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8月23日訊(海都記者 蔡學偉 通訊員 林春盛文/圖)人生的幸福是拼搏還是享樂,生命的價值是索取還是奉獻?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答案。對于從教34年的全省優秀共產黨員宋大霆來說,他的人生答案永遠是拼搏和奉獻,他將他的大半生都獻給了湄洲島上的那小小的三尺講臺。近日,海都記者采訪了宋大霆老師。
宋大霆(左一)教孩子們學習樂器
2003年開始,宋大霆大 膽嘗試鄉土特色教育,引莆仙戲入校園,并開設莆仙戲藝術班
煤油燈下的長談 讓他有了留下的勇氣
對于1963年出生的宋大霆來說,他永遠也忘不了來到湄洲島上的那一天。從莆田當地一所師范學校畢業的宋大霆被分配到湄洲高朱小學任教,那是1982年的8月30日,他滿懷憧憬地踏上了島,但當時眼前的一切,讓他心里充滿了巨大的失望和落差。在湄洲高朱小學大門前,他看到的是沒水、沒電、沒路的校區,學校甚至連圍墻都沒有。
宋大霆出生在省級優秀教育世家,爺爺宋湖民桃李滿天下,是第一個掌握世界語,精通俄語、英語的莆一中語文教師;伯父宋元模是莆田市知名人士、政協委員、退休老教師;父親宋元材是南安師范校長、離休老干部,本來他完全可以留在城里,擁有更好更舒適的生活、工作環境,可是現在,面對的卻是這樣一座破爛不堪的學校,這多少讓他有些不知所措。
也許是看出了宋大霆的不安,當天晚上,時任校長的莊國霖以及學校的老師特地來找他聊天,雙方坐在煤油燈下,開始了長談。
“聽說你還懂音樂,我們早早就向學區校長要定你了!”莊國霖樸實的開場白中充滿了期待。當時莊國霖說,海島閉塞落后,人才奇缺,條件遠不如城里,多年來,一個個教師都調走了,希望他能留下來多待幾年,為小島多培養一些人才。這一席樸實的話語,讓宋大霆有些感動,也給了他留下來從教的一絲勇氣。
孩子期待眼神 堅定駐島信念
在島上的第一個學期,宋大霆領到的是全校最艱巨的教學任務,他不但擔任了一年級班主任,還擔任了這個班所有學科的教學任務,即“包班”。上課的第一天,他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就引起了班上56名孩子的好奇和崇拜。要知道,此前孩子們在島上聽的、說的都是莆田本地話,從來沒有接觸過像樣的普通話,更不用說如此標準的普通話。那一天,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圍繞在他身邊,就連下課也跟著他。
“黑黝黝的臉上透露出渴望知識的眼神,至今我仍記憶猶新。”宋大霆說,也就是從那時起,他堅定了在島上執教的決心,因為,他不能讓這樣的眼神失望,不能讓這里的孩子失望。
當時學校里沒有水,要到1公里外村莊里排隊提水;沒有電,只能在煤油燈下備課、批改作業;島上交通不便,他回一趟家就要折騰一天。由于渡船班次少,交通不便,周末放假才一天半,回家一趟得花一天,呆在家里實際上只有半天時間。為了不影響教學,他幾個月才回家一趟,當時每個月領著38.5元的工資,連回家的路費都不能多花。每天晚上,上完課回到宿舍,屋前房后一片漆黑,只有呼呼的海風刮個不停,在煤油燈下備課、批改作業,做完了該做的工作,大都已是深夜了,這時潮聲特別的響,也常常勾起他對城里“燈紅酒綠”的遐想,但也更堅定了他改變海島面貌、培養人才的決心。“落后的海島與城里形成強烈對比,更加堅定了我改變海島面貌、培養人才的決心,一定要干出一番事業來。”宋大霆說。
多次深入走訪 漁家女孩重返課堂
小朱過去是宋大霆的學生,現在已經成了宋大霆的同事。說起自己能從一名小小的漁家女孩,成為現在光榮的小學老師,小朱對宋大霆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當時,農村有重男輕女的思想,作為一名父親早亡的女孩,小朱的母親并不希望她讀太多的書,而是希望她多留在家里幫忙干活。于是,小朱成了宋大霆老師班上經常曠課的學生。為了這個曠課的女生,宋老師多次到小朱家家訪,可卻一次次地碰壁。
