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莆田新聞
      分享

      東南網8月9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林愛玲 何金)從宋太平興國八年(983年)始筑軍城至今,莆田建城已有1000余年。宋文化、宋代建筑遺產,可以說是莆田最為深厚的城市底蘊。

      在全省率先開展全域全要素普查認定保護、公布傳統風貌建筑、探索劃定歷史地段;活化利用興化府、蘿苜田等歷史文化街區,打造文旅“新地標”;串珠成線,推出平安祈福之旅、民俗體驗之旅、技藝探秘之行等十大文化遺產主題精品旅游線路……

      時下,莆田這座新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通過對歷史文化街區、古建古厝實施保護更新改造,打造“文化遺產+旅游”“文化遺產+教育”等多業態,立體展示莆田歷史文化、傳統技藝和民俗風情,讓千年之城重煥生機。

      以“繡花功夫”保護

      左手敲著兩片竹板,腋下夾著竹筒鼓,和著節奏,神情飛揚地用莆仙話唱“乞丐歌”……近日,一場主題為“傳莆韻非遺 頌媽祖文化”的活動在莆田荔城區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舉行。兩位穿著湄洲女服飾、梳著帆船頭的青年表演者,向一群小朋友展示莆仙傳統曲藝梆鼓咚和媽祖文化。

      暑假里,不少家長選擇帶孩子來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尋古韻、品非遺、賞技藝。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位于莆田市中心地段,基本保存了宋代以來的里弄街巷肌理格局,是莆田歷史文化名城的核心組成部分。它既是古城中心遺址,也是傳統商業街區,還是熱鬧的居民區,在保護發展上,莆田秉持對歷史文脈的敬畏心,修舊如舊、“原汁原味”地復活街區精氣神。

      “在古街修繕中,民居群保留了雙坡屋面貢銀脊、民國四坡頂等莆仙建筑元素,延續了街區的原有獨特肌理。”莆田市博物館原副館長、文史專家柯鳳梅說,傳承了幾代的莆田人老手藝、老字號、老業態也被保留了下來,市井煙火、原生文化和鄉愁情懷在此得到交融共生。

      在改造中,莆田以“繡花功夫”保護文物、挖掘文脈。從“點”上著力,對每個傳統建筑式樣和構造做法進行分析,兼顧建筑風貌和莆仙傳統修繕技藝,確保修繕效果不變形、不走樣,近年來共修繕55處傳統建筑。從“線”上管控,選取部分重點歷史街巷開展具體修繕設計指引,提出街道鋪裝與家具小品指引、廣告店招與街道立面色彩指引。從“面”上統籌,將街區細分為若干個保護更新單元,每個單元繪制“保護圖則”和“更新圖則”,明確“保什么”“怎么保”。

      拓展“文化遺產+”

      華燈初上,距離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縣巷入口百米處的古譙樓,璀璨燈光點綴大紅墻體,二樓休閑書房文氣氤氳,市民游客在此逛文創、讀書賞夜景。

      古譙樓是福建省保存完整的鼓樓之一,莆田人視之為“興化府”的象征。該樓于宋太平興國八年(983年)由興化軍知軍段鵬初建,初作為子城城門和門樓,后兼具鼓樓功能。如今,古譙樓被打造成莆陽書房,不僅供應茶水甜點、售賣圖書文具及文創產品,還有莆仙戲演出、民俗文化展示等,成為市民游客的熱門打卡點。

      眼下,莆田積極推進“文化遺產+”,深入發掘文化遺產內涵,充分釋放文化遺產的文化價值、藝術價值和教育價值,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

      步入莆田綬溪公園“后村梅園”,沿途草木青綠,亭臺樓閣相映成趣,身穿古裝的游客在此拍照;綬溪大觀園里,書院、曲藝館、學術交流中心、藝術館等紛紛迎來暑期觀光潮。

      在綬溪公園建設過程中,當地最大限度保留公園內祠堂宗廟、特色民居原始風貌,打造一口井、一棵樹、一座橋、一棟樓、一條溪、一首詩等“六個一”文化旅游特色IP,成為文化遺產元素與公園景區建設深度融合的代表。

      此外,莆田還利用仙游文廟、涵江江氏民居、南日島烈士紀念碑等文物保護單位開辟愛國主義、黨史學習教育和廉政教育基地,拓展“文化遺產+教育”功能。

      據介紹,莆田鼓勵支持歷史文化遺產與旅游、教育等相結合,實現業態創新,激發歷史文化街區、文物建筑、歷史建筑等歷史文化遺產活力。

      數字技術助管理

      隨著河道沿線燈光霧森系統安裝完畢,日前,綠心河網“水上巴士”荔洲島夜游項目示范段工程進入尾聲,莆田即將迎來全市首個全息3D立體激光投影夜游項目。

      “游客可乘坐‘水上巴士’沉浸式夜游3D版莆田,感受數字世界里的文獻名邦。”莆田市博覽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自達介紹,荔洲島夜游項目將通過3D投影和聲光電技術,呈現莆田民俗文化、莆仙戲文化等,為游客帶來體驗式游覽樂趣。

      數字化助力實現古今對吟,也給新時代文化遺產保護提供了新的方式。

      荔城區西天尾鎮后黃社區是著名僑鄉,有南洋特色古民居28處。得知臺風“格美”來襲,7月23日,后黃社區黨支部書記許麗麗不時打開社區“數字一張圖”后臺,查看社區古民居各項指標,隨時做好防臺風準備。

      “有了數字平臺,可以實時在線跟蹤古民居煙感、水位、火情、熱成像等信息,更好監管房屋安全。”許麗麗說。

      近年來,莆田市積極利用數字技術,搭建了“莆田市歷史文化遺產資源管理電子系統平臺”,建設全市歷史文化遺產資源一張圖,建立全市各類歷史文化資源數據管理平臺,推動歷史文化街區名鎮名村傳統村落、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筑、傳統風貌建筑、古樹名木、歷史環境要素等歷史文化遺產信息共享。未來,還將進一步完善平臺監控監管功能,實時將歷史文化遺產檢查、監測信息傳送至管理中心預警調度,實現信息資源共享。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莆田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與“泥”相約 樂享創造——閩侯縣實驗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人成精品| 亚洲 日韩经典 中文字幕 | 亚洲色偷拍另类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成人AV在线播放 | 亚洲第一成人影院| 蜜臀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va天堂va亚洲va影视中文字幕| 亚洲电影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图片小说网站| 亚洲美免无码中文字幕在线| 久久久青草青青国产亚洲免观 | 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人AV永久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Av无码国产情品久久 | 亚洲国产老鸭窝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HE| 亚洲毛片αv无线播放一区|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专区|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亚洲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址|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片| 亚洲av无码无线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彩视频| 亚洲区小说区图片区| 亚洲毛片αv无线播放一区| 国产亚洲综合成人91精品| 亚洲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久久久亚洲裙底偷窥综合|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天堂男人影院|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蜜桃| 国产天堂亚洲国产碰碰|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