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管理制度改革已啟動一年多,我省(不含廈門)決定于6月3日進行新舊制度切換,這意味著,從6月4日起我市將啟用新的商業車險條款費率。記者從市保險行業協會了解到,目前,我市有17家財產保險公司,為抓住商業車險改革機遇,我市保險公司已紛紛開始準備新的車險產品。那么商業車險改革后,車險條款費率有哪些新變化,會對實際的車輛投保和理賠帶來哪些影響,記者進行了采訪。
商業車險示范性條款有四大變化
在改革初期,各公司用的都是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車險綜合型示范性條款,但各公司擁有一定的費率厘定自主權。據市保險行業協會秘書長巫益民介紹,與現行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相比,此次行業示范性條款主要有四方面的變化。
A.保障范圍變大
一是將原有附加險及特約條款加以整合,共有5個附加險并進了主險保險責任,同時增加了“無法找到第三方特約險”。二是調整了部分責任免除事項,如對現行商業車險條款責任免除中爭議較大的駕駛證失效或審驗未合格等15項內容進行了刪減。三是擴大了保險責任范圍,如車損險保險責任增加了“受到被保險機動車所載貨物、車上人員意外撞擊”等內容。
B.爭議問題得到解決
如車損險保額確定更加合理,不再存在“高保低賠”。車損險的保險金額按投保時車輛的實際價值確定,而不再以新車購置價格確定。
又如,明確代位求償機制,不再存在“無責不賠”。因第三方對被保險車輛的損害造成保險事故的,被保險人既可以直接向責任方索賠,也可以直接向責任方保險公司索賠,還可以在授權公司向責任方追償的同時,向自己的保險公司索賠。
C.保費與風險更加匹配
引入了車型定價模式,對于出險率低、安全狀況好、維修成本低的車型,在其他條件相同情況下,對應的保費也會更低。擴大無賠優待系數幅度,由原來0.7至1.3調整為0.6至2.0。眾多駕駛習慣好、出險頻率低的低風險消費者將享受更高的折扣。“獎優罰劣”的作用將更加突顯。
D.保險公司自主定價能力更強
改革后的費率調整系數包括了保險公司自主渠道系數和自主核保系數,系數值是由保險公司在0.85至1.15的范圍內自主決定的。其中自主渠道系數主要與業務來源渠道的業務質量和成本相關,自主核保系數包括從人因素和從車因素,譬如車主駕齡、年齡、性別,投保車輛的行駛里程、約定行駛區域等因子。
商業車險改革將產生哪些影響
據悉,此次改革全面梳理了長期以來消費者關心的“高保低賠”、“無責不賠”、“第三者界定”、“車上人員界定”等問題,眾多駕駛習慣好、出險頻率低的低風險消費者將享受更高的折扣,可供消費者選擇的車險產品將會更加豐富。改革對于消費者選車、用車和選擇保險公司都有積極的影響。
關注一:
保費是貴了還是便宜了?
“不好簡單的說保費是貴了還是便宜了,商業車險改革的費率體系構成非常復雜,是通過行業多年經營數據精算所得,費率調整有升有降。”巫益民說,但從商業車險改革第一批試點省(市)的總體情況看,平均費率下降了,下降面也達7成以上。
對此,他進一步解析說,對于改革后的保費變化,主要由三個因素決定,即被保險車輛的車型、上年出險次數及保險公司自主定價情況。
一是不同車型價格不同。改革前后車險定價基礎不同,改革前車損險定價基礎為新車購置價,購置價越高保費越高。本次改革引入了車型定價模式,實行一車型一定價。出險率低、安全狀況好、維修成本低的車型,車型系數越低,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對應的保費也會更低。
二是以前年度出險次數不同價格不同。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無賠款優待系數(NCD),改革前后均有該系數,但改革后“獎優罰劣”力度更大了,系數值從原來的0.7至1.3調整為0.6至2。
三是保險公司自主定價因素,包括自主渠道系數和自主核保系數,系數值都是從0.85至1.15。自主渠道系數是保險公司根據不同渠道業務的質量和成本自主決定,自主核保系數是保險公司根據自身風險管理的偏好、經驗和能力自主決定。從制度設計上說,不同保險公司對同一輛車可以給予不同的系數值。
此外,比較保費是升是降還要考慮保險責任因素。改革后的條款擴大了保險責任范圍,如對現行商業車險條款刪減了“駕駛證失效或審驗未合格”等15項免責事項,又如第三者責任保險中被保險人及其允許的駕駛人的家庭成員人身傷亡損失明確屬于理賠范圍。因此,改革后的商業車險風險保障水平相對更高,從這個角度看保費是更加便宜了。
關注二:
同樣價格的車子,可能保費不同?