每次家訪,小朱的母親都以“我女兒要在家織漁網,干農活,賺些零錢,再說女孩子讀不讀書無所謂,早晚都要嫁人”為由,拒絕讓宋老師帶小朱回去上課。
經過一番了解,宋大霆老師了解到,小朱的父親在一次海難中喪生,家境十分貧寒,所以小朱的母親想讓女孩輟學。“當時我的心在顫抖,這地方窮就窮在愚昧無知,如此重男輕女。一個孩子的成長就是一個家庭脫貧的希望。”宋老師說,在和村支書商量后,村支書幫忙勸導,宋大霆幫小朱交了學費,讓她重返校園。在宋老師的幫助下,小朱終于重返課堂,這也最終改變了她一生的命運。
2003年,宋大霆挑起湄洲第二中心小學校長的重任。他敢為人先,大膽嘗試鄉土特色教育,引莆仙戲入校園,開發孩子的藝術潛能,學校被定為莆仙戲進校園示范校。他還開展以海洋知識和媽祖文化為主的地方性課程《海西家園》的編寫,把它分為海洋篇、旅游篇、民俗篇,并編纂成冊,辦出學校特色。
34年堅守清貧 如今榮譽無數
三十年如一日,宋大霆在海島上默默耕耘,桃李芬芳,島上的居民都把他當成自家人“阿宋”。有一次,他突發急性闌尾炎,島上居民拆下自家門板,天亮將他抬進城就診,讓他倍感溫暖。一些學生偷偷將自己曬的魚干放在老師門口,淳樸的學生讓他無法忘懷。在島上默默耕耘了34年,宋大霆沒有多少積蓄,但他卻覺得自己很富有。看著一個個孩子考上大學,走向社會,成為各行各業的精英,他就覺得很滿足。
在島上的這些年,一個個外地的老師都相繼調回城里了,幾次回家母親看著瘦弱的他,吵著要找人將他調回城里。按理說,父親是離休老干部,完全可以將他調到城里的學校,但當他面對著島上的領導、學生和漁村人的挽留,他最終沒有滿足母親的心愿,繼續選擇留在了海島。
“我既然選擇了三尺講臺,就應該照亮別人、奉獻自己;既然選擇了那塊黑板,就應該寫下真理、擦去功利。”這是宋大霆在筆記本上寫下的承諾,他也用實際行動來踐行這一承諾。
近幾年,宋大霆贏得了許多榮譽,2004年被評為市級語文學科骨干教師,2005年被評為福建省骨干校長,2002年被評為湄洲島十大杰出青年,2005年被評為湄洲島杰出人民教師,2004年被評為莆田市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工作者,2012年被評為省優秀校長。
為了學校的發展,為了孩子的明天,他不辭勞苦,投入滿腔熱情。在這塊14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他為了自己鐘愛的教育事業,甘于吃苦在先,享受在后,用心血和汗水辛勤耕耘,把自己的一切獻給黨的教育事業,用汗水和智慧寫下樸實無華的奮斗之歌。
責任編輯:黃小群
- 湄洲島創國家5A景區 打造世界媽祖文化中心核心區2017-03-23
- 天下媽祖回娘家 湄洲島引來進香潮 2017-03-07
- 湄洲島開展大干150天活動 策劃推進47個項目2017-03-07
- 天下媽祖回娘家 湄洲島迎來進香潮2017-03-07
- 今天福州晴冷最低溫僅7℃ 周末局地有大到暴雨2017-03-04
- 晴好天氣將結束 明天驚蟄福州或現雷電強對流2017-03-04
- 寧德市公布2017年商務經濟三項指標預期目標2017-02-27
- 媽祖祖廟 普查全球媽祖宮廟 將編制媽祖宮廟分布圖2017-02-21
- 湄洲島食藥監分局多舉措保障飲食安全2017-02-20
- 閩企資本市場直接融資規模大幅增加2017-02-15
- 最新莆田新聞 頻道推薦
-
莆田荔園路汽車站旁橋梁護欄缺失 數月未修復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