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報APP-新福建12月2日訊(記者 李珂)在今日舉行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現場工作會上,國家文物局正式公布了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12處),我省三明萬壽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成功入選,并獲授牌,成為福建省目前唯一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萬壽巖遺址時代距今18.5萬年至3萬年,是我國南方典型的舊石器時代洞穴類型的遺址。2001年6月,國務院公布萬壽巖遺址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8月被評為“200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06年,國家文物局將其列入“十一五”全國百項大遺址保護之一,也是國家文物局“十二五” 、“十三五”保護大遺址之一。2013年12月,萬壽巖遺址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
萬壽巖遺址的發現,填補了福建省舊石器時代考古的多項空白,把古人類在福建活動的歷史提前了18.5萬年;發現了全國首例、舉世罕見的4萬年前史前人工石鋪地面和大量石器、石核和哺乳動物化石,為閩臺史前文化淵源提供了有力證據;為研究福建乃至整個東南沿海遠古時期氣候變化提供重要依據,是研究早期人類在中國東南地區演化歷史的重要證據,對研究海峽兩岸舊石器時代人群遷徙與交流意義重大。
在省委、省政府正確領導下,省文化廳、省文物局自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遺址發現以來給予了不遺余力地全程指導參與和幫助,主要體現在遺址發掘與研究、遺址保護與展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重要大遺址及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等品牌打造、列入省重點項目、整體環境改善與提升、萬壽巖遺址保護條例編制指導、努力爭取國家和省級經費等諸多方面。 2002年5月,三明市委托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編制《福建省三明萬壽巖舊石器時代遺址總體保護規劃》,2005年1月通過國家文物局批復,并經過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實施。
從1999年發現至今,萬壽巖遺址本體開展了四期萬壽巖遺址本體保護工程和環境整治一期工程,保護工程效果明顯。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錄以來,經過近四年的建設,萬壽巖遺址保護及公園建設累計完成投資1.1億元,已取得較好成效。2016年初,三明市人大將萬壽巖遺址保護列入市人大立法項目計劃,今年9月29日,經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審議表決,《三明市萬壽巖遺址保護條例》獲全票通過,于10月1日正式實施。
萬壽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積極踐行“在保護的前提下利用,在利用過程中促進保護”的理念,努力讓保護成果回饋社會,惠及民眾、服務社會,促進社會發展。目前,萬壽巖考古遺址公園實行免費向社會開放,全年免費開放300天以上,每年參觀游覽的中小學生和社會團體2萬余人次。萬壽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正全力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國學術交流基地、文化旅游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
責任編輯:黃小群
- 三明將公開拍賣一批房屋 多套房屋是精裝修2017-12-02
- 流落街頭3天 失聯在泰國的三明老伯被找到2017-11-25
- 三明又一座棧道全線貫通,12月8日將對外開放2017-11-22
- 三明女子將手鐲以舊換新 重量竟少一半2017-11-21
- 鄉村游新去處!三明第三批“綠野鄉居”民宿名單出爐2017-09-29
- 萬壽巖,文物保護啟新程2017-09-04
- 家樂福舉辦閩貨縱深考察活動 助三明特產走出去2017-08-25
- 三明金改 推動金融更普惠2017-08-11
- 三明這些國道路面大修 半封閉施工期間交通管制2017-08-04
- 臺灣青年到三明創業就業 將享受多項優惠政策2017-07-27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三明將公開拍賣一批房屋 多套房屋是精裝修2017-12-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