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校企合作產教融合 莆田職業教育突圍之路
去年秋季,莆田職業技術學校搬遷新址,校園面貌煥然一新。 陳盛鐘 攝
海峽網6月27日訊(福建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盛鐘 通訊員 陳各輝)又到一年畢業季,大批的學子即將走出校園,步入社會,擺在很多人面前的是競爭激烈的求職考驗。然而,對于大多數莆田職業院校的畢業生來說,他們卻不必面臨“畢業即失業”的煩惱。在莆田,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已成為當地企業招聘的“香餑餑”,就業待遇逐年提升。
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在國家日益重視職業教育的背景下,莆田各職業院校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創建職教特色院校,探索出一條具有區域特色的職教發展之路。但毋庸諱言,目前莆田市的職業教育依然面臨生源不足、師資匱乏、辦學條件差等諸多困難。莆田職業教育如何突圍?仍需各方找準癥結,共破難題。
校企合作,產教融合
汽車玻璃鍍膜、雷達安裝、四輪定位……近日,莆田職業技術學校2018級汽車美容與裝潢專業的31名“訂單班”學生,再一次走進校企合作單位——莆田大川實業公司,分組在該公司旗下4家4S店開展為期3天的企業見習活動。“這樣的見習經歷,給同學們提供了很好的實踐平臺,提升了大家的技能水平。”2018級汽車美容與裝潢專業學生葉偉說道。
5月初,莆田海峽職業中專學校與福建省大洋紅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簽約,合作開設社會文化藝術專業,培養早幼教保育員、旅游演職人員等。莆田海峽職業中專學校校長張云龍介紹,通過校企合作辦學模式,他們先后與北京翔宇航空集團、和諧號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等十多家知名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共建航空服務、高鐵動車乘務服務、地鐵安檢、船舶駕駛、影視動漫等專業人才培養基地。
工藝美術產業是莆田市重點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為對接該產業發展,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設立了工藝美術學院,并與行業企業聯合建設寶玉石鑒定與加工、藝術設計等專業,培養工藝美術產業高端人才。據透露,僅在工藝美術城教學點就培養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2名,國家級玉石雕刻行業大師3名,高級工藝美術師5名,市工藝美術大師27名,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5名。
為深化產教融合,莆田市還鼓勵優勢企業參與或舉辦職業教育,推動職業教育與產業需求緊密結合。各職業院校積極深化“引企入教”改革,共建實訓基地,推進現代學徒制試點,推行“校中廠”“廠中校”,擴大委托培養、定向培養、訂單培養規模。
“職業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培養技術型、技能型人才。”莆田市教育局高校與職成教科科長陳明華表示,推動“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讓校企聯合育人,可培養適應企業需求和社會發展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鋪就職業教育與莆田區域經濟和諧互動發展之路。
莆田職業技術學校舉辦的職教周活動上,該校美容美妝班同學現場進行美妝設計。許明敏 攝
還未畢業,便已“就業”
5月16日,在莆田職業技術學校舉辦的校園供需見面會上,參會的121家企事業單位提供了1200多個就業崗位。“我們很多專業的畢業生,都供不應求。”莆田職業技術學校校長黃世舉說,今年他們學校有650多名畢業生,目前已有近600位同學與招聘單位達成了頂崗實習或就業意向。學校先后與華峰華錦集團、順豐速運等多家企事業單位建立畢業生供求關系,畢業生就業率達99%。
實際上,近年來,莆田市中職學校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而除了直接就業外,還有部分職校生選擇繼續升學深造,莆田考取高職、本科的中職學生并不在少數。
“職業院校的畢業生具備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又有實際操作能力,上手快、工作效率高。”華峰華錦集團培訓開發部經理胡白樺透露,依托莆田職業教育的豐富資源,他們招聘了不少素質高、能力強的技術技能人才。相較于大學畢業生,職業院校學生更能留得下、待得久。
