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江港區,海闊潮涌。一排排光伏板橫臥海上,現代化的廠房拔地而起,槽罐車在路上來回穿梭……繁忙景象讓港區充滿活力。
作為莆田打造“通江達海戰略港城”的主陣地之一,涵江區近年來堅持全域統籌、陸海聯動發展理念,持續優化海洋經濟發展空間,拓寬海陸雙向大通道,以打造木蘭濱海產業新城兩岸融合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為契機,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加快建設莆田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引領區,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融入閩東北協同發展區和福州都市圈建設。
借“光”生金 乘勢而起
近日,在涵江港區興化灣南岸灣頂灘涂海域上,創能涵江興化灣100MW漁光互補光伏電站項目正在緊張有序施工建設。
涵江豐富的水域和光照資源,為發展光伏產業提供了資源稟賦。
“水上光伏發電量高,土地占用少。在養殖坑塘上方架設光伏組件進行發電,利用水體進行漁業養殖,形成‘上可發電、下可養殖’的運營模式。”涵江港區建設服務中心干部張振中介紹,光伏項目不但可減碳,還可帶動地方經濟發展。電站建成后,每年可提供1.5億千瓦時的清潔綠電,并為當地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不但向海“借光”,還可以向海“借地”。從涵江港區南部向海而行,涵江作業區1~3號泊位施工現場,一大片陸地已經填海生成。如今,該工程已經開工建設道堆、水電及生產生活輔助建筑配套工程項目。涵江港口建設有限公司工程師郭慧玲說,這是涵江作業區的首批碼頭工程,也是涵江首個萬噸級碼頭,預計年底3號泊位可具備投產運營條件,1、2號泊位將于2025年建成。
目前,位于木蘭溪入海口的三江口大橋正持續攻堅主塔建設,計劃年內建成;萩蘆溪大橋已有十幾座T型橋梁從陸地延伸至溪面,計劃今年建成;同時,涵江區還在不斷完善區域配套基礎設施,新建東港路、港前路、港前路延伸段、錦嵐大道等,實現港、城便捷聯通。
龍頭引領 集群強鏈
單條生產線每小時產酒16萬罐、單條易拉罐生產線最快每秒可生產45罐次,年產能200萬噸,全部用水循環利用,年可節水90多萬噸……2017年竣工投產的百威雪津啤酒有限公司,是首家在木蘭濱海產業新城落戶的龍頭企業。
在百威雪津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統調度中心內,數名工作人員便可實時監測各生產環節能源運行指標。工廠內部配備1050臺視頻監控,覆蓋原料、研發、生產、倉儲全流程。2023年,百威雪津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
“近日,百威雪津啤酒有限公司獲評2023年百威全球最佳酒廠第一名。”百威雪津廠長王華南介紹,該評選衡量指標涵蓋了安全、質量、能源、效率、損耗等多個方面,今年公司還在著手開展一系列技術改造,爭取進一步提高產能、節約能耗。
距離百威雪津不遠處,是遷建而來的福建長城華興玻璃有限公司廠房。該公司目前已建成4條馬蹄窯玻璃瓶生產線,年產60萬噸綠色輕量化玻璃瓶,其中80%的玻璃瓶就近供給百威雪津。
目前,木蘭濱海產業新城已形成一條以百威雪津、長城華興、中糧制罐為代表,覆蓋紙箱、易拉罐、玻璃瓶、麥芽、集中供熱等食品加工上下游多個環節的全產業鏈。
港城融合 聯動發展
今年初以來,涵江區深入推進“一區多園”聯動發展,圍繞港口、產業、城市、生態四位一體發展目標,全力打造港、產、城互動的現代化木蘭濱海產業新城。
此外,涵江區出臺《深入實施園區標準化建設促進綠色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對深化園區標準化建設提出具體要求,將園區打造成綠色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開放招商的主戰場、創新創業的主引擎、產城融合的主平臺,為建設綠色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提供強有力支撐。
5月中旬,涵江區與巴西華人華僑電商總會簽訂跨境電商合作交流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助力莆田好鞋品牌“出海”,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和附加值。投資超百億元的福建赤港服務區雙開放資源綜合開發項目落地,將進一步提升高速公路路衍經濟水平,有效拓展莆田高新區、濱海產業新城周邊經濟腹地空間。
一次次充滿信任的攜手合作,創造一個個令人振奮的投資數據。今年1—3月,涵江區共開工項目36個,竣工項目4個,累計完成投資69.09億元。(本報記者 沈琳 通訊員 林亦霞)
責任編輯:趙睿
- 莆田新材料產業為何集鏈成群?2024-05-30
- 莆田:小鎮釋放新“銀”力2024-05-05
- 15個紡織鞋服供需對接項目在莆田簽約2024-04-29
- 莆田木雕巨制《京杭大運河》轉入細化創作2024-04-24
- 莆田市涵江區:大戶當上“田保姆”2024-04-24
- 莆田:乘畫舫,賞荔林,打開悠游水上漫生活2024-04-23
- 莆田:乘“水上巴士”,覽木蘭風光2024-04-22
- “莆商快貸”上線啟動2024-04-17
- 莆田市秀嶼區:“鮑”團發展2024-04-15
- 福建莆田:2024“天下媽祖回娘家”活動啟動2024-04-10
- 最新莆田新聞 頻道推薦
-
莆田木雕巨制《京杭大運河》轉入細化創作2024-06-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