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出門越來越喜歡采用叫車模式。在手機上下載打車軟件,輸入目的地,簡單的操作,就能輕松坐上一輛私家專車。這種被稱為“網絡約車”的行為在這樣一個“堵車時代”越來越受追捧。但網絡約車也因沒有資質、權責不清、缺乏監管等遭遇多方質疑。面對現實,該如何讓傳統行業和新興業態融合發展?
現狀:方便快捷深受追捧
這幾天市區溫度低,每天早上出門前,家住東新六路時代錦園的劉女士就已經拿出手機預約了專車。作為網絡打車的忠實粉絲,她每天上班都會使用該軟件叫車到三元城關上班。相比以前,等車的時間變少了,她也方便了許多。“如果沒有打車軟件,這雨天,撐著傘在路邊等車很不方便,上班容易遲到,出租車也不太好攔。”劉女士表示,尤其是冬夏兩季,特別不方便。如今,只要提前預約,一分鐘左右的時間就能坐上車。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大多數使用過網絡約車的市民,都對網絡約車服務十分青睞。“上次去三明學院,回來時搭了‘順風車’,車費還比去時打車便宜。”在三明某食品企業上班的蘇蓉蓉最近也親身體驗了一把網絡約車帶來的方便與快捷。
“網絡約車可以減少出租車漫無目的地巡游,降低油耗成本,同時減少了出租車的空載率,增加了公司的營收。”三明市閩鑫客運有限公司董事長寶春翔說,自2015年10月以來,我市已有三分之二的出租車安裝了這一軟件。
無奈:監管安全缺乏保障
提起自己網絡約車的經歷,市民王建國難掩內心的“怒火”。原來,1月26日傍晚,他與朋友約好到小高爐吃飯,當天處于下班高峰期,又下著雨,他等了近一個小時沒能打到車,卻看見一輛輛空車從自己身邊溜過。
“滿大街都是拿著手機等車的人,我一輛也攔不到。”王建國生氣地說,“手機約車軟件我沒有安裝,就算幫我下載安裝好,我也不會用啊!”等到了吃飯地點,他說早就沒有了聚會的心情了。
“手機約好等我過去接人,可是當我的車到那里時,早已不見人影。”閩鑫客運公司的蔡師傅抱怨,自從有了網絡約車,乘客爽約是常有的事,現在私家車也加入了這一行當,本來不大的“蛋糕”又要被瓜分,為了多賺點錢,無形增加了工作量。
網絡約車興起,讓一些市民和的哥好一頓抱怨。“目前網絡約車是否合理合法還處于‘灰色’地帶,行車中發生事故市民將維權‘無門’。”市運管處陳治國科長指出了其中的隱患,同時,網絡約車軟件容易分散出租車司機的注意力,容易導致交通事故發生。
未來:新業態有望納入管理
一面是傳統的“招手叫車”,一面是新興的“網絡約車”,新業態的出現,必將改變舊有的格局。
去年10月,交通運輸部下發了《關于深化改革進一步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和《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專車”等新業態有望納入出租車管理范疇。
在同一屋檐下,面對網絡約車的“攻勢”,“專車合法化”能否帶來新老業態的共存共榮?陳治國表示,雖然國家頒布了這兩個文件,但還未正式頒布執行,我市目前也還未接到相關文件。網絡約車招募的私家車,其性能檢測標準和維修保養周期等很難監管,安全性能狀況無法保證,網絡約車純粹屬于個人行為。
對于新興行業,三明學院盧文杰老師認為,傳統的出租車模式無法滿足有效的出租服務要求,應該利用網絡進行新時代探索,對于網絡約車經營者和監管部門要有健全的經營管理制度、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服務質量保障制度。建議經營者還應為乘客購買保險,并建立服務評價體系和乘客投訴處理制度。
責任編輯:黃小群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三明:“黑衣帥哥”洪流中勇救落水者 后悄然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