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一場《一書知莆田》文脈莆陽講座在市圖書館三清殿分館·莆陽書院舉行。這是市圖書館2019年暑期優秀傳統文化普及班的“最后一課”。
“莆田為啥還叫莆陽?‘文獻名邦’稱號是怎么來的?”當天,市圖書館副館長張翔為青少年們解讀莆田的“文化符號”。他說,身為莆田人,長居莆田地。知我莆田,才能愛我莆田。為普及莆田文化,培養青少年愛國愛鄉意識,該館特編撰《文脈莆陽》一書,印贈給青少年作為開學禮物,并在“全國社科普及基地”莆陽書院莆陽講堂開講,對該書進行深度解讀。
現場一位家長說,今年市圖書館的暑期優秀傳統文化普及班開設13節課程,涉及詩詞、琴藝、茶道、京劇、傳統服飾、莆田傳統文化等多個門類,課程豐富,孩子見識增長,收獲頗豐,暑期生活過得充實而有意義。
開設該普及班是市圖書館打造“書山有路·以書立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品牌的一道縮影。近年來,市圖書館為打造書香莆田,提升青少年人文修養和道德素養,通過圖文展覽、書籍推薦、公益培訓、繪本共讀、讀書分享會、文化講座等公益活動構建這一品牌,激發青少年對書籍閱讀與優秀文化傳承的興趣,實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常態化。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最近市圖書館正籌備“喜慶新中國成立70周年展”,通過豐富的圖片展,向青少年讀者展示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偉大成就。“圖文展覽是最直觀、最便捷的知識傳播方式,讀者在觀看中都能收獲知識。”市圖書館工作人員介紹,此前該館推出“中國傳統連環畫展”“五四百年展”“中華經典百部展”“美麗莆田攝影展”,都獲得良好的反響。
利用館藏繪本,與青少年讀者進行故事互動分享,根據故事情節制作手工等,感受繪本閱讀的愉悅,是該館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另一項特色,深受青少年尤其是幼兒的喜愛。該館組織親子共讀、圖書館姐姐講繪本、4D電子繪本閱讀等活動,以繪本為紐帶,使繪本閱讀的范圍向家庭延伸,營造親子同步閱讀環境。
不定期舉辦少兒讀書分享會,讓少年兒童在讀、聽、說中擴大閱讀面,在讀書實踐活動中陶冶情操,獲取真知,樹立理想。書法培訓、中國傳統插花、花朝詩語漢服文化節、香囊制作、古箏演奏、詩文大賽等,該館打造的中華雅文化傳承活動,讓青少年在活動中感受文化傳承的力量。
截至8月上旬,市圖書館已舉辦各類活動187場,參與人數達28000多人次,使“書山有路·以書立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品牌得以推廣。
當前除了市圖書館,我市已建7座“莆陽書房”分館,市圖書館利用這些陣地開展各項未成年人文化知識講座與培訓。少兒國學、作文、英語、書法、繪畫、手工制作體驗,提高青少年課外知識技能。寒暑假期間,還舉辦“我愛莆圖”冬、夏令營活動和優秀傳統文化普及講座,豐富假期生活。
為縮小城鄉文化閱讀差距,市圖書館向鄉村輸送讀書活動、文化講座,開展了快樂閱讀走進秀嶼區珠江村、莆田十三中等,讓鄉村的青少年開闊眼界,增強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念。此外,該館還與莆田八中等多家學校達成共建協議,共享數字資源,取得良好的閱讀推廣效果。(湄洲日報記者 黃凌燕 )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最新莆田新聞 頻道推薦
-
今年以來莆田市已查處酒駕2459起醉駕1198起2019-09-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