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9月8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陳晉 蔡學偉)記者昨日從莆田市政府獲悉,近日,市政府出臺《莆田市“十三五”文化改革發展專項規劃》,“十三五”期間,力爭把莆田市建成國家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國家級媽祖文化生態保護區、全國地方戲曲保護傳承示范區、對臺對僑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和重要的文化產業基地,藝術精品生產創作、地方戲曲傳承發展、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等方面位居全省前列,推進莆田文化市場健康繁榮發展。
完善公共文化“互聯網+”
根據規劃,到2020年,莆田基本建成覆蓋城鄉、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各級各類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完善并實現互聯互通。同時,各個縣區的公共文化“互聯網+”服務方式和手段日益完善。其中,利用莆田建設智慧城市的契機,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建設,統籌建設數字圖書館、數字博物館、數字文化館、數字美術館、數字農家書屋、城鄉電子閱報屏、公共電子閱覽室等設施。
2016年至2020年,全市各縣區將扶持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項目和藝術院團,建立文藝精品創作重點項目庫,推出5-8個(臺)具有莆田特色的優秀劇(節)目。
未來四年,莆田將實施莆仙戲振興計劃,推動莆仙戲繁榮發展。挖掘、整理、研究莆田特色文化資源,重點挖掘媽祖文化、九仙祈夢文化、南少林禪武文化、工藝美術文化、莆仙戲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鼓勵以文學、戲劇、影視、美術、創意設計等藝術形式創作凸顯莆田本土文化的優秀作品。實施莆仙戲振興工程,出臺《關于莆仙戲傳承保護和發展的實施意見》,成立莆田市莆仙戲傳承保護中心,開展優秀劇目復排、支持劇目創作、扶持重點院團、推進人才培養等工作,打響莆仙戲品牌。
歷史文化名村將保護性開發
記者了解到,除了對公共文化發展做出詳細規劃外,此次出臺的《規劃》就歷史文化名村、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等方面,也制定了相關的保護和發展目標。其中,文廣部門將制定《文物維修工程管理辦法》,不斷完善文物保護機制。
同時,將實施“留住鄉愁”計劃,推動特色歷史文化街區、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和近現代優秀建筑的建設與保護工作,完成《莆田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的修編工作和歷史文化名村的保護與規劃方案。保護縣巷、大路街等歷史文化街區,通過傳統民居的修繕與恢復,景觀塑造,打造莆田版“三坊七巷”。
湄洲島將建世界媽祖文化中心
《規劃》要求,“十三五”期間,莆田要借鑒博鰲論壇等知名論壇峰會模式,建設世界媽祖和平論壇(海洋論壇)永久性會址,舉辦區域性、兩岸間議事協調會議,為開展更高層次、更大規模的媽祖文化交流創造條件。
未來,湄洲島上還將有免稅商店、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等,逐步推進媽祖文化核心區產業發展、旅游服務等國際化進程。莆田市政府將投資4億元,建世界媽祖文化產業中心,積極推進媽祖文化中心的建設,依托媽祖文化,打造以影視動漫創作、文藝創作演出、文創產品研發、節慶活動、藝術創作等五個基地為支撐的媽祖文化產業中心,把湄洲島打造成世界聞名的朝圣中心和旅游度假區。
責任編輯:趙睿
- 巴克萊分析師:特斯拉投資者活在臆想世界中2017-04-10
- 福建省領導調研福州自貿片區平臺建設2017-04-09
- 華夏幸福連續三日漲停 股價創歷史新高市值破千億2017-04-07
- 北大厲害了!新校區開到牛津家門口2017-04-07
- 中國真基建狂魔!不小心又拿了個世界第一2017-04-01
- CITE2017將開展:智能領域八大核心看點2017-04-01
- 莆田55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開竣工2017-03-31
- 受益PPP模式大力推廣 華夏幸福2016年凈利潤增速35.2%2017-03-31
- 發改委:做好“加減法”促煤炭行業轉型升級2017-03-31
- 日本京都女子相撲社團刻苦訓練 劍指4月國際大賽 相撲怎么來的?2017-03-30
- 最新莆田新聞 頻道推薦
-
莆田荔園路汽車站旁橋梁護欄缺失 數月未修復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