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朱子禮儀
用瓷瓶展示不同語言的朱子家訓
用畫圖直觀表述朱子家訓
“走走走我們向前走,沿著朱子走過的路我們向前走。走走走我們向前走,儒學的旗幟下我們手挽手手挽手,走書院,訪故里,南溪考亭鵝湖寺,武夷五夫紫陽樓……”近日,尤溪縣朱子之歌合唱團的成員們正抓緊排練,唱起了《沿著朱子走過的路向前走》等,準備常態化開展“朱子之歌大家唱”。這是尤溪縣結合“朱子文化家庭建設示范基地”開展一系列活動,讓包括《朱子家訓》在內的朱子文化融入家庭美德的一個縮影。
“君之所貴者,仁也;臣之所貴者,忠也。父之所貴者,慈也;子之所貴者,孝也……”《朱子家訓》文字簡練,雖然只有短短317個字,卻是朱子以一代儒學宗師,親自擬就立身行事準則,為后人留下了極其珍貴的精神財富。
多年來,尤溪縣持續對朱子文化進行保護和開發,營造了得天獨厚的朱子文化教育環境,并從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形成了《朱子家訓》的尤溪用法。
傾力打牢傳承基礎
八百多年前,南宋著名理學家、教育家朱熹在尤溪誕生。北有孔子,南有朱熹,朱熹理學思想、教育思想對中國乃至世界產生重要且深遠的影響,朱熹也將福建的思想文化推向了歷史高峰。
八百多年后,有“千年古縣、朱子故里”之稱的尤溪,正憑借朱熹誕生地這獨一無二的文化名片,根據“全城朱子文化”的定義,設定了打造“中華理學文化名城”的總體目標,繼承和發揚朱子文化精華,把朱子文化融入品德教育、城鄉建設、文化繁榮、社會發展等層面。
通過艱苦的努力,尤溪厘清了作為“朱熹誕生地”及其朱熹生平的脈絡,出版了有關朱熹的著作12本,共200多萬字;整理、規范了朱熹公祭活動相關事宜;與上海辭書出版社合作,由我國著名哲學家、朱熹研究權威張立文領銜,集全國近百位專家學者精心編撰了《朱熹大辭典》一書,于2013年編輯出版。并主動對接世界朱氏聯合會,加強與各高校合作,建立了省級朱子文化研究基地,建設朱子文化資料庫。
在城市建設中,采取“建新城、修古城、管老城”的做法,綜合考慮文化、民生、旅游以及未來發展空間等要素,把朱子文化融入整個縣城的城市建設。近年來新建的紫陽公園、火車站廣場、朱熹公園、十里朱子文化長廊等,都打造成了弘揚朱子文化的重要載體。
與此同時,啟動編制朱子文化研究、開發、利用的近、中、長期規劃,以加快融入全省文化建設大局,力爭把朱子文化打造成全省、全國的文化品牌。目前已著手進行朱子文化旅游、朱子文化創意產品等拓展開發。
值得一提的是,挖掘、整理是基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是傳承,《朱子家訓》成了尤溪傳承朱子文化的一個重要抓手。如今,在朱熹公園的韋齋祠內,有專門的“朱子家訓主題館”,展陳了中、德、日、韓、法、英等文字的《朱子家訓》等。尤溪開展了朱子文化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家庭、進鄉村“五個進”活動。提煉朱子文化“孝、義、信、敬、和”等積極因素,弘揚朱子文化與培育青少年核心價值觀;弘揚朱子文化“愛國愛鄉、安貧樂道、克勤克儉、重義輕利、謙虛禮讓”的處世之道;宣揚朱熹“平易近民、凡事公道,律己清廉、執事勤謹,正身率下、修己治人”官德思想及行為等,讓以家風家教、家訓祖訓為內容的朱子家訓文化得到發展弘揚。
書香中促行為養成
“見老者,敬之;見幼者,愛之……”《朱子家訓》中的原話,在尤溪縣實驗小學被搬上課堂后,則解釋為“見到老人要微笑,見到賢者點點頭,見到小孩牽牽手……”通俗易懂的語言,讓小學生們受到了傳統禮儀教育的熏陶。從2007年起,尤溪實驗小學每個班級都安排了每周一節的朱子文化課。
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尤溪就開始朱子家訓的研究,把朱子家訓與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相結合。
