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莆田:赤潮發生期間,舌尖上的安全如何守護?
海峽網5月29日訊(東南網記者 吳炳端)當前高考臨近,網絡訂餐食品安全多發,赤潮又來添亂,食品安全成為群眾關注高的熱點問題。如何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5月28日上午,莆田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召開專題會議部署網絡訂餐食品安全監管等工作。
會議就如何做好網絡訂餐食品安全突出問題的專項治理、赤潮期間海產品監管及中高考期間食品安全監管等工作作了部署。莆田市市場監管局陳惠芳副局長就抓好莆田市網絡訂餐食品安全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強調了三個方面的意見:
一要落實兩個嚴字,確保專項治理取得實效。做到監督檢查要嚴,特別是對校園周邊、人口密集度高的區域要作為重點對象加強監督檢查力度;做到違法查處要嚴,對涉及網絡訂餐過程的違法違規行為、對監督檢查中多次發現存在違法行為的第三方平臺和入網單位要依法從重從嚴查處。
二要強化兩個主體,確保網絡訂餐食品安全。各縣區要按照屬地監管原則督促轄區內主要第三方平臺和入網經營者切實履行好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責任。
三要發揮三個導向作用,確保推動社會共治格局。要發揮政府引導、媒體傳導及市場主導作用,通過部門監管、輿論監督、群眾參與,逐步形成行業自律、齊抓共管、綜合治理格局。
會議還強調,各縣(區)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與海洋漁業部門的互聯互通,及時掌握、密切關注有關信息,發布消費警示,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督促轄區農貿市場、海產品經營單位及餐飲酒樓等重點單位嚴格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防止赤潮海域海產品流入市場。會議要求,各縣(區)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對考點食堂、考生集中用餐食堂及校園周邊食品經營單位的監督檢查,排查食品安全風險隱患,防止出現群體性食品安全事件,確保中高考安全、順利進行。
提醒:
近期食用海鮮多留心
近日,我省羅源灣、黃岐半島、平潭蘇澳、惠安大港灣和莆田市湄洲島等部分海域相繼發生赤潮,其中,莆田市湄洲島附近海域赤潮為無毒赤潮。為防止食用受赤潮污染海產品和有毒貝類、織紋螺,危害人體健康和飲食安全,廣大市民近期食用海鮮要多留心眼。
1.盡量選擇去正規的超市或農貿市場購買海產品,避免購買來自赤潮海域或者價格明顯偏低的海產品,特別是貽貝(淡菜)、青蛤、海蠣等貝殼類海產品。
2.無論產自哪里的織紋螺,都不能食用,發現織紋螺經營行為的,應當及時撥打12315、12331電話向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舉報。
3.烹飪海產品,要燒熟煮透,避免一次性食用大量貝類。
4.如若進食貝類海產品或誤食織紋螺,發生頭暈、嘔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癥狀的,應當立即自行催吐,并到醫院就診。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智慧食安監管 助力優化鼓樓經營環境2019-05-29
- 最新!福建赤潮災害海域減少 水質呈好轉趨勢2019-05-28
- 莆田第二十四中學動員“差生”放棄中考? 校長:沒有阻止學生參加中考2019-05-28
- 莆田最早古跡:越王臺與鐘潭噌響2019-05-27
- 莆田全市組建540個家庭醫生服務團隊2019-05-27
- 福州市政府召開今年第10次常務會議2019-05-25
- 莆田:員工離職后無法領到失業金 問題出在哪?2019-05-24
- 莆田:見財起意盜手表 丟了手機“三進宮”2019-05-23
- 莆田:詐騙慣犯“重出江湖” 專挑老年人下手2019-05-23
- “牽著蝸牛去散步”公益活動昨在木蘭溪畔舉行2019-05-23
- 最新莆田新聞 頻道推薦
-
莆田全市組建540個家庭醫生服務團隊2019-05-2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