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4月15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林劍波 何金 通訊員 伊曉燕 歐東偉 陳世玉)莆田市秀嶼區是全國鮑魚主產區之一,其中尤以產自南日島海域的鮑魚最為知名,因其品質優越而成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據統計,南日島海域現有海上鮑魚養殖塑膠漁排近2萬口。去年,南日鮑魚養殖面積達1000畝,產值約9億元,已成為秀嶼區乃至莆田市的水產支柱產業。
近年來,秀嶼區著眼于一二三產同步發展融合,加快鮑魚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大力發展鮑魚加工流通業,培育漁旅新業態,做大做強集鮑魚養殖、加工、文旅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目前,與鮑魚相關的一二三產全產業鏈年產值已達15億元。
強一產,以科技賦能品牌
“南日島海域坐擁獨特的自然條件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成就了南日鮑鮮美細嫩的高端品質,以及煮熟后鮑肉不會明顯收縮的產品特性,令各地食客趨之若鶩。”近日,秀嶼區南日鎮鎮長林敏告訴記者,南日島是全國最早開展漁排式規模化養殖鮑魚的鄉鎮,逐漸形成一套成熟的鮑苗培育和成品鮑魚養殖技術。
發展至今,南日島已有兩家省級水產良種場、35家鮑魚育苗場,是全省重要的鮑魚育苗基地之一。“育出來的鮑魚苗用于自己養殖,同時也對外出售。”陳志華是福建省淼鑫水產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他手上管理著600口育苗池,長期與省水產研究所、集美大學、莆田學院等單位合作,培育皺紋盤鮑等新優品種。
“南日鮑是我們的拳頭產品,這個得天獨厚的稟賦絕不能丟。”秀嶼區海洋與漁業局局長吳惠雄說,幾十年來,主要通過產學研的方式,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最新研究成果,對南日鮑進行科學育種,堅持品系改良不間斷,確保品質穩定,提升品牌價值。去年9月,中國地標節組委會等單位聯合發布《11種國家地理標志鮑魚品牌價值排行榜》,南日鮑魚品牌價值位列第6,高達41.66億元。
南日鮑不耐高溫,無法在靠近海平面的漁排網箱中度過炎熱的夏天,所以,養殖戶每年都要將鮑魚運至北方海域進行度夏,從而增加了養殖成本。為此,個別企業正在聯合科研機構,投資研發耐高溫鮑魚良種。同時,當地政府規劃4000畝海域,引入南日鮑灣外養殖技術,發展規模化底播立體養殖,向更適合南日鮑度夏的深層海域拓展養殖空間。目前,該項目處于招商階段。
補二產,往價值鏈上游走
最近幾年,受全國產量持續增長的影響,鮑魚的市場價格不斷下跌,養殖戶擴產的積極性受挫。據統計,南日島海域現有的養殖空間可支撐年產量1萬噸以上,而去年南日鮑產量僅為6800多噸。
當地養殖戶林金容向記者算了一筆賬:以“6頭鮑”(即1斤有6個鮑魚)為例,這種個頭的鮑魚需要養殖20個月才能上市,每個鮑魚的綜合成本在6至7元之間,而目前市場價在8元上下。顯然,單純養殖出售鮑魚的利潤已微乎其微,但如果加工成干鮑,一個可以賣到15元左右。
眼下,補齊鮑魚產業鏈加工環節、向二產爭取更高價值迫在眉睫。為促進鮑魚產業鏈縱向延伸和橫向拓展,秀嶼區在笏石工業園規劃建設鮑魚科技產業園,打造全省首個以鮑魚加工為主的產業園。“初步估算,產業園年產量可達3.1萬噸,年產值約為10億元。”秀嶼區國有資產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林展宏說,鮑魚科技產業園按照國家通用標準和行業要求集中建設,集海洋食品加工、冷鏈倉儲、產品展示等功能于一體。
駱文樹是莆田市海發水產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也是首批簽約入駐鮑魚科技產業園的鮑魚加工企業代表之一。“南日島上沒有工業用地,無法建設鮑魚加工廠,所以公司的廠子零星分布在周邊其他地方,規模都比較小。”駱文樹說,有了鮑魚科技產業園,就可以引入先進設備,更新生產工藝和技術,提高自動化程度,培育鮑魚加工產業的新質生產力。
優三產,向漁旅延伸鏈條
走進位于南日島浮葉村的鮑魚博物館,宛如來到一個地上海洋世界,這里是全國首個以鮑魚為專題的博物館,展示著世界各地的鮑魚品類、地理分布、食用歷史等。“目前,館內收藏有100多種鮑魚殼標本,每年接待游客數千人次。”博物館籌建者楊建忠告訴記者,其中有出自美國加州的“野獸級”紅鮑殼標本,也有出土于意大利古地中海距今幾百萬年甚至幾千萬年的鮑魚化石,更有被評為2019年度“中國鮑王”的特大鮑魚標本。
隨著入島游客的逐年增加,當地政府適時篩選出一批代表性場所,打造漁旅休閑觀光景點,培育旅游新業態,位于南日島港南村的國鮑薈研學中心就是其中之一。該景點原是島上首個鮑魚育苗場,如今成為南日鮑歷史文化的最佳展示窗口,每年接待游客數千人次。據講解員介紹,國鮑薈研學中心設有8個展廳,重點呈現南日鮑產業的發展脈絡、科技興鮑的來龍去脈、海上牧場養殖體系等內容。
吃住行游購娛是海島游的六要素,缺一不可。經過當地政府授權,南日島返鄉創業青年劉嘉仁以“國鮑薈”作為招牌,在島上投資開辦以南日鮑產品為主的商業門店,為游客提供有政府背書、品質有保證的伴手禮,滿足消費者的旅游購物需求。“去年下半年才正式營業,國慶節期間銷量達到數萬元,前景可觀。”劉嘉仁笑著說。
緊鄰國鮑薈研學中心,南日島海洋文化創意園項目進入收尾階級,預計在今年國慶節前后開業。“創意園不僅具備吃住行功能,還可以提供游購娛服務。”莆田市南日海洋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捷介紹說,項目采用“民宿+研學+親子+團建”的綜合運營模式,打造南日島特色民宿集群和研學基地,增加就業崗位和文旅收入,同時開發以南日鮑為主的特色產品,助力鄉村振興。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建莆田:2024“天下媽祖回娘家”活動啟動2024-04-10
- 莆田南日島:一粒鮑魚背后的漁村振興故事2024-04-09
- 春耕時節“春收”忙 你愛吃的大白菜“上新”啰2024-04-09
- 任前公示!莆田擬提任2名處級干部2024-04-08
- 莆田涵江萬余盞路燈裝上“智慧大腦” 年可節約電費450萬元2024-03-28
- 莆田涵江:“三無”婚禮引領新風尚2024-03-27
- 到莆田嘗“開春第一果” 一起“吃下”整個春天2024-03-26
- 莆田:鞋服轉型步履不停2024-03-24
- 八部門發布支持莆田鞋業高質量發展12條舉措2024-03-21
- 莆田啤酒出口同比增長近一倍2024-03-20
- 最新莆田新聞 頻道推薦
-
羅嶼港:“港”通天下“礦”達四海2024-04-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