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素有“文獻名邦、海濱鄒魯”之美譽,媽祖文化、莆仙戲曲、工藝美術等特色文化源遠流長,是全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莆田,山海兼備、生態優美,宜居宜業宜游。近年來,莆田市踐行新發展理念,保護好、利用好、發揮好歷史文化和自然生態兩大資源優勢,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今年一季度,莆田市接待旅游總人數635.35萬人次,同比增長33.2%;實現旅游總收入50.53億元,同比增長45.2%。“五一”假期,莆田各大旅游景區景點和文化場館人潮涌動,累計接待游客187.61萬人次,同比增長50.4%;實現旅游收入11.05億元,同比增長62.3%。
以文塑旅
朝圣之島靚“出圈”
朝拜媽祖、欣賞濱海美景、打卡網紅民宿……“五一”假期,湄洲島國家旅游度假區熱度“狂飆”,人氣滿滿,5月1日單日接待游客4.65萬人次,創下歷史新高。5月3日,湄洲媽祖祖廟景區依然人山人海。“媽祖文化博大精深,民俗表演精彩紛呈,真是不虛此行!”浙江游客李偉對記者說。
已有千年歷史的湄洲媽祖祖廟,初僅數椽,經歷代擴建,日臻雄偉。2020年底,以媽祖祖廟景區為核心,包括湄嶼潮音景區、天妃故里遺址公園、媽祖平安里等重要景區景點在內的湄洲島媽祖文化旅游區,晉級國家5A級旅游景區。目前,祖廟包括西軸線和南軸線建筑群,有大小建筑數十處,樓亭交錯,殿閣縱橫,蔚為壯觀。作為媽祖文化的發祥地,湄洲島還建有天妃故里遺址公園、媽祖平安里、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永久會址等多處與媽祖文化有關的人文景觀,均為游客熱門打卡地。
2006年,湄洲媽祖祭典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媽祖信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董事長林金贊說,目前,全球49個國家和地區分布著3億多的媽祖敬仰者,媽祖文化成為一種世界級的文化現象。
落地窗、海景房、空中餐吧……位于湄洲島東環路旁的湄嶼佑見民宿,是游客追捧的網紅民宿,經常一房難求。“‘五一’假期的客房,很早就被搶訂一空。”湄嶼佑見民宿主理人林奕飛說,“年初以來,湄洲島人氣旺盛,我們正在打造第四家主題門店,爭取在暑期推出。”
近年來,特色民宿如雨后春筍般在湄洲島遍地開花,全島共有民宿218家,床位3400多張。在媽祖文化和濱海風光的加持下,民宿業主結合自身優勢,打造海洋、文藝、紅色文化等各類主題式特色民宿產品,開啟旅游發展“流量密碼”,極大提升了市場競爭力。
“媽祖文化,是湄洲島文化旅游的靈魂和驅動旅游轉型發展的第一資源。”湄洲島旅游和文體局局長戴玉瑞說,通過挖掘利用獨特的媽祖文化資源,以文塑旅,湄洲島旅游產品類型和旅游活動內容不斷豐富,旅游產品和服務的文化內涵不斷提升,旅游業發展的內生動力進一步增強。
以旅彰文
千年古街煥新生
“五一”期間,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人山人海。走進這里,仿佛步入一條時光隧道,紅磚黛瓦、飛檐挑角、梁枋交錯,酒館、茶舍、食鋪等商鋪排列儼然、古樸雅致,傳統與現代交互演繹,市井煙火氣撲面而來,吸引市民游客紛至沓來。
地處莆田中心城區的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是千年興化府古城的核心區,總長約1.3公里的大路、縣巷、后街、衙后、廟前和坊巷6條古街巷縱橫交錯。這里曾走出260多名進士,分布著各級文物保護建筑18處、歷史建筑20處,包括元妙觀三清殿、古譙樓、大宗伯第、興化府城隍廟、文峰宮三代祠等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8年被列為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2020年3月,荔城區圍繞創建5A級景區定位,投資3億多元,啟動實施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保護修繕、整體提升一期工程。街區按照“修舊如舊、合理利用”原則,采取政府征收、回租經營、自主修繕等三種模式,對沿街房屋進行騰退征收,以“繡花功夫”推進保護修繕工程。去年國慶節期間,該街區在歷經兩年多的保護修繕后正式開街,成為莆田人家門口的“詩和遠方”。
“街區內宋元明清古建筑連成一片,是莆田歷史文化積淀的精華片區。”荔城區文化館館長黃金梅說,作為城市寶貴的文化遺產,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承載著莆田人民的認同感和自豪感,蘊含著悠久歷史文化的“根”與“魂”。保護修繕工程通過對古街區的挖掘與開發,以旅彰文,延展文化遺產生命力,讓其活起來、火起來。
走進街區的知青文化博物館,可以看到充滿年代感的知青生產生活老物件,再現那段難忘的歲月;崇功祠莆陽民俗文化園里,精彩的莆仙戲讓人沉浸式感受宋元南戲“活化石”的韻味;在原氏民居,由沉香、龍眼木、荔枝木等雕刻而成的上百件木雕展覽作品惟妙惟肖;衙后街手工作坊內,孩子們擼起袖子,跟隨老藝人體驗泥塑制作的樂趣……如今,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已成為莆田的一處文旅新地標,吸引著八方來客。
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發展中心工作人員鄭之川告訴記者,“五一”前夕,《非遺里的中國(福建篇)》在央視播出,包括莆田木雕、莆仙戲等在內的13項莆田非遺項目集中亮相,引發熱烈反響。該片便是在街區內取景拍攝,多個文化IP景點已成為網紅打卡點。“街區已推出莆田‘百工坊’非遺文化一條街,讓市民游客近距離感受非遺文化魅力,打造特色文旅品牌。”(本報記者 陳盛鐘 陳榮富)
責任編輯:趙睿
- 巴厘島計劃限制外國游客 省長稱“想來旅游需要提前一年申請”2023-05-06
- 網友旅行七天和老公吵了5次 網友評論也是吃瓜不嫌事大2023-05-06
- “五一”假期福州接待游客438.03萬人次 旅游收入30.45億元2023-05-05
- “五一”期間武夷山接待游客40.36萬人次 實現旅游收入4.5億元2023-05-05
- 每5個中國人有1人五一出門旅游 杭州西湖、西安大雁塔等成五一最熱景區2023-05-04
- “人從眾”再現 “五一”旅游市場強勢復蘇2023-05-04
- 泉州五一旅游預訂量增長700% 2023-04-26
- 國臺辦:民進黨當局應撤除人為障礙 采取切實措施恢復兩岸正常往來2023-04-26
- 穩價護游!福建省發改委、市場監管局聯合提醒告誡2023-04-25
- “五一”假期將迎消費旅游熱 福建多地發出提醒告誡和消費提示2023-04-25
- 最新莆田新聞 頻道推薦
-
莆田秀嶼:踐行垃圾分類?傳播綠色風尚2023-05-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