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蜜蜂采蜜量的減少,蜂農心痛無奈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本網記者 李金春 文/圖)今年來,在仙游的許多市民感到涼爽天氣的舒暢,昨日記者從仙游氣象局獲悉,今年以來仙游的氣候,與往年同期相比,氣溫明顯偏低,雨量也明顯偏少。但這樣的天氣,卻讓養蜂人感到痛心,原來低溫天氣使養蜂產業受到重創,也將使果農收成受到影響。
蜂蜜產量銳減八成
家住仙游西苑鄉前縣村的魏金坤,昨日忙著為180箱蜜蜂“搬家”,以便讓蜜蜂在山區找到足夠的蜜源,這是魏金坤今年第六次為蜜蜂“搬家”,如此頻繁地為蜜蜂“搬家”,是這位養蜂人遇到的煩心事。
今年63歲的魏金坤告訴記者,他從事養蜂有10多年,由于熟悉蜜蜂習性,他養的蜜蜂數量不斷增加。10多年來,他的蜂箱數量不斷增加,今年達近200箱,這在同行中是規模較大的養蜂專業戶。魏金坤介紹,仙游森林綠化率高,果樹林多,蜜蜂采蜜的蜜源也多,蜜蜂采蜜的重量也相當高,品質也好。
每年果樹開花期,都會吸引上百戶的養蜂人前往放蜂,仙游面積廣大的果樹等樹木,為養蜂人提供蜜源,養蜂人的蜜蜂為仙游果樹提供花粉,提高結果率和果品質量,也促進果農的增收,形成養蜂人與果農雙贏的局面,但今年反常的天氣使養蜂事業受到影響。
魏金坤說,仙游蜜蜂采蜜源主要是龍眼、荔枝、枇杷、文旦柚等四大名果樹,每年近200箱的蜜蜂可為他釀出1000多公斤的蜂蜜,為他創造出近4萬元的“甜蜜收入”。但今年因氣溫偏低,采蜜事業大受影響,特別是龍眼荔枝開花期,剛好遇到10多天的陰雨天氣,果樹的花蜜本來就少了,有蜜的花又被雨水沖刷,所以蜜蜂能采用的蜜少之又少。
魏金坤心痛地說,龍眼荔枝的花期,對莆仙所有養蜂人來說,是一年中最大的蜜源,一旦錯過這些采花粉期,養蜂戶全年虧損就成定局。預計今年采收到的蜜只達到一兩百公斤,收成將減少八成。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每年龍眼荔枝的開花期,來自全省近百位養蜂人都來莆田仙游放蜂,但今年所采到的蜜均只占往年的兩成左右,這樣的收成抵運費都不夠,許多蜂農面臨經營困境。
蜜源不夠 家蜂變“野蜂”
據了解,今年仙游春季的雨天,正好是莆田龍眼荔枝的開花期,加上氣溫偏低,不僅果樹花的泌蜜變少,全縣蜜蜂采蜜更受此影響。
魏金坤告訴記者,他本來有近200箱的蜜蜂,但因今年蜜源少,常有外出采集花粉的蜜蜂不愿歸家,至今有4箱左右的蜜蜂失蹤,造成他現在只剩180箱蜜蜂。魏金坤說,小小的蜜蜂十分精靈,也十分忠心,一旦遇到所采的蜜量不夠,蜂王就會偷偷攜著“家眷”離“家”出走,蜂王箱中的蜜蜂都會跟著離開,在野外再筑巢,逃走的范圍距離原來的“家”直徑有5公里遠,所以蜜蜂一旦不回蜂巢,要找回來十分困難。
另外,由于蜜源少,蜜蜂繁殖也受滯,有的蜂群群勢不增反降,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還是售賣了一部分蜜蜂,以減少因蜜蜂“外逃”而造成的更多損失,每箱售價為200元左右,這也比正常的年份要低。
養蜂人現地盤“爭奪戰”
魏金坤還說,蜜源減少不但造成養蜂人收入減少,還引發養蜂人爭奪“地盤”現象,加劇行業之間的矛盾。他說,每位養蜂人都有自己固定的采花地盤,以前天氣正常,養蜂人所屬的場地互不侵犯,但今年常出現養蜂人因放養蜜蜂引發場所爭奪的糾紛,有的蜂農為了爭奪蜜源,甚至動用一切關系,尋找或奪取新的蜜源地。
他說,5月初另一位養蜂人路過他所放養的蜂場,要求一起放養蜜蜂時遭到拒絕,為了搶奪地盤,該養蜂人就派人趁著深夜將他放養的4箱蜜蜂偷走。另一蜂農在他放蜂的地方,在必經之路挖幾個坑洞,不讓他的運蜂車進入。還有的蜂農,為了爭奪地盤,聯系當地村干部,以村委的名義出面,指定蜂農進村放蜂采蜜,這種現象在以前從來沒有遇到。
魏金坤還說,由于今年采蜜量減少,他們要多換地方采蜜,造成成本增加,使蜂蜜供不應求,價格也水漲船高,去年蜂蜜每500克約在15元左右,今年漲到25元~30元不等。雖然價格變好,但產量低,許多蜂農還是虧損較大。還引發個別不法商販造假,一些商販從蜂農手中購買純正的蜂蜜進行摻假售賣,從而嚴重損害蜂農的信譽。
針對上述情況,業內人士建議蜂農要加強對蜂群的管理,蜂農要團結一致,誠信經營,尋找蜜源,保證蜜蜂采到更多更純正的天然蜂蜜。
責任編輯:電子報
- 最新莆田新聞 頻道推薦
-
莆田渭陽村:農歷三月三 畬鄉烏飯香 2017-04-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