莆田唯一一所高職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2018屆共有1453名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為99.86%,年底就業率達100%。同時,畢業生的本地化就業率高,2018屆畢業生中有95.87%在福建省內就業。
“工作環境好,薪資待遇也不錯。”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鞍鋼班”畢業生鄭金喜去年進入鞍鋼冷軋鋼板(莆田)有限公司工作,目前在生產車間操控計算機作業,勞動強度并不高,但待遇不比本科生差。“鞍鋼班”由學院教師和企業專家“雙主導”共同培養人才,課程完全按照企業對人才的需求設置。在校期間學生每人每月有1500元的工資補助,頂崗實習月薪4500元。
在莆田職業院校,類似的“訂單班”“冠名班”比比皆是,學生入學時便與共建企業簽訂就業協議,企業也全程參與學生技能和職業素養培養。
“當前,適應產業轉型升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仍非常欠缺。”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任清華表示,職業教育對于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個人價值和擴大就業都具有重要意義,應該繼續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
多重困境,亟待破解
據莆田市教育局提供的數據,目前,莆田市共有高等職業技術學院1所,在校生5239人;中等職業學校13所,全日制在校生15453人,占高中階段全日制在校生總數的24.23%。數據表明,莆田中職學生人數遠低于普通高中,與國家“總體保持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規模大體相當”的要求相去甚遠。
盡管目前中職學生免學費,上學期間還能享受各類助學金、獎學金,但“上不了普高才上職高”依然是常態,這也是近年來一直困擾莆田職業教育的一個難點。“受傳統觀念影響,社會上普遍存在重視普通教育、輕視職業教育的傾向。”莆田海峽職業中專學校招生就業處主任戴麗清說,雖然就業前景看好,不過目前不少中職學校都面臨“招生難”問題。
職業教育既要課堂教育,又要實訓鍛煉,辦學成本高。但記者調查發現,眼下莆田各職業院校專業學科建設、實訓基地建設等資金缺口較大,導致實訓基地數量不足,設備老化重復,利用率不高。
師資匱乏,也是莆田職教發展遇到的一個“痛點”。目前,莆田中職學校文化課老師普遍偏多,專業課教師偏少,特別是新增設的專業,專業課教師尤其缺乏。有的職校由于歷史原因,存在結構性超編;有的職校雖有編制,但招不到“雙師型”及緊缺專業人才;有的職校擬引進能工巧匠擔任實訓教師,但苦于體制、報酬等原因而難以實施。
“與先進地區相比,莆田職業教育仍存在較大的差距。”莆田市政府特約督學傅朝暉建議,要多層次、多渠道展開宣傳,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高中階段教育,培養其正確的就業觀;加快學校的配套設施建設,提升辦學水平;加強專業專任教師的培養力度,優化師資結構;鼓勵企業與職業院校合作,組建多元投資的混合所有制職教集團,推動產教融合發展。
莆田市市長李建輝近日在主持召開教育工作專題匯報會時表示,要加快補齊發展短板,重點推進產教融合、科教融合,構建“記錄一生、培訓一生、服務一生”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體系。通過發展職業教育,培育壯大產業人才隊伍,促進穩定就業,為莆田市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技能支撐。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加強小區物業管理 莆田市政協召開專題協商議政會2019-06-27
- 器成天下走海絲藏遺跡 莆田古窯業探微2019-06-27
- 評定機構設殘疾人證辦理窗口 將實現“一窗受理、集成服務”2019-06-27
- 莆田市首個“黨建+金融助理”工程啟動2019-06-26
- 莆田市反詐騙中心提醒:警惕高考后的詐騙2019-06-26
- 慕容慎行同志先進事跡巡回報告會在莆田舉行2019-06-26
- 莆田:讓閱讀觸手可及2019-06-25
- 莆田15個公共停車場對新能源汽車開放 3小時內停車免費2019-06-24
- 莆田市建立高考志愿填報參考服務平臺助考生科學填報志愿2019-06-24
- 莆田:老人打架兩俱傷 一老人骨折一老人入獄2019-06-21
- 最新莆田新聞 頻道推薦
-
莆田藝境天下小區交房近三年 業主盼拿到產權2019-06-2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