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0月11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林劍波 何金 通訊員 黃浩東 陳曉)木蘭溪是莆田的母親河。近年來,莆田市荔城區加快實施一批補短板項目,促進城市污水處理提質增效、農村污水提升治理。其中,木蘭溪下游水生態修復與治理工程入選水利部“2022有影響力十大水利工程”。今年上半年,木蘭溪荔城段主要流域4個國省控斷面優良水質比例達100%。隨著水環境的逐步改善,荔城區做足水文章,向綠水青山要經濟效益。
“荔林水鄉”共享治水生態紅利
“全村700多戶全部完成入戶接管,把生活污水集中匯入市政管網,杜絕以往隨意排放的亂象,從根子上提升村內河流的水質,使其穩定維持在四類水以上。”近日,在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吳江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詹玉嬌告訴記者,該村位于木蘭溪下游北洋平原,地處莆田城市綠心規劃區內,重點發展生態農業和文旅產業。
從平面圖上看,吳江村自北向南呈“由”字形,如同一枚布幣的形狀,周邊河網密布,孕育了上千畝良田和上萬棵荔枝樹,造就城鄉接合部“菜籃子”的角色,贏得“荔林水鄉”的美譽。沿著河岸步行,隨處可見當地傳統的紅磚古厝。這些古建筑保存完好,排列有序,千姿百態,是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旅游資源。
前年,吳江村借助“莆陽開春”主題文旅系列活動,促成了甜蜜花河愛情長廊、村道提升及立面改造、“水上巴士”碼頭建設等項目,完善了各項基礎設施,為下一步發展儲能續力。“不少村民遷居他處,將許多老房子放空閑置了。”詹玉嬌說,結合鄉村振興計劃,村里做了大量工作,從村民手里流轉了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古厝,并在保持原貌的基礎上修舊如舊,發展文旅產業。
莆田市荔城區因盛產荔枝而得名,土地面積在全市各縣區中最小,但水系密度卻為全市各縣區之最。域內河道縱橫交錯,多達208條,總長23.2公里,占木蘭溪下游南北洋河道中的三分之二。莆田市荔城區生態環境局局長邵冠杰表示,水環境治理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通過項目的形式加以統籌推進。
產業轉型升級激發綠色動能
莆田正加快建設綠色高質量發展先行市,朝著“傳統產業轉優、新興產業做大”方向前進,莆田下足功夫繪就“綠色”。
西天尾鎮位于荔城區北部,這里坐擁省級經濟開發區,是全區的產業重鎮。據統計,福建荔城經濟開發區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3家、限額以上商貿企業110家,財政收入績效考評連續3年位列荔城區第一。
福建豆訊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為央企、國企、上市企業提供數字福利綜合性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已連續3年獲評福建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獨角獸”企業,于2022年在福建荔城經濟開發區建設“豆訊云計算智算中心”。該項目為省重點項目,是目前我省唯一一個由民營企業投資自建的國家A級標準數據中心。“我們規劃引入汽車自動駕駛算力服務器集群,為中國區域汽車行業客戶提供AI算力租賃業務。”福建豆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鄭麗煌介紹,同時依托福建區位優勢,打造閩臺、閩港合作的離岸數據中心,進一步完善莆田大數據產業布局,做大福建數據中心集群,加快構建數據中心上下游產業鏈,讓數據“存起來”“跑起來”“活起來”,為數字福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福建荔城經濟開發區以鞋革、服裝等傳統制造業為主,但得益于數字經濟、文旅經濟、現代服務業比重的漸增,園區總體產業結構正在持續優化。”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黨委書記陳君表示,在生態環境整治力度不斷增強的情況下,全鎮產業轉型升級、“退二進三”的步伐加快,一些高耗能、低效益的企業勢必被淘汰,為好項目的落地騰出空間,釋放綠色紅利。
責任編輯:趙睿
- 純電動公交車助力綠色出行 莆田市純電動公交車占比達97.08%2024-10-10
- 莆田加力支持家電及家裝廚衛以舊換新2024-10-09
- 莆田城廂設立“高效辦成一件事”專門窗口2024-10-08
- 福建莆田:“漁光互補”光伏電站生態惠民助振興2024-10-08
- 郵儲銀行莆田市荔城區支行組織開展送金融知識進醫院活動2024-09-30
- “無廢城市”,莆田這樣建2024-09-20
- 莆田城廂區2024年度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聯席會暨培訓會2024-09-13
- 莆田:金融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2024-09-13
- 莆田首條潮汐車道啟用2024-09-11
- 莆田:加快建設綠色高質量發展先行市2024-09-05
- 最新莆田新聞 頻道推薦
-
莆田羅嶼港口8號泊位雛形初現2024-10-1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