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里是青水,這里是畬鄉
永安市青水畬族鄉,過去因為山高路陡位置偏遠,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長期居全市下游,有人戲稱“青水青水,清貧如水”。
作為邊遠的少數民族鄉,如何謀求振興?11日,記者到青水采訪,看到的是山綠、田綠、人忙碌,座座鄉村公園和片片畬族民居交相輝映,如在畫中。一對來自北京的夫妻來鄉里尋找老民居要投資建民宿,一名來自廈門的文化人在這里組織畬族鄉親搞剪紙文創,他們都發出“來了就不想走”的感嘆。
今天,全鄉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已超1.76萬元,躍居永安全市前列,并先后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單位、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國家級生態鄉鎮等國字號榮譽。永安市委書記蔣先東告訴記者,作為全省19個畬族鄉之一,青水能實現美麗蛻變,靠的是不甘落后的趕超意識,是改革創新的積極探索。這也是當前落實省委全會精神,推動鄉村振興最需要的作為。
創新市場建設,為產業振興壯底氣
入秋后,許多地方的山區田和人就閑下來,可在青水,夜幕降臨時,記者發現田間地頭閃爍著點點“星光”。一問,才知原來都是帽子裝有“手電筒”、連夜種植萵苣的菜農們。
在青水,一年四季沒有閑田閑人。“自從有交易市場,這里的菜不愁賣,全國很多客商指名要青水的菜,價格比別人高卻賣得比別人快。”說話的是鐘垂江,鄉里第一批靠種菜富起來的農民。
雖然區位偏遠,但青水的青山綠水保護得較好。為此,鄉里堅持把特色農業作為主導產業來抓。這些年,國家惠農政策頻出,各級黨委政府花大力改善基礎設施,“四好農村公路”修到田頭,目前全鄉蔬菜種植面積3.8萬畝。
然而,菜農也曾深受市場波動之苦,有時只能眼睜睜看著蔬菜爛在田里。鐘垂江毅然外出,當起經紀人,就是想為解決賣菜難出份力。
“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各家各戶分散種植,一是容易跟風,哪種好賣就種什么,二是與其他產區比體量偏小,沒有話語權。”在鄉黨委書記溫永有看來,鄉村振興首先是產業要振興,而現階段農業產業升級的堵點,還是組織化、品牌化程度偏低。
多方調研聽取意見,建交易市場被溫永有認為是抓手。盡管資金有限,鄉里咬咬牙,征集5500多平方米土地無償用于建市場。接著,又聯合起鄉里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共同出資300多萬元,在蔬菜產量第一大村龍吳村建設青水畬寨農產品交易市場,倉儲物流配送中心、農產品展示展銷中心、恒溫保鮮貯藏庫、農產品檢測中心、電子商務中心等一應俱全。這樣的市場連接省內外眾多批發商采購商,成規模、抗風險,也好打品牌。
去年8月1日青水畬寨農產品交易市場開業,鐘垂江任理事長:“各村產品集中分揀、打包、裝車,我們集中統一發貨,方便得很!”
