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接過祝壽的禮物,笑逐顏開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見習記者 陳麗明 本網記者 馬俊杰 文/圖)昨日上午7時30分許,位于莆田西天尾鎮龍山村的龍山媽祖宮內,村里450名“老寶貝”會聚一堂,他們當中最年輕的也有60歲了。離九九重陽節還有十天時間,村民提前為他們慶祝一年一度的迎重陽活動,活動還融入時尚元素,為6對鉆石婚(60年)老人舉行了紀念“派對”。記者了解到,這個活動已經有12年的歷史了,在當地成為一個不成文的敬老傳統。
12年的重陽,內容越來越多姿多彩
據龍山村黨支部書記顧世平介紹,在2000年,龍山村就開始為村里60歲以上的老人舉辦迎重陽慶?;顒?,至今已經12年了。顧書記說,最初的活動節目比較單一,只是全村60歲以上的老人進行集體用餐。2003年,村里決定活動支出由龍山村老人協會全部承擔,也是在2003年,活動增加了“五好家庭”、“孝親敬老”的評選。今年,龍山村委托老人協會、村民小組長評選的2010年度各類先進名單里,已經多了“好婆婆”、“好媳婦”、“廉潔家庭”、“平安家庭”,此次共有55位村民獲得這些殊榮。
昨日活動一開始,便是為村里73位80歲以上的老人祝壽,之后是祝福30對金婚(50年)老人和6對鉆石婚(60年)老人,顧書記說,龍山村可以算是一個老人比較長壽的村子。在中午11點半的時候,龍山村還為村里的老人們準備了75桌的酒席,而這些酒席除了必要的菜錢之外,邊上許多在忙著擺桌椅和端菜的人其實都是村里面的村民自發地進行幫忙的,目的是為村里的老人盡一點心意。
孝親敬老,已成為村里的優良傳統
黃朝陽,是一名廚師,也是75桌酒席的掌廚,為了昨日活動貼進了一萬多元的菜金當成捐贈,希望村里的老人們能夠吃得開心,同時他還是“全國孝親敬老之星”。提起他,顧書記豎起大拇指說,黃家那兩兄弟都是好樣的,都非常孝順。黃向東是黃朝陽的哥哥,也是今年評選的“五好家庭”之一。
在1998年的時候,黃向東兩兄弟的母親不幸患上了鼻咽癌,那一年,他們的母親57歲。一兩年之后,母親的生活已經無法自理。由于鼻咽癌患者需要經常住院治療,在福州住院期間,便由在福州工作的黃向東悉心照料,在莆田的時候,黃朝陽也是不離不棄地細心照顧著母親。就這樣,一般鼻咽癌患者能存活5~8年的時間,母親活了11年,這其中不無得到細致照料的緣故。黃向東說,母親離世時,對于人生覺得很滿足,并沒有什么遺憾。黃向東也告訴記者,現在父親的身體不是很舒服,他經常要從福州趕回家看望他。
許多老人攜手幾十年未曾紅過臉
黃春鎮大爺和張淑英婆婆是龍山村圳下自然村的一對鉆石婚老人,兩人今年都已83歲了,從18歲結婚后攜手至今,目前已經四世同堂了,最小的孫子都19歲了,老人們目前身體都很好,兒孫也很孝順,黃大爺說,對于現在的生活他覺得沒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回憶起兩人走過的歲月,黃大爺和張婆婆嘴角掛著甜蜜的笑容說,兩人從結婚以來,從來沒有互相紅過臉爭吵,就是以前的苦日子,他們也熬過來了。
黃大爺當過兵,回家后還曾經義務參加過修建水庫,在東圳水庫、涵壩水閘、石盤水庫都揮灑過自己的汗水。因為生了5個兒子和2個女兒,孩子多了需要花錢,年輕時候要不斷地挑好多鹽多賺一點工錢養家,日子很苦。
黃大爺和張婆婆平時自己居住,覺得比較方便,孩子也住在附近邊上,有什么需要喊一聲就行。黃大爺的鍛煉方式就是平時騎著自行車去買米,25公斤重的大米他也可以輕松運回家,張婆婆則常常早上6點起來,在村里散步半小時,不過張婆婆平時喜歡種種菜,黃大爺心疼她太操勞,不想她動手?,F在對于黃大爺和張婆婆來說,最浪漫的事情就是一起去看看廟戲,相守相伴。
責任編輯:李牧晨
- 最新莆田新聞 頻道推薦
-
莆田渭陽村:農歷三月三 畬鄉烏飯香 2017-04-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