改革前,計算車險價格的公式是:(車價×費率基礎保費)×調整系數。新的保費計算公式為:[基準純風險保費÷(1-附加費用率)]×費率調整系數。
小劉是人保財險的業務員,他告訴記者,從公式中就可以看出變化,簡單地說,就是以前車型不同,但是購置價格相同,保費可能相同。但是在以后,可能車購置價格相同,但是因為品牌的不同,風險不同,價格也就不同。例如,20多萬可以買輛奔馳A級也可以買大眾,但大眾的保費就比奔馳的要低。
據小劉介紹,此次商業車險改革引入了車型定價模式。車險的純風險損失率中包含了車型系數。車型系數是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根據全國以往商業車險經營數據測算得到,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零整比”是其重要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車型的安全性能以及維修成本情況,可以更加直觀的為車主提供參考,如相同新車購置價的車輛,車型系數越低,就意味著出險率更低、安全系數更高或維修價格更低,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其對應的保費也就更低。
他建議,對車輛維修、養護成本較為關注的車主,可以關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車輛“零整比”報告。
關注三:
怎么解決“高保低賠”問題?
“高保低賠”一直是商業車險中存在爭議的問題。什么是高保低賠?例如,一輛使用了10年后價值僅5萬元的舊車,在投保商業車險時須按10萬元的新車價繳納保費,出險卻只按舊車價理賠。
巫益民說,改革后車損險保險金額按投保時被保險機動車實際價值確定,以徹底解決“高保低賠”問題。即:車輛實際價值由消費者與保險公司在車險信息平臺提供的社會公允價值基礎上,共同協商確定。如果發生車輛全損,則按協商確定的保險金額賠付;如果發生部分損失,則在保險金額范圍內按實際損失予以賠付。
關注四:
車險事故傷及家庭成員的情況能不能得到賠付?
巫益民說,改革后,新車險條款將第三者的定義調整為與交強險的一致:不包括車上人員和被保險人,將投保人、保險人納入第三者范疇,并對原免責事項中廣受爭議的被保險人及駕駛人的家庭成員的人身傷亡事項進行了刪減。舉個例子,張三在倒車時,不慎將妻子撞傷,改革前商業三者險項下保險公司對張三妻子人身傷害損失是除外責任,改革后是保險責任。
關注五:針對理賠記錄問題,
除了與出險次數掛鉤,是否與理賠金額掛鉤?
巫益民介紹,即將實施的商業車險保費主要受NCD(無賠優待系數)和保險公司自主渠道系數、自主核保系數影響。其中,目前NCD只與出險次數掛鉤,與理賠金額無關。至于保險公司是否在使用自主核保系數時考慮理賠金額情況,要不要浮動、浮動多少,由保險公司自主決定。此外,保監會有將保險費率與交通違章掛鉤的計劃,并準備在上海、江蘇等個別地區試點,我省將看一下試點地區的效果等情況來決定是否引入交通違章系數。
關注六:有說法稱,車險改革
后會有不少車主選擇自行承擔小額案件的維修費用,以便第二年投保能夠享受更大保費折扣。這種情況是不是有將風險轉嫁給消費者的嫌疑?
