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土地房屋征收百日攻堅行動開展了一個月,交出了這樣的成績單:
32個市區征遷攻堅項目實現有效突破。萬達廣場東側、萬達廣場北側出讓交地和原醫藥公司等3個項目凈地收儲工作已基本完成,17個項目已入戶進行征遷談判,12個正在摸底調查。從具體數據看,市區已征收土地面積182.17畝,完成簽約房屋746戶,企業1家,拆除房屋25幢,其中自建房15幢,出讓項目交地63.1畝。
梅列、三元兩區在市級下達32個項目任務基礎上,自加壓力,另行增加征收項目27個,其中梅列區20個,三元區7個。
一個月來,我市參與征遷百日攻堅行動的各級各部門,牢牢樹立“打贏百日攻堅戰,提升征遷新形象”的思想理念,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精神,一錘一錘釘釘子,立足實際,推陳出新,不斷優化工作機制,改進工作方式,形成了市直部門主動服務、兩區主動推進、領導主動協調的良好征遷氛圍,有序有力有效推進攻堅行動。
組織領導是關鍵,精兵強將赴征遷
征地拆遷工作事關市區經濟社會發展,項目要落地,征遷打頭陣,而一支強有力的領導組織隊伍,是征遷贏取勝利的根本保障。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區征遷工作,成立了由市長余紅勝為指揮長,副市長林俊德為副指揮長,市法院、市檢察院、市委組織部、宣傳部、政法委等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三明市區土地房屋征收百日攻堅行動領導小組,負責攻堅行動領導組織、統籌推進工作,并下設指揮部辦公室。
在2月24日召開的市區征地拆遷“百日攻堅”動員大會上,市長余紅勝指出,各級各相關部門要認真踐行“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精神,集中力量、全員動員,全力打好市區征地拆遷攻堅戰。
集結號一吹響,百日攻堅就拉開了帷幕。指揮部辦公室立即投入工作,第一時間做到人員落實到位、場所落實到位、保障力量到位,協調有關部門成立了政策保障、資金保障、聯審聯辦、維穩、干部考核、宣傳、督查等7個工作組,立下軍令狀,始終保持高昂的工作熱情和干勁,及時提供政策、資金、要素保障,幫助牽頭協調推進相關業務。
“我們明確工作職責,實時掌握攻堅項目動態進度,以‘報表+通報’的形式落實考核通報制度;并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召開聯席會匯報攻堅項目進展情況和經驗做法,對提請的問題逐個明確具體處理意見或工作路徑。”指揮部辦公室負責人告訴記者。
目前,指揮部7個工作組均制定了工作職責,其中,政策保障組已起草制定了《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安置實施細則》和《關于進一步加強市區土地收儲工作的意見(試行)》,進一步規范征遷行為,統一補償標準。資金保障組及時組織測算資金需求,積極籌措補償資金;聯審聯辦組出臺了項目專人跟蹤、容缺受理、聯審聯辦等具體做法,簡化審批環節。
征遷要贏,宣傳開道,輿論先行。宣傳組與我市主流媒體保持密切聯系,本報與三明電視臺積極響應和配合,開設相關專欄,派出記者深入一線采訪,大力宣傳征遷政策,全面、詳實、生動地報道了百日攻堅項目開展情況,進一步增強社會共識,營造了濃厚的征遷氛圍,截至3月25日,累計刊登、播發市區征遷百日攻堅相關報道50余篇次。此外,三明網、三明日報微信、微博等新媒體,也對百日攻堅進行跟蹤報道,及時將最新動態傳遞給廣大群眾。
同時,梅列、三元區政府相應成立分指揮部,兩區共設立26個征遷團隊,18個辦公地點,抽調362位精干人員參加百日攻堅。其中,梅列區設立了18個232人的征遷團隊,12個辦公地點;三元區設立了8個130人的征遷團隊,6個辦公地點,為百日攻堅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沉到工作一線,破解征遷難題
3月18日,市長余紅勝帶領市政府辦、財政、國土、住建、規劃、城管等部門負責人,深入梅列、三元區調研指導市區征遷百日攻堅行動進展情況,肯定了各級各相關部門在征遷工作中付出的努力和取得成績。
市區征遷百日攻堅行動開展以來,我市各征遷小組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精神,統一思想,主動作為,強化措施,合力攻堅,沉下身子做好征遷工作。梅列、三元兩區在攻堅過程中,樹立一盤棋意識,注重以創新思維破解征遷難題,互相借鑒,有效發力,確保攻堅項目落實。
“‘五五’工作法、掛圖作戰、建立聯絡員制度、落實責任包干、推行例會工作制、在項目征遷部成立臨時黨支部……征遷過程中巧用靈活工作機制,有利于征遷工作的順利開展。”梅列區立豐棚戶區改造征遷指揮部動遷組組長韋震告訴記者,在他看來,只有創新工作機制,才能補齊短板破解征地拆遷難題。
梅列區立豐棚戶區改造項目規劃用地面積74.71畝,征遷樓棟33幢,總戶數為886戶,總面積達44286.64平方米,目前共簽約878戶,完成簽約率99.1%,征遷攻堅工作進入收尾階段。
