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火的售貨亭就緊挨著古譙樓
莆田古譙樓,是莆田文化的活化石(資料圖)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本網記者 黃凌燕 文/圖)“火躥得老高,實在是太驚險了,差點燒到古譙樓!”昨日早晨7時15分,位于莆田鬧市區的古譙樓西側的一處臨時售貨亭發生火災,火苗躥出售貨亭頂部時,被古譙樓的值班人員發現,并及時撲救。在附近施工的工人也趕來幫忙,半個小時后,大火被撲滅,避免了文物古譙樓毀于火災。目前起火原因還在調查中。
博物館員工最早發現大火
記者趕到古譙樓時,大火已經被撲滅,售貨亭的四個亭角還在不斷往下滴水。售貨亭貼近古譙樓,中間只有一條三十多厘米的縫隙。亭高約2米,寬1米多,窗口玻璃被打碎,透過窄窄的門望去,亭內被燒得一片漆黑,濃煙不斷往外冒出。
莆田博物館員工陳明雄是第一個發現著火的人。他告訴記者,5月30日晚上他在位于古譙樓的單位值班,由于被蚊子叮咬,5月31日早上他起了個大早。7時15分,他下樓倒垃圾,發現有個30多歲、衣著破爛的男子往古譙樓西側的臨時售貨亭后面去,當時他并沒有留意。
陳明雄上樓后,就聞到嗆鼻的煙味。他從古譙樓陽臺往下望去,發現售貨亭已是濃煙滾滾。他趕緊一邊打電話報火警,一邊從陽臺拉水管往樓下售貨亭噴水。此時,火已經冒上來了,火苗再往上躥兩米就燒到古譙樓。再沖下樓時,他看到售貨亭里全是火。
此時,古譙樓附近的文獻人防工程的兩名施工人員聽說古譙樓著火了,拉來施工水管,趕來救火,他們打碎售貨亭窗口玻璃,并沖水,大火漸漸熄滅。7時45分左右,消防車趕到,大火已被撲滅。
陳明雄說,當時街上行人已經很多,看到著火,不斷有人圍觀上來,在人群里,他看到了那個往臨時售貨亭后面走去的男子,他嘴里還叼著一根煙。
這個售貨亭原來是賣報紙雜志的,后來不知為何被廢棄了,許多撿破爛的人往里面藏了很多撿來的瓶瓶罐罐、廣告單子、廢紙張等,售貨亭的墻壁是纖維板,因此火燒起來特別旺。
搶救及時挽救了莆田活名片
莆田博物館館長游國鵬說起早上的失火,還心有余悸,他說:“一千多年來,古譙樓一直位于莆田傳統城市街區的核心地帶,是莆田經濟文化活動中心,為莆田的一張活名片。如果發生火災,后果將不堪設想,損失不可計量,幸好發現及時,搶救及時,有驚無險?!?/P>
游國鵬告訴記者,莆田古譙樓建于北宋太平興國八年。南宋紹興六年重建,在樓上設置更鼓刻漏,為全程報時示警,所以莆田當地人也稱古譙樓為鼓樓。目前現存的建筑為清康熙三十六年重建,嘉慶八年重修,是我省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譙樓建筑,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1985年被省政府公布為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古譙樓周邊火患依然多
“目前,古譙樓周圍存在很多火災隱患,許多臨時售貨亭原來是在步行街中間營業的,人防工程施工后,被臨時安置在古譙樓北墻和西墻營業,還有很多掛在古譙樓墻上的廣告牌也是一個火患。”游國鵬說,“我們也找到步行街管委會,對方說臨時售貨亭與他們的合約早已到期,但他們還在營業?!?/P>
責任編輯:電子報
- 最新莆田新聞 頻道推薦
-
莆田渭陽村:農歷三月三 畬鄉烏飯香 2017-04-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