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報記者 蔡學偉
本報訊 明華貿易有限公司是一家入駐華林經濟開發區的企業,由于其原注冊地址是城廂區華亭鎮瀨溪村,2009年到上海招商時,外地客商以為該企業是村辦企業,招商因此屢遇挫折,整整一年時間,該企業沒談成一筆生意,虧損了100多萬元。2010年5月,企業統一注冊地之后,形成統一的園區品牌形象,該公司今年5月以來,成功談判業務3筆,金額達1600多萬元。
企業有所呼 工商有所應
此前像明華貿易有限公司這樣的企業,在華林、太湖園區至少有360多家,莆田城廂區工商局走訪園區企業得知這一情況后,局長林梅金表態在開發區管委會先提供區內企業的名單和證明后,統一辦理地址變更,一舉為兩個工業園區數百家企業統一規范注冊地址創造了條件,為地方政府對外招商創造了有利環境。
據不完全統計,統一注冊地址之后形成的品牌價值在億元以上,每年可為園區招商引資10多億元,解決當地勞動力就業3萬多人。上述例子,只是城廂區工商局在“服務發展當先鋒”大走訪活動中為企業服務的例子之一。該局積極轉變職能、主動靠前作為,使“企業有所呼,工商有所應;企業有所需,工商有所為”成為工商部門和廣大企業、商戶的“共識”,成為每位注冊官的服務“指南”。
三“上門”讓服務更高效
今年以來,該局通過實行年檢上門、辦照上門、預約上門等三“上門”服務措施,有效地為企業服務,讓企業在家門口就能辦理各種手續。
在年檢上門方面,該局于年檢期間在工業園區內設立了工商聯絡辦公場所,每周定期辦公。同時,該局結合大走訪和進園區服務,指導企業運用網上工商平臺進行年檢網上申報。企業足不出戶,就可以完成材料的審核。至6月底,該局應檢企業2499戶,已年檢企業2004戶,年檢率80.2%。個體驗照4976戶,應檢5663戶,驗照率87.87%。
辦照上門方面,該局結合無照經營專項清理和創建“零無照一條街”活動,為解決企業辦事人員跑前置難的問題,該局邀請衛生部門與工商部門進園區入村莊,服務上門,送證送照上門,共聯合辦理證照153份,方便企業和個體經營者;同時,與煙草部門聯手,對有證無照和無證無照的經營者進行逐戶指導。
預約上門方面,該局制作分發了服務企業聯絡卡2500多張,明確聯絡員的具體聯系電話,承諾服務企業可電話咨詢、預約服務。
牢筑“五個工程”提升服務內涵
莆田一家知名房企投資50億元建設一項廣場工程,城廂區工商局工作人員走訪該公司了解到,由于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公司遭遇資金鏈斷層,陷入資金短缺的困境。工商人員想方設法在現有法律法規允許的框架內,充分運用優惠政策為項目取得資金支持,最終該公司在工商部門的牽線搭橋下,以股權融資12億元。這是城廂區工商局實施暖心工程、減負工程、拓融工程、幫扶工程、對接工程等五大工程,提升服務內涵的又一成效。
在暖心工程方面,該局開辟了綠色通道,開展“暢通”服務。在注冊窗口和基層工商所的辦證窗口設立“申辦營業執照綠色通道”指示牌,明確專人辦理相關注冊登記工作;規范辦結時限,開展“提速”服務。
在減負工程方面,該局在走訪中,實行“結對子”幫扶工程。暢通工商人員與企業、個體工商戶的聯系渠道,完善服務聯系制度,及時了解服務對象在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需求及對工商部門的各種合理化建議。加強對企業的相關指導,為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提供咨詢及其他服務。
在拓融工程方面,為企業經營“輸血”,提高企業對動產抵押的認識,引導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更加自覺地利用動產抵押登記盤活資金,促進發展,走出困境。
在幫扶工程方面,結合開展黨組駐所工作,認真收集企業的意見建議和困難,并專人跟蹤,要求做到定領導、定股室、定責任,確保職責落實到基層工商所、落實到個人。黨組每月駐所兩次,指導、督促工商所落實監管,抓好指導,上門服務,推動基層工商所與企業“一對一”幫扶機制全面落實。
在對接工程方面,邀請了市局相關部門一同參加企業座談會,搭建企業與部門面對面交流的平臺。對企業家和園區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認真梳理,對不屬于工商部門權限范圍內的,該局靠前服務,主動調研,積極向政府及有關部門反饋。
責任編輯:電子報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