朱子文化進校園,是尤溪學校教育的一個特色品牌。尤溪實驗小學就借鑒朱子優秀思想,開設朱子文化校本課程,開展《運用朱子文化,促進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課題研究,圍繞“朱子文化育人”這一中心,逐步摸索出新形式下的德育新途徑。學校操場圍墻上設置《朱子家訓》、《觀書有感》等大型浮雕;在榮譽墻、宣傳欄、教學樓走廊、班級墻壁等,或張貼朱熹畫像,或展示朱子家訓、名言名句等;組建百人朱子合唱團和百人朱熹詩詞、朱子家訓朗誦隊……把朱子優秀文化與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小公民道德建設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們學會勤奮好學、艱苦樸素、尊老愛幼、崇善忌惡等做人道理。此外,學校還通過家長會、家長學校等渠道,以座談、分發資料等形式,定期與不定期同家長溝通,形成家庭與學校同步,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
整理、挖掘以孝文化為代表的朱子家風家訓,傳承好孝文化,造福當今社會。尤溪職業中專緊緊圍繞做人教育這一主題,結合孝文化,開展“感恩”教育實踐活動;以孝文化為基礎,編寫感恩教育校本教材,從“守規范、講誠信、懂感恩”和“學專業、謀職業、干事業”兩方面教育分別詮釋“做人”與“做事”內涵;開展為母親洗一次腳、我是家庭小主人、自制手工藝品獻教師等感恩系列活動,讓同學認識到:要孝敬父母、尊敬老師、關愛他人、回報社會、熱愛自然。
注重古為今用,著力增加朱子文化鄉土教材、簡明讀本修編等投入,以家風家訓為主的朱子文化教育,已成了各個中小學校的“必修課”。通過這些課程和生動活潑的系列活動,引導青少年們從小塑造良好的品格。
潛移默化傳承家風
2015年10月,為紀念朱熹誕辰885周年,尤溪縣舉辦了朱子文化宣傳周活動。期間,臺灣知名學者、朱熹第26代裔孫朱高正教授,作“如何用《朱子家訓》完善品德”的專題講座,強調學習經典,關鍵要學習其中義理,用來指導立身行事,對修己治人提供切實的指導。近年來,尤溪縣已在把經典拿來運用的理念推動下,著力讓朱子文化進社區、進家庭。
通過尤溪電視臺、尤溪人民政府網、縣城主街道等,宣傳涵蓋朱子治家格言等內容的家庭美德公益廣告,發放《朱熹家訓》手冊4000本……讓越來越多人潛移默化中受到朱子文化的熏陶,并拿朱熹的優秀思想來傳承家風家訓。
2015年12月30日,尤溪縣以朱子文化公園為軸心,以紫陽公園、動車站百孝園為軸翼的“朱子文化家庭建設示范基地”,正式掛牌成立,同時被授予“三明市家庭建設示范基地”。目前,相關活動正火熱開展,已組建由10名專兼職相結合的家庭建設工作者隊伍;已舉辦2期朱子文化家庭建設示范基地宣講員培訓班、2期《朱子家訓與現代家庭教育》知識講座;首次編印《朱子家訓硬筆書法字帖》3000冊。依托南溪書院打造一個朱子文化家庭教育平臺,在韋齋祠的電子觸摸屏中加入“尤溪縣家庭建設篇”,內設“家庭美德、家庭教育、家庭關愛、家庭服務、朱子文化傳承”五部分圖文并茂的內容;組建了朱子之歌合唱團,從2月4日“朱子之歌大家唱”首演以來,正著手以每周1次在朱子文化園常態化開展。
同時,為推動朱子家訓家風的傳承,尤溪縣在成人禮、開筆禮等活動中,誦讀《朱子家訓》;通過縣“道德講壇”,解讀朱子家訓精華;有關朱子詩詞演唱的節目,被搬上了中央七套的鄉約欄目、林博會等;縣電視臺播出百集電視宣傳片《朱子文化縱橫》,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播出《走近朱熹》……
三百多字的《朱子家訓》,可以說是一頭牽著父祖,一頭牽著子孫。在如今的尤溪,環抱朱熹親手植下的沈郎樟,漫步南溪書院半畝方塘,瞻仰朱熹塑像,觀看朱子詩詞、“朱子行教圖”等,可以親身感受朱子文化精華,體會朱子家訓、家范和教子讀書的期望!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三明:“黑衣帥哥”洪流中勇救落水者 后悄然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