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三明新聞
      分享

      探秘三明市博物館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鎮館之寶:將樂縣龍棲山圣水巖庵“青云堂”石造像(圖為其中的一尊羅漢)

      探秘三明市博物館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鎮館之寶:宋青白釉瓜棱執壺

      今年9月,市博物館走過30年。30年來這座博物館有哪些變化?博物館里都有些什么寶貝?什么樣的寶貝才能被博物館收藏?最古老的藏品是什么?鎮館之寶又是怎么來的?這些寶貝又是如何保存下來的?請看記者的報道——

      鎮館之寶:一件產自中村回瑤一件來自將樂龍棲山

      1986年9月,市博物館正式成立,時光飛逝,市博物館已從最初的一個編制、一座廟到如今的多個部門、一萬多平方米展廳的單位。而館藏文物也已有2303件,其中1級文物3件,2級文物28件,3級文物987件。藏品種類有陶瓷、瓷器、玉器、銅器、石造像、家具、字畫、紙幣、錢幣等類別,時代跨度從新石器時代至各個歷史階段。

      在眾寶之中,兩件有著我市地域特色的寶貝,被推為鎮館之寶。

      走進市博物館《館藏文物》館,右手側第一件文物——宋代青白釉瓜棱執壺就是其中一件鎮館之寶。執壺高22.4厘米,重1.2千克。喇叭口,頸肩間連有一個雙帶狀把,對稱處置尖嘴長管圓彎流;肩部立有一對稱團菊紋紐及飾有一圈凹弦紋,腹部被縱向弦紋分為六棱瓜狀,為國家一級珍貴文物。燈光下,青白釉壺身,釉質光潔瑩潤,胎白質堅、細膩,器型完美。

      市博物館鄭華副館長介紹,1974年,我市考古人員在三元區莘口鎮發現一座北宋古墓,出土了一批瓷器、鐵器等隨葬品,其中這件青白釉瓜棱執壺十分惹眼。此執壺美觀又實用,反映了當時制瓷工匠高超嫻熟的技術,是一件代表我市當地制瓷工藝的上乘之作。

      如此精美的宋青白釉瓜棱執壺究竟產自何處?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考古人員。直至1993年,福建省博物院會同我市文管會,對三元區中村回瑤窯址進行搶救性發掘時,發現了與該執壺胎、釉、紋飾相類似的瓷片,由此證明了此執壺為中村回瑤生產的瓷器。

      在《館藏文物》館最深處有個人造洞穴,里面的一組將樂縣龍棲山圣水巖庵“青云堂”石造像便是市博物館的另一件鎮館之寶。

      圣水巖庵“青云堂”位于將樂縣龍棲山與萬全鄉交界處的圣水巖景區內,據《將樂縣縣志》記載,圣水巖庵“青云堂”始建于唐貞觀二年(628年),清末庵堂塌毀,這組石造像便開始經歷風雨考驗。出于對石造像的保護,1984年,經有關部門批準,將清云堂存留的石造像移至市博物館收藏。

      這組石造像以佛教造像為主,兼有道教造像,共有35件,包括佛、菩薩、羅漢、天王、祖師、弟子、雷公等,以及石瓶、石塔、石香爐、石井圈和建筑石構件,且并非同一個年代的產物,而是來自唐、宋、元、明、清不同年代,因供奉時間和來源不同,石造像的石質和雕造風格存在差異,但整體雕造細膩,結構勻稱,造型生動,刀法遒勁有力,線條流暢,體現了當時能工巧匠的雕造風格。

      鄭華說,在這組石造像中,尤以羅漢像數量最多也最為生動,共13尊,大多基本完好,個別因石質較松,出現風化現象。

      除了藝術,因這組石造像部分有明確紀年,為明代佛造像的斷代提供了標尺,對研究三明地區明代佛教傳播和石雕藝術有著重要的意義,雖然歷經幾百年的風吹雨打,有的甚至已殘缺不全,但仍有著極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是我省古代石雕作品中難得的文物珍品。