在巫益民看來,商業車險改革的目的不是為了將風險轉嫁給消費者。他說,這次改革擴大NCD系數浮動范圍,強化出險次數與保費的關聯度的主要目的有兩個方面。一是體現費率公平性,使費率與標的風險更加匹配,避免出現低風險車主多交保費貼補高風險車主的情況;二是提高“獎優罰劣”力度,促使廣大車主認真遵守交通規則,安全行車,文明駕駛,共同打造平安交通。從實際看,車主基于經濟理性,出險后比較續保保費優惠金額和賠款金額大小而選擇不索賠的“合算”做法,推導不出保險公司必然“合算”的結果,因為保險公司節約的賠款要小于少收的續保保費。
關注七:交強險賠付次數是否
影響商業車險無賠款優待系數?
巫益民介紹,不管是改革前還是改革后,交強險的賠付次數僅影響交強險下年保費,但不影響商業車險的NCD系數。
關注八:改革后,駕照未年檢
不屬于責任免除事項,行駛證未年檢也不屬于責任免除事項嗎?
巫益民說,改革后,新的車險條款將發生保險事故時,被保險機動車輛尚未取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核發的行駛證或號牌的情形不作為責任免除事項,即相應的事故損失保險公司要給予賠付;但對于被保險機動車輛行駛證、號牌被注銷的,或未按規定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仍然屬于三個主險的責任免除事項。
關注九:車主購買車險應注意
哪些方面?
巫益民建議,車主可以從兩個方面注意。第一,在選擇保障方案上,建議購買較高限額的商業三責險。近年來,社會人傷賠償標準不斷提升,50萬元及以下的三責險保額已經無法完全轉嫁行車風險。本次改革后,100萬元及以上的商業三責險基準保費更加優惠了,家用車150萬、200萬、300萬、500萬限額費率比改革前分別下降了5.1%、10.1%、17.1%、25.1%,廣大車主可以以更低的價格提升商業三責險的保額,為行車安全提供更加充分的保障。
6月4日后,我市各家保險公司將正式公布相關費率,車主可以進行對比選擇。目前,先以廣東省商業三責險費率為例,30萬元保額對應保費837元,而150萬元保額對應保費僅1502元,保費增加1倍,而保障增加了5倍。另外,本次改革增加了附加《機動車損失保險無法找到第三方特約險》,廣大車主可以通過購買該附加險,獲得機動車損失險中“被保險機動車的損失應當由第三方負責賠償,無法找到第三方的,實行30%的絕對免賠率”這部分的賠償。
第二,在投保時慎重手書投保人聲明和簽字。本次改革要求保險公司在投保環節,向投保人出示機動車輛保險免責事項說明書,投保人要在說明書中的“投保人聲明”一頁上手書:“保險人已經明確說明免除保險人責任條款的內容及法律后果”的內容并簽名,廣大車主應多與銷售人員溝通,認真閱讀保險條款,尤其是責任免除部分,在未充分理解前,謹慎手書該內容和簽字,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關注十:
改革后,保險監管部門將采取哪些措施保護消費者權益?
記者了解到,針對此次車險改革,在保護消費者權益方面,監管部門也推出了相關措施。
一是加強償付能力監管,確保保險公司能夠承擔賠償義務;二是加強督導、檢查,查處保險公司侵害消費者利益行為。查處的重點包括:不嚴格執行條款費率(比如不按規定執行NCD系數)、銷售誤導、不規范履行說明義務、代簽名、拖賠、惜賠等損害消費者的行為。此外,為給保險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低成本的糾紛解決途徑,我省還設立了福建省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服務中心,可受理消費者的咨詢和投訴,為消費者提供免費的調解、裁決服務等,消保中心全省統一的咨詢投訴熱線電話為968883。如果保險公司涉嫌存在違法違規事項,消費者還可以撥打12378投訴維權熱線向保險監管部門反映。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三明:“黑衣帥哥”洪流中勇救落水者 后悄然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