“青水畬寨”高山蔬菜品牌正在全國叫響,青山綠水的價值在價格優勢中體現。在交易市場內,一名廣東佛山的客商說,我們那的主婦就認福建青水的甜玉米,雖貴一些,但只要有貨,大家就搶著要。
在建設交易市場的同時,鄉里也在悄然進行一場生產組織化變革。青水畬寨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等3個合作社組成聯合社,共同出資入股建設、運營這個交易市場,由此,原先各自從事生產、銷售的人形成緊密的合作關系,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共同分享產業質量變革帶來的新紅利。
創新“福田貸”,為農民創業聚財氣
鄉村振興,需要村民創業。而村民創業,需要資金支持。原來很多畬族群眾手頭緊,解決資金難題是鄉村振興的必答題。
記者在龍吳村碰到種植戶蔡立桿,他正忙著種植萵苣。今年起,他買農資不再賒賬了。“自從有了‘福田貸’,手頭多了5萬元的周轉資金。付現款比賒賬買總價便宜超過10%,我們幾戶人一起團購還能再打折。”
針對農民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永安市在青水試點“福田貸”。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按照資源、互利、公平和誠實信用的原則,鼓勵全鄉范圍內的農業經營戶加入合作社成為社員,合作社向永安農信社推薦信譽良好的農戶,并以社員依法取得的土地經營權及地上(含地下)附著物作為抵押,向永安農信社申請辦理。社員通過授信,可在3年內獲得5萬元貸款支取額度,貸款月利率最高不超過5.9‰,同時能享受永安市普惠金融貼息政策,農戶可享受貸款月利率3.82‰的低利率。農戶在手機上即可辦理,按日計息,隨借隨還。
具備貸款資格的社員只需申請,并出具土地經營權有效證明材料,合作社將聯系永安農信社提供上門一條龍服務。貸款流程只需六步:農戶貸款申請、核實土地經營權、合作社評級評分、簽訂合同、土地抵押登記、貸款支付。
得益于改革激發的活力,青水全鄉上萬農民正在45個合作社和5個農業產業化企業的帶領下,朝著有組織的規?;a邁進。目前,已形成蔬菜、茶葉、煙葉、筍竹、養殖等五大特色產業,總產值超1.5億元。
文化助力,為畬鄉振興聚集精氣神
“小青瓦、白灰墻、坡屋面、翹屋脊,畬族古建筑看不夠,大腔戲聽不膩。我們的客戶來到這里都贊不絕口。”今年初,泉州小伙張文動所在的公司在多地考察選址后,決定投資近百萬元在青水集鎮修繕一座舊祠堂,開設剪紙藝術館。
據了解,青水全鄉260多座古民居和多個保存完好的古村落里,洋溢著濃郁畬鄉風情。然而,畬鄉風情獨特,但破損嚴重,加上年輕人大多外出。“沒有人氣的農村,談不上振興”,這是當地干部群眾的共識。
聚人氣,首先要把畬族文化立起來。鄉里進行大規模的環境整治和畬鄉民居修復。鄉里請來東南大學、福州的設計院等多家單位的專家對全鄉進行整體規劃提升,通過“建一批、改一批、拆一批、保一批”的方式劃定、完善各種功能區,滿足群眾需求,逐步形成統一的畬族風格建筑,讓畬族文化保護傳承有了載體。
自2016年起,青水已連續舉辦三屆“三月三”畬鄉文化節活動,最多時一天有超過3萬人次游客來到鄉里,卻沒出現無處停車的問題,讓村民們深感保護與規劃之重要。曾經封閉保守的畬鄉,開始以自信和開放的姿態迎接游客的到來。
青水畬族鄉不僅有畬族文化,還有閩王文化。1100多年前,被譽為“開閩第一”的王審知征戰福建,其母徐氏夫人去世后,就安葬于此。在龍吳村,還保留著馬廄、校場、羅兜祠等遺址。2016年,鄉里組織修繕了村里的羅兜祠,并將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一定為王氏宗親祭祖日,來自海內外的開閩王氏后裔、宗親朋友相聚青水舉行“開閩三公入閩”慶典活動,有效提升了青水的知名度。
“家門口就能掙錢,鄉里的學校和衛生院水平也跟上來了,孩子回來上學也放心了。”傳承發展畬鄉文化,引來了游客,也讓不少外出務工村民紛紛返鄉。到外地當了十幾年廚師的龍頭村村民吳發泉,把家里的老房子裝修后開起民宿“龍泉森林人家”。到周末節假日,客人往往訂不到房間,他自豪地告訴客人:這里是青水,這里是畬鄉!
(記者 方煒杭 魏興谷)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挑燈夜戰!永安公安局這個中隊一天抓了3名犯罪嫌疑人!2019-03-11
- 永安市:民俗集結鄉愁濃 非遺傳承好鄉風2019-02-20
- 三明永安森林經營樣板基地獲評全國優秀2019-02-18
- 永安市:滿城春色“志愿紅” 雪中送炭“溫暖風”2019-01-25
- 截至17日,永安第三批涉黑逃犯已有三名到案!2018-12-21
- 永安市多舉措穩步推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2018-11-22
- 惋惜!永安一企業職員深陷網絡賭博他走上詐騙道路!2018-11-19
- 三明永安市首例法律工作者因偽造證據被處以司法拘留及罰款2018-11-12
- 第三屆海峽兩岸現代職業教育年會在福建永安開幕2018-11-01
- 厲害了!永安榮獲2018中國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稱號2018-10-31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給力!三明警方再戰“炸街族”,還城市安寧!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