      最初掌寶人:首屆文物匯展展了1千多件文物

      現已84歲高齡的廖壤城是市博物館的第一任館長。9月22日,記者上門拜訪了廖壤城。憶起那段組建市博物館的經歷,老人仍有些激動。

      “1983年,我開始接手市博物館籌建工作。第二年全國”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工作會議要在我們三明召開,如果沒有博物館就等于沒有一個可以集中展示我們市歷史文物的地方。”廖壤城一下打開話匣子。

      經過精心選址,市里選定了位于列西的古建筑正順廟,正順廟雖保存完好,但要作為博物館卻還需修繕。廖壤城一方面請列西大隊幫忙組織協調,一方面請來當地一位姓魏的古屋修繕高手幫助修繕。

      廖壤城說,在組建博物館期間,最讓他難忘的是1983年的三明市首屆文物匯展。以往,市一級只有文化館藏有一些文物,那次展覽各縣的寶貝都來了,市里第一次匯集了1千多件文物,可當時的正順廟還展不了那么多文物,于是籌備組就租下市青少年宮。“連著展了一個多星期,最后不僅在市里引起不小轟動,連省內不少地區都來參觀。”說到這里,廖壤城明顯提高聲音分貝。

      廖壤城介紹,那時的新增館藏的主要方式是考古挖掘和省文化廳文博處下撥。雖然市博物館還未正式成立,但為了擴大博物館的影響力,廖壤城辦了好幾場展覽,其中1985年,與省博物館聯合舉辦《法國性的自然史展覽》中第一次融入了影像展覽。

      1986年9月12日,市博物館正式成立,這個日子是廖壤城等老一輩博物館人期待已久的。“就像是孩子誕生了一樣地興奮。”時至今日,廖壤城還是難掩心中的激動。

      關于護寶那些事

      除了考古挖掘,民間征集是館藏重要來源之一。什么樣的寶貝才能邁入市博物館的大門?鄭華介紹,物件的年代必須在1949年之前;物件需具有代表性,且東西相對完整。必須經過省上專家鑒定,再經定價等程序,才能最終進入市博物館。

      一旦進入市博物館也意味著庫中護寶開始。自建館以來,市博物館的寶貝們經歷了兩次洪水考驗。

      1994年5月2日,市區遭受特大洪水,在武警的協助下,正順廟內陳列文物全面轉移妥當,但洪水對展櫥、榮先祠東北側部分墻體等破壞嚴重。2010年6月15日,市區持續強降雨,洪水上漲至正順廟大坪半米的高度,全館一層文物在市森林武警指戰員的援助下安全轉移。

      “一方面要和洪水搶時間,一方面文物包裝有嚴格的規定。因此我們在平時就做好各項準備,例如準備好文物包裝錦盒、緊急情況下啟動應急預案等。”鄭華介紹。

      如今,新館落成,博物館里寶貝們的展示區更加安全規范,部分寶貝靜躺在《客家祖地》館、《紅色三明》館、《館藏文物》館、《崛起的三明》館及臨時展廳里,而另一些寶貝則藏在庫房深閨。“在專業的庫房里,我們的要求是恒溫恒濕,一般溫度在26℃,但瓷器類的文物對這個倒要求不高。而根據三明的氣候特點,我們更需要注意防潮和防蛀。”鄭華介紹。

      (圖片由市博物館提供)

      責任編輯:賴志昌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鮮花代替紙錢 “云端”寄托思念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日韩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五六区| 亚洲精品线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资在线|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堂网|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最新中文字幕| 亚洲资源在线视频| 亚洲第一香蕉视频|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影院| 亚洲欧洲日产专区| 亚洲另类小说图片| 亚洲综合丁香婷婷六月香|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麻豆| 亚洲AV无码久久久久网站蜜桃 | 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高清|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 亚洲精品午夜久久久伊人| 亚洲精品一卡2卡3卡三卡四卡| 亚洲男女性高爱潮网站| 亚洲三级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丝袜国产自在线拍亚洲| 在线观看亚洲AV每日更新无码| 四虎必出精品亚洲高清|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蜜桃 | 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 色欲色欲天天天www亚洲伊|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妻| 午夜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中国亚洲女人69内射少妇| 亚洲va无码手机在线电影| 亚洲色图.com| 亚洲综合成人婷婷五月网址| 亚洲av无码成人影院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