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12月20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陳榮富)“今日正式開工啦!”20日上午,位于莆田城港大道秀嶼區月塘鎮境內的東圳水利樞紐引水配套工程B標段現場,一臺臺大型貨車正運著鋼管來到堆場,兩臺大型吊機高高矗立,伸出長長的臂膀,將兩根長達6.73米、直徑2.2米的鋼管從旁邊的堆場吊起,往挖好的明溝中輕放;隨后,電焊工人來到兩管之間的連接處,開始電焊作業,焊出的火花一閃閃的,吸引著路人駐足觀望……
東圳水利樞紐引水配套工程輸水線路起點為東圳水庫分層取水口,終點為城港大道與吳東大道交叉處,輸水線路由延壽溪管橋段、輸水隧洞段、木蘭溪倒虹吸段、城港大道段及東吳大道段組成,全長42.751公里,設計引水流量4.9立方米/秒,日供水量42.34萬立方米;總投資達86625.64萬元,建設總工期為36個月。
莆田依山面海,三灣(湄洲灣、平海灣、興化灣)環繞。受地勢西高東低影響,莆田沿海地區缺水由來已久。據史料記載,“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十月,水師提督施瑯以三萬舟師駐莆田平海,候風謀取臺灣。正遇干旱,軍中缺水。適平海天妃宮前有一廢井,已干枯,因祈于天妃,令人淘之,果得泉涌濟師。施瑯以為神賜,親作《師泉井記》,并書“師泉”二字,至今猶存。及澎湖得捷,更念神助,乃奏請朝廷加封。”
為緩解沿海群眾生產生活用水困難,莆田市花了大力氣,實施了東圳水庫向沿海引水一期工程,然而由于水量有限,難以滿足生產生活之需;近年來,隨著莆田臨港產業崛起,工業用水日益增加,“用水難”又成為沿海群眾、企業面臨的一大問題。
“還好市里下了大決心,把一個日耗水40萬噸、且有污染的紙漿大項目果斷推掉,不然,再鋪一條輸水線也不夠一家企業用水哪。”莆田市水務集團總經理蔡開國說。
去高耗,為節水;再鋪線,為保障。當天,為確保今后沿海中部、湄洲灣北岸臨港產業帶工業生產用水和湄洲島、沿海駐軍部隊生活及農業灌溉等用水不再難,莆田市在開工建設東圳水利樞紐引水工程的同時,也開工建設金鐘水利樞紐引水配套工程。當天,投資2億元的石門澳支線工程(石門澳園區供水工程)同時開工建設,鋪設DN800管道9公里,計劃2016年9月原水通至廠區,近期供水規模10.2萬噸/日,遠期19.21萬噸/日。
“這兩條輸水管線竣水通水之后,沿海用水不用愁啦!”聽到這樣的利好消息,前來參觀開工儀式的群眾無不拍手叫好。
責任編輯:林航
- 莆田港澳旅游通行證辦理時限縮至2-3分鐘2017-04-10
- 莆田實施征地區片綜合地價 統一為45000元/畝2017-04-10
- 莆田秀嶼首批41個村級 淘寶服務站投用2017-04-09
- 莆田擬再建千個充電樁 將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2017-04-07
- 四川一男子 在莆田涵江被當街捅死 2017-04-07
- 撞碎玻璃 莆田一只怪鳥闖進派出所 2017-04-07
- 莆田一市民13萬買的車 被“原車主”設套開走 2017-04-07
- 莆田:寧海新橋工程進展慢 14人被問責2017-04-07
- 莆田全面啟動廢舊塑料回收行業污染整治2017-04-07
- 莆田荔城區黃石鎮 村居河道成菜園 遭垃圾堵占 2017-04-06
- 最新莆田新聞 頻道推薦
-
莆田荔園路汽車站旁橋梁護欄缺失 數月未修復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