構建“一委一局一集團”招商大格局,策劃開展“百名干部進百企”活動,深化區領導掛鉤服務企業,處級以上領導干部重點掛鉤“五上”企業、納稅大戶、科技型企業、臺資企業、重點產業項目、招商項目機制,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同時,建立健全項目全生命周期跟蹤服務等制度,積極落實重大項目專班推進、常規項目專人跟進體系,暢通多層次對接通道。
得益于此,困擾平潭萬噸冷鏈產業園項目許久的路網問題得以解決。該項目總投資約2.2億元,主要建設水產品冷庫等,將促進當地水產行業發展。眼下,項目建設接近尾聲,但由于前期手續審批等問題,周邊路網工程一度無法動工。
今年初,在一次跟蹤調查中,實驗區經發局項目前期處負責人張嘉森得知了這一情況,立刻與相關部門協調,為路網建設開通審批“綠色通道”。目前,項目路網已啟動污水管網鋪設。“我們每天都在一線忙碌,第一時間幫助企業項目解決‘卡點’問題,助力項目早日投產。”張嘉森說。
強治理
開展交通整治、改造老舊小區、提升背街小巷……放眼平潭,越來越多在職黨員走街串巷、進門入戶,解難題、辦實事,搭起了一座座黨群“連心橋”。
“小心造成燃氣泄漏,后果不堪設想!”前段時間,實驗區交建局住發處黨員干部林福平等人在掛鉤駐點的海壇街道佳園社區進行日常走訪時,發現嵐城安置小區內的商販攤主將瓶裝液化石油氣隨意放置在公共區域,于是趕緊向社區黨支部反映,并組織人力對小區違規使用液化石油氣現象進行集中整治。
據了解,該小區常住4600余戶居民,人員結構復雜,存在著鄰里糾紛、小區擺攤占道等問題。“自2020年正式掛鉤幫扶以來,我們堅持以黨建引領推動‘居委會+物業+行業指導+企業服務’等多部門聯動,促進小區管理服務提質增效,為群眾營造幸福和諧的居住環境。”林福平說。
面對基層治理人手不足、服務能力欠缺等難題,實驗區以“片區吹哨、部門報到”制度為抓手,推動區直部門以及公共服務單位力量入網入格,實現組織聯建、資源共享、實事共辦,有效提升基層治理水平。
“撲下身子、腳沾泥土,才能真正摸清實情、解決問題。”實驗區黨工委黨群工作部組織處負責人林斯穎說。
聚焦社區所盼、群眾所需,平潭還推行“群眾點單—社區派單—黨員接單”服務模式,組織在職黨員根據崗位職責認領“微心愿”。今年以來,累計解決問題491個。
促振興
天氣晴好,記者走進金井片區仙霞村,只見一片3.5畝的實驗農田里,一壟壟水稻長勢喜人,農戶穿梭其間忙著養護,一派豐收在望的鄉村田園新圖景。
就在幾個月之前,這片田地還是一幅荒蕪蕭條的景象。“既不美觀,也沒有收益,村民都盼著這塊田能流轉起來。”仙霞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林同瓊告訴記者。
撂荒地變成“致富田”,離不開當地農業部門的努力。今年以來,實驗區農業農村局農業處聯合各片區工作人員下沉田間地頭,對全區6887個疑似未耕地圖斑進行實地排查,并將排查出的閑置用地納入監管。
基于此,實驗區黨工委黨群工作部和農業部門聯手開展“我在嵐島鄉間有畝田”活動,號召黨員干部通過“集體拼單”模式認領閑置用地,再以全托管形式交由第三方進行農作物生產,全面盤活沉睡的耕地資源。目前,已推動32個機關單位對80畝撂荒地進行認領。
通過對口銜接、交流合作等方式,平潭積極推動黨員干部到基層“加鋼淬火”,把書本學、實踐學、現場學貫通起來,力促鄉村全面振興——
實驗區資源生態局掛鉤幫扶大練島漁限村,推動漁限公共停車場項目采取季節性建設的模式,解決旅游旺季停車難問題;
在君山片區大坪村,實驗區黨工委黨群工作部積極引進龍頭農企,打造集種植、觀光、倉儲、物流等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助推鄉村產業發展;
以“稅易達”稅費驛站為陣地,平潭稅務部門派業務骨干定期深入村居開展下沉式服務,讓村民辦稅繳費“不出村”;
……
如今在平潭,“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改、帶著成果回”的長效化工作機制已成常態,“四下基層”優良傳統蔚然成風。
責任編輯:趙睿
- 平潭海關啟用遠程智能施封系統 大幅簡化通關流程2023-08-08
- 空間廣闊潛力大!看海,怎么能不來平潭2023-08-04
- 迎戰臺風“杜蘇芮” 福建平潭提前勸導漁船返港2023-07-26
- 平潭紫菜科技小院:探索創新養殖,成就海洋奇跡2023-07-21
- 平潭口岸跨境電商保稅進口出區貨值超26億元2023-07-19
- 走進福建自貿試驗區:在平潭感受兩岸生活深度融合2023-07-17
- 福州都市圈重大項目“一閘三線”工程全線通水2023-07-15
- 兩岸專家學者平潭共話教育融合發展2023-07-14
- 免費巴士福州直通平潭!快收好這份”追淚“攻略2023-07-14
- “一閘三線”工程正式通水平潭2023-07-14
- 最新平潭新聞 頻道推薦
-
全球首臺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在平潭外海吊裝完2023-08-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