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本網記者 黃凌燕 文/圖) 長滿老繭的左手,靈巧地轉動一粒直徑一厘米左右的黑色小圓珠,右手的剪刀快速剪兩下,一粒咖啡色的芡實粒呈現眼前,剪刀一挑,優雅地落入杯里。
近日,記者在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五云村,目睹了八旬老太太王加厝的絕活。剪了35年芡實后,老太太神了,閉著眼睛也能準確無誤地剪芡實。
她耳聰目明 還能穿針引線
王加厝今年84歲,頭發花白,一張古銅色的臉上布滿了皺紋。記者看到她時,她正低頭剪芡實。
老太太說,她49歲時摔了一跤,流了很多血,之后一干重活就頭暈眼花。因為做不了重活,她就在家做剪芡實的手工活,一做就是35年?!白畛跫粢唤锊?毛錢,現在是一塊四,人家照顧我老太太,多給我一毛,一斤一塊五,全村最貴!”老太太得意地說,芡實是其他村一些賣干貨的小販請她們剪的。她每天起早貪黑,一天能剪三斤左右,賺的錢夠自己開銷。
侄女林碧蘭說,老太太的子女不在身邊,平時都是她自己照顧自己。老太太很勤快,每天都在剪芡實,剪得并不快,但很準。“可能是長期做這活兒,熟能生巧的緣故吧”。
村民說,長期剪芡實還訓練了老太太的眼力,一般的人50多歲,就很難再穿針引線,可王加厝80多歲了,還能熟練地干針線活。另外,老人的聽力也還不錯。
深夜剪芡實 嚇壞過路人
說起王加厝老太太,左鄰右舍都豎起大拇指,夸她厲害。村民賴春霖說,剪芡實的剪刀是特制的,刀尖小,但非常鋒利,一般人就著燈光都要小心翼翼的,絲毫不敢馬虎。
村里的醫生賴德強說,有一次他出診,深夜歸來,走在村道上,突然聽到有規律的“鏗—鏘—咚,鏗—鏘—咚”的聲音。因為在村里常見村民剪芡實,他知道這是剪芡實的聲音,可既然是有人深夜剪芡實,怎么就看不見有亮燈的人家?賴德強越想越怕,村道沒有路燈,他就著月光看到四下無人,就到處尋找聲音的來源,可都沒有找到。他一身冷汗直冒,趕緊跑回家。
后來,賴德強跟別人說起這事時,才知道王加厝晚上睡不著時,也會起來剪芡實,因為舍不得開燈,就摸黑剪,竟也能剪得很準。那天晚上,賴德強路過的,正好是老太太的窗下,所以只聽到剪芡實的聲音,不見有燈亮起?!斑@絕對是絕活,厲害啊!”賴德強說。
□鏈接
芡實,中藥材,別名雞頭米、雞頭苞、雞頭蓮、刺蓮藕等,為睡蓮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種仁。
責任編輯:林澤強
- 最新莆田新聞 頻道推薦
-
莆田渭陽村:農歷三月三 畬鄉烏飯香 2017-04-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