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8月26日訊(本網記者 張立慶)棚戶區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重大發展工程,在幫助住房困難家庭改善居住條件的同時,對改善民生,助推經濟實現持續健康發展有重要的作用。近日,記者跟隨福建省住建廳“城市建設品質提升”媒體采風行來到莆田,感受莆田綬溪片區棚戶區改造取得的進展。
莆田綬溪公園位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大道東側、延壽溪西側、泗華橋北側。這里自然風景旖旎,古厝、狀元閣、狀元橋、古井等古跡之多,并保存較為完好,宣揚著獨特的地方歷史文化,勉勵當代人學習狀元勤奮刻苦的精神。傍晚時分,古橋上、古樹下、河岸邊,隨處可見游覽的人群。
綬溪公園狀元橋、荔枝林等景觀保存完好 東南網記者 張立慶 攝
據介紹,這個綬溪公園內涉及9個自然村,總人口10576人,3739戶。棚戶區改造項目征遷建筑面積95萬平方米、無產權面積39萬平方米,用地范圍內荔枝林、水體、山體等面積占70%以上,無法用于開發;項目內延壽溪作為木蘭溪的最大支流,也是東圳水庫的泄洪區,村民長期生活在低洼地內,臟亂差的“城中村”生活環境,影響城區整體面貌,城市亟需更新。
征遷過程中保留好古民居 福建日報記者 游笑春 攝
項目建設單位莆田城市園林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赟介紹,項目通過系統化實施片區改造,分批分期推動城市更新,由建設“城市中的公園”轉變為“建設公園中的城市”,規劃約4332畝中心城區黃金地段土地,保護近3000畝荔枝林。專門邀請國際名家名院規劃,打造成全省最大的中心城區休閑公園、放大版的“三坊七巷”和現代版的“清明上河圖”。注重“留魂、留文、留綠、留白”,以公園帶動“研學、民俗、非遺、度假、社區”等產業發展,建設集休閑、文化、娛樂、度假等功能的復合型城市公園,打造城市會客廳,建成“山、水、林、田、湖、草、城”共同體示范區。
正在建設中的部分房屋 福建日報記者 游笑春 攝
項目經辦人陳熙介紹,為實現安置、安居、宜居的轉變,項目采取“五同”安置(即安置房與商品房同規劃、同標準、同配套、同品質、同服務),打造完整社區,建設高質量的學校(從幼兒園到初中一站式)、引入大商業,完善社區服務配套,獲得當地居民空前支持,僅用15天完成1127戶簽約,創造了綬溪速度。綬溪片區安置房(一期)計劃2022年春節前封頂,2023年5月份交房。
修繕保護古橋 東南網記者 張立慶 攝
在綬溪片區建設中,通過保留祠堂、宗廟及特色民居,修舊如舊,保護好歷史文化資源,恢復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的“綬溪釣艇”、店仔頭古渡口,修繕保護延壽古橋和柯氏修史堂、朱天貴祠、翁氏民居等古民居。未來綬溪公園將打造一口井、一棵樹、一座橋、一棟樓、一條溪、一首詩等“六個一”文化旅游特色IP,展現莆田狀元文化、莆仙文化、荔林水鄉文化以及非遺文化等,讓莆田的文化遺產在公園中復活。
責任編輯:趙睿
- “全省城市品質提升媒體采風行”走進莆田2021-08-26
- 莆田市公布首批45家社會責任企業名單2021-08-24
- 莆田:乘勢而上,發力海洋經濟2021-08-22
- 莆田綠化苗木有了“身份證” 掃一掃可知樹木詳細信息2021-08-19
- 莆田:讓老區人民過上好日子2021-08-17
- 莆田調整住房公積金政策2021-08-16
- “滿天星計劃”落地莆田 “以實助實”為中小企業提供高質量服務2021-08-11
- 莆田城廂區:家門口就能上好學2021-08-10
- 臺風天船舶進水傾斜 莆田海事局火速救助10名船員2021-08-09
- 莆田:黨建幫幫團合力送服務2021-08-05
- 最新莆田新聞 頻道推薦
-
臺風天船舶進水傾斜 莆田海事局火速救助10名2021-08-2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