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壽村有一片半月形的水池,狀元井就坐落在其中
海峽網6月2日訊(海都記者 陳盛鐘 馬俊杰 見習記者 唐明亮 文/圖)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各地的文科、理科“狀元”又將成為熱點。其實,當今的高考狀元與古代的狀元并不一樣。古代考狀元并非易事,要連闖童試、鄉試、會試、殿試幾大關,全國第一名者方為狀元。因而,古代的狀元不僅意味著榮華富貴、光宗耀祖,還會成為天下讀書人學習的榜樣。
有著“文獻名邦”美譽的莆田歷史上出過多少個狀元?他們留下了哪些事跡?根據莆田地方文史專家和莆田學院相關專家多方論證,科甲鼎盛的莆田累代共出進士2482人、狀元21人,雄踞福建省榜首。可以說,古代莆田考生的成績十分優秀,俊才如林。也正因此,不少市民建議應設立專門的進士館、狀元館,弘揚深厚的地方歷史文化,推進莆田文化事業發展。
探訪:狀元井喝出一堆學霸
在莆田城廂區延壽村一片農田里,有一口聞名遐邇的狀元井,迄今已有千年歷史。這口八角古井內橫截一塊豎石,把井分為兩邊。左邊水濁而重,右邊水清而輕。傳說這口井是唐末僧人妙應禪師為徐氏所開鑿的,妙應禪師善做讖言,或許這口井的開鑿是在預示延壽徐家后人將考中狀元,后來徐鐸果然在北宋中了狀元,當上吏部尚書,鄉人在井的圍欄石上刻下“徐井”二字。
延壽村文化積淀深厚,而整體保存完好的狀元井,千年不枯,這口曾供應延壽村全村人飲水的古井,喝出了一大堆學霸。徐寅之后,延壽徐氏又出了徐奭(shì)、徐鐸兩位狀元和35位進士,留下了“鰲頭三占”、“兄弟五刺史、祖孫三狀元”等科舉佳話。
現如今,延壽村村民都用上了城區的自來水,已經沒有村民再喝古井里的水了。2004年,狀元井被列入城廂區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成為游客尋幽懷古的景點。
尋古:累代出狀元21人
我國古代科舉考試制度始于隋朝,在清末廢除,綿延存在了1300年,在國內外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鄉試第一稱“解元”,會試第一稱“會元”,殿試第一稱“狀元”。狀元,號稱“大魁天下”,是科舉考試中的最高榮譽。狀元及第,是古代讀書人寒窗苦讀的畢生追求,也是步入仕途、光宗耀祖的最好途徑。而在長達千余年的“古代高考”中,莆田書生的表現異常亮眼。
莆田知名作家鄭國賢說,“文獻名邦”是莆田一張重要的名片,而文獻名邦的稱謂,不僅在于莆田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富,更在于莆田歷史上文化昌明,科舉鼎盛,人才薈萃,名流輩出。此外,莆田歷史上的儒子雅士,著書立說蔚為風氣,不僅以詩賦文章名揚科場,更以著述筆耕飲譽學界,佳作如林,收錄《永樂大典》、《四庫全書》、《全唐詩》及《全宋詞》等著述眾多。
根據莆田地方文史專家和莆田學院相關專家多方論證,莆田累代出進士2482人、狀元21人。以宋代為例,莆田狀元徐鐸、黃公度、鄭僑、吳叔告、陳文龍等人入仕后,在文學、政事等方面作出相當的成就,并擔任要職。而在整個科舉時代,全國各地進士達千名以上的進士縣只有18個,其中福建省占4個,而莆田雄踞福建進士縣的榜首。
同年文武狀元出自莆田
古代莆田的“學霸”們以儒家的仁義道德為精神信仰,在不同的領域施展抱負,在歷史上鐫刻下自己的身影。細讀狀元們的人生歷程和詩文歌賦,會發現他們身上滿滿的正能量仍能穿越時空,給予今人以啟迪和教化。
北宋熙寧九年(1076年),福建路興化軍(今莆田)的徐鐸和薛奕分別高中文武狀元,宋神宗得知大魁天下的文武狀元乃是同鄉時,不由龍顏大悅,特作詩以賜,詩曰:“一方文武魁天下,四海英雄入彀(gòu)中。”這也是歷史上唯一一次同年文武狀元均為同一個地方的舉子,邑人稱之為“一歲兩狀元”或“一科兩狀元”。
此外,歷代科舉唯一一次“四異”同科也是莆田人創造的。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戊午科省試,進士總數293人,興化舉子16人榜上有名。其中,莆田人黃公度為進士第一,陳俊卿為第二,73歲的林鄧為年紀最大的進士,18歲的龔茂良為年紀最小的進士。
狀元中也有舍生取義者。宋咸淳四年(公元1268年)莆田人陳文龍高中狀元,累官至參知政事。元軍南下,南宋王朝風雨飄搖時,陳文龍始終不棄抗元之志,后兵敗被捕。在被押送杭州途中,他開始絕食,經杭州謁拜岳飛廟時,氣絕而死,葬于杭州西湖智果寺旁。
莆田重教興學之風鼎盛
莆田市社科聯研究人員介紹,科舉鼎盛造就了莆田歷史上的濟濟人才,國家棟梁輩出,光耀政壇、文壇。歷代官至宰輔者達17人,官至尚書者達41人,官至六部侍郎者達52人,官任御史者達180多人,官任知府、知州、知縣者達1500多人。綜合《二十四史》、《新元史》、《清史稿》,莆田入正史人物傳的達上百人之多,因此仕宦佳話也不絕于耳。
《莆田進士錄》的編著者林祖泉表示,重教興學是莆田科舉鼎盛最重要的因素。南朝陳時及鄭露三兄弟“開莆來學”。唐代,莆仙書院興盛;宋代以降,軍學、縣學、衛學、社學遍及城鄉,教育體系形成,重教興學之風可見一斑。而在記者采訪中,不少受訪市民認為,歷史上莆田人重視、扶持地方教育的種種善舉,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建議莆田市要設立專門的進士館、狀元館,集中展示和回顧狀元和名人進士的人生軌跡,包括狀元生平、成就和著作等,加深市民對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的認知,弘揚深厚的地方歷史文化,弘揚尊師重教的良好傳統。
莆田市博物館館長游國鵬透露,目前莆田市新博物館已進入布展及室外景觀建設階段,年內就將開館。新博物館將全面系統展示莆田市地靈、人杰、神異、商儒的歷史文化,在《莆田歷史》專題陳列展廳中,莆田的歷史文化名人也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
責任編輯:陳錦娜
- 清華大學16位學霸為一事現身PK 簡歷嚇壞網友2017-11-08
- 省領導深入莆田、廈門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2017-11-03
- 學霸情侶曬恩愛:分列年級前二 雙雙直博清華2017-10-20
- 在美遇害中國女生是學霸 嫌疑男友系空降師炮兵2017-09-23
- 浙江學霸入選數學奧賽省隊 北大清華拋出橄欖枝2017-09-19
- 清華“學霸合唱團”唱哭無數人 平均年齡超72歲2017-07-28
- 暖男學霸在家辦愛心輔導班 自己打工賺學費2017-07-20
- 莆田計劃投資4050萬元 實施5個河道連通與補水項目2017-07-20
- 莆田將商標戰略進行到底2017-07-18
- 莆田市林業局:多舉措推進生態環境治理工作2017-07-18
- 最新莆田新聞 頻道推薦
-
莆田市“五個結合”推進“平安企業”創建工作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