“在簽訂征收補償協議的攻堅階段,每晚準時開例會,全體征遷干部共同研究發現的問題,一同商討對策,全體上下一心一意抓征遷,形成了一股強有力的攻堅合力。”立豐棚戶區改造征遷指揮部技術合同組成員陳華明說。
機制創新給力立豐棚戶區征遷,更助力梅列區征遷工作全面推進。定期通報,形成你超我趕的競賽局面;聯絡員制度,發動群眾積極投身改造征遷工作;效能督查,利用微信平臺對征遷項目進行動態跟蹤和數據更新……通過工作機制的創新,梅列區打造出了一支有戰斗力的征遷隊伍,營造了百舸爭流、全力征遷的良好局面。
堅持“領導在一線指揮,責任在一線落實,作風在一線轉變,問題在一線解決,干部在一線成長”的“一線工作法”,是三元區在征遷百日攻堅行動中的制勝“法寶”。
城東鄉黨委副書記劉偉,個人掛包10余戶征遷任務,不計較個人利益、任勞任怨,沉下身子做征遷,憑著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突破了2戶臺江村村民自建房征遷工作;
省一建下洋棚改拆遷存在年長者不愿意過渡搬遷的情況,城關街道辦事處主任黃明先不厭其煩地多次帶隊入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感化老人,甚至還幫助征遷戶實現在病床上簽約;
下洋社區居委會主任錢麗珍耐心傾聽征遷戶貸款、找過渡房等方面訴求,記滿了一本本筆記,訴求解決一個劃掉一個,新增一個添上一個,切實為拆遷戶提供全方位服務;
富興堡街道黨工委書記伍小蘭以辦公室為家,一門心思地率領街道班子梳理問題、研究對策、攻堅突破;
……
“一線工作法”,令征遷工作的“臨門一腳”踢得又準又好。征遷團隊帶著韌勁不斷入戶,通過與被征遷戶面對面、一對一溝通交流,摸清情況、找出問題、尋求對策,達到了“做通一個,帶動一片”的效果,解決好攻堅項目“最后一公里”問題,也解開了征遷戶的“心結”。
和諧征遷,“遷”出魚水情
家住玫瑰新村16幢的鄧麗華,曾經讓征遷團隊吃了不少“苦”。
“心結沒打開,都不愿意配合,讓我們屢屢吃閉門羹。”韋震說。
但是,最近她不僅簽訂了拆遷協議,還連續兩個晚上去做鄰居的拆遷動員工作。是什么改變了她?
是工作人員的“走心”之舉。原來,鄧阿姨是一名下崗職工,收入微薄,她的老伴過世早,她一個人拉扯孩子長大,十分不易。了解到鄧阿姨的情況后,韋震等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與鄧阿姨進行溝通,并時常陪她散步聊天,逐步卸下她的心里防線。另一方面,針對她的實際困難,為她申請了法律援助,免去了房子過戶所需的3800元公證費。一系列的暖心服務,最終感化了她。她不僅簽訂了拆遷協議,還架起了征遷組與征遷戶之間的連心橋。
和諧征遷,“遷”出了魚水情。
“征遷做的是人的工作,人心都是肉長的,他們總有被感化的一天。”市區征遷百日攻堅指揮部辦公室負責人陳錦生說。
的確,30個日日夜夜,市區近400名征遷人員撲下身子,磨破嘴皮子,每天奔走在一線。
雨天,丈量工作不停歇;
凌晨,辦證工作在繼續;
周末,入戶宣傳在進行……
想征遷戶所想,急征遷戶所急。他們把征遷戶當成自己的親人,也成了征遷戶眼中的“暖心人”。
征遷戶張文勝說,街道的干部把我們裝在了心里;征遷戶鄭建東和徐碧街道征遷組的工作人員成了朋友,不時前來噓寒問暖……
干群和諧,唱響文明征遷曲。變“要我拆遷”為“我要拆遷”不再是一句空話。
3月18日,龍源征遷項目的拆遷戶羅應行就在補償款還沒有到位的情況下,主動拆除了自己400多平方米的房屋。
那天,工程隊在施工中,路基突然發生塌陷,通往山上的道路只剩一米寬,工程車無法上去,而此前已經簽完協議的老羅,房子就在路邊。于是他主動協助施工隊拆除了房屋,拓寬了路面,保證施工及車輛、行人通行安全。
“沒什么,這是我應該做的。”面對記者,這名曾經的老兵這樣說。其實,月初,當聽到征遷是為了修路時,他第一個就簽訂了拆遷協議。
真心換“交心”,和諧征遷唱起了一首首愛的贊歌。
拆除房子后的羅應行,利用他當工程兵出身的優勢,主動請纓,成了項目的技術指導,哪個房屋先拆,哪個山頭先挖,他說了算;
曾經的征遷戶變身聯絡人,立豐棚戶區改造項目33名征遷戶加入征遷團隊,主動幫助政策宣傳和思想發動工作……
一家一戶一故事,一點一滴見真情。在百日攻堅中,一塊塊“堅冰”被慢慢融化,一個個心結被慢慢打開,和諧征遷的氛圍日漸濃厚。
責任編輯:林航
- 鄉村游新去處!三明第三批“綠野鄉居”民宿名單出爐2017-09-29
- 家樂福舉辦閩貨縱深考察活動 助三明特產走出去2017-08-25
- 三明金改 推動金融更普惠2017-08-11
- 三明這些國道路面大修 半封閉施工期間交通管制2017-08-04
- 臺灣青年到三明創業就業 將享受多項優惠政策2017-07-27
- 三明法院網絡司法拍賣成交金額逾5億元2017-07-18
- 三明深夜突襲17名老賴家!有人連衣服都來不及穿2017-07-15
- 三明一男子飯店就餐 8次“吃”到碎玻璃2017-07-13
- 三明將新增兩條高速公路 路線方案公布2017-07-06
- 三明多名干部涉嫌受賄犯罪被開除黨籍2017-07-05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三明市安監局到清流縣開展職業健康監管工作督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