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縣百姓很幸福。
想休閑健身,走出家門5分鐘就有一個公園;想經營小吃,家中土地、林地都可以流轉出去,有人幫忙打理;想出趟遠門,“鐵、公、機”一應俱全……
幸福,來自20多年沙縣歷屆縣委、縣政府乘著改革開放東風,一任接著一任干,持之以恒把沙縣小吃產業培育成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的富民支柱產業,成為一張享譽海內外的靚麗名片。
“扁肉是‘磚頭’,面條是‘鋼筋’”
聊起兒時的生活,張萬江就一個字:“苦”。
1974年出生的張萬江是沙縣夏茂鎮俞邦村村民。他說,父母一輩子靠種地養活了4個子女。
看到村民紛紛外出開小吃店,1996年,張萬江三兄弟東借西湊1萬多元,也到福州開了間小吃店。
“那段日子刻骨銘心。”張萬江說,半夜小吃店收攤后,三兄弟就在店門口打水洗澡。把店里的桌椅一拼,躺下就睡。
經過幾年打拼,小吃店開到了浙江溫州。生活的改變,張萬江用“一個地下一個天上”來形容。
張萬江說,2000年在村里建了一幢三層樓的小洋房。再后來,城里買了大房子,開上了小汽車。
張萬江的生活變遷,只是27萬沙縣人脫貧致富的一個縮影。
在沙縣,家家戶戶都會做小吃。20多年前,沙縣農村人多地少,致富困難。鼓勵剩余勞動力走出去,是解決農民增收的好路子。
1997年起,沙縣通過成立小吃同業公會、沙縣小吃業發展領導小組、沙縣小吃業發展服務中心等服務管理機構,建立“一鄉一城一組織”提供各種服務,開展一系列免費培訓等措施,發展沙縣小吃產業。
目前,有6萬沙縣人在外經營小吃,產值超百億元。沙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9年的3221元增長到2018年的18706元,人均GDP位列全省前五。1999年全縣貧困人口近1.4萬人,現在已全部實現脫貧。
“扁肉是‘磚頭’,面條是‘鋼筋’。”這個比喻,無不流露著沙縣人脫貧致富后滿滿的幸福感。
“外出‘鐵公機’,門前是公園”
每天20時30分,歌曲《沙縣傳奇》在沙溪河兩岸準時響起。
伴隨著音樂,一河兩岸燈光依次亮起,并隨著節奏不斷變換色彩,展現出沙縣的自然山水、歷史文化和人文情懷。
這是每一位沙縣人都引以為豪、百看不厭的沙縣“燈光秀”。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滿足沙縣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更多向往?沙縣順民心而為。
近年,沙縣實施公園城市建設。著眼保護生態、傳承文化,把“綠色”“低碳”“環保”理念貫穿城市建設,實施公園提升改造、河道治理等,打造山水景致、林城相融的宜居之城。
新建或改造提升了七峰疊翠風景區、鼓樓坪公園、城市夜景等項目,公園從1999年的1個增長到現在的20個。
20年來,沙縣建成區面積從1999年的6.9平方公里拓展到現在的31平方公里。城鎮化率從1999年的25.6%增長到2018年的66%。
“出家門5分鐘就能到達一個公園健身休閑。”這正是沙縣人的另一種幸福體驗。
8月5日,沙縣府北路連接線改造項目建成并通車,沙縣南北向又多了一條車行道。
景美路通。沙縣逐步打通金陵南路、長興路等“斷頭路”7條、實施白改黑及改擴建道路11條、新建道路15條,總長25.6公里,形成了“四縱四橫”的交通路網布局。
沙縣已建成一個機場、3條高鐵、3條高速公路,成為全國100個、福建省3個交通樞紐之一。
一直以來,沙縣優先保障教育投入并逐年增加,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促進教育均衡、優質發展。據統計,2018年,財政教育經費支出5.49億元,占財政支出的20.92%,同比增長13.70%。
在醫療方面,沙縣總醫院以組建醫共體為載體,以優化醫療資源配置為重點,探索縣鄉村三級聯動,為群眾提供更普惠、更高效、更便捷的醫療服務。
2017年,沙縣作為全國50個、全省4個縣之一,首次榮獲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林子不用管,照樣有分紅”
沙縣小吃產業的發展,也伴生了許多問題。
比如,全縣三分之二的勞動力在外經營沙縣小吃,大量田地拋荒、林地失管、農村資源資產無法有效利用,等等。
如何破解這些問題,讓小吃業主無后顧之憂?
沙縣以問題為導向探索推進了一系列具有沙縣特色,被形象稱之為“金木水火土”的改革。“金”,即農村金融制度改革;“木”,即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水”,即綜合治水改革;“火”,即沙縣小吃轉型升級;“土”,即農村土地改革。
這一系列改革,正悄然改變著一個地方的經濟。
和6萬沙縣人一樣,沙縣西霞村老陳一家去廣東經營沙縣小吃。幾年后,老陳家的7畝林地撂荒了。
這是沙縣眾多小吃業主同樣遇到的問題。
針對這一問題,沙縣積極探索推出“一評兩押三兜底”機制進行資本化運作,嘗試“四共一體”共享經濟模式,創新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機制,發展新型林業經營主體,拓展新型經營模式,深化“三權分置”等的林業改革。
“林子不用管,照樣有分紅。”這何嘗不是老陳的幸福事。
沙縣小吃燉罐要用到穿山龍等中藥材。沙縣推廣小吃配料的林下種植。目前面積達3萬畝,產值達5億元。
隨著餐飲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沙縣小吃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
為突破沙縣小吃的發展瓶頸,2016年沙縣縣委、縣政府推進沙縣小吃公司化運作、標準化實施、連鎖化經營,助推沙縣小吃產業轉型高質量發展。
沙縣已在全國各地成立22家沙縣小吃集團餐飲子公司,發展連鎖店2000多家,改造完成的門店業績平均提升達50%以上。
從最初的餐飲業,如今已逐步延伸為包括從生產種植到加工銷售等沙縣小吃特色食品產業。食品工業園已吸引65家食品企業入駐,2018年全縣食品產業產值超80億元。
帶動物流配送、餐飲服務及旅游等第三產業的發展。第三產業增加值從1997年的5.83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82.65億元。
沙縣小吃品牌影響力帶動旅游產業,每年吸引超500萬人次來沙縣觀光旅游,2018年實現旅游總收入30.6億元。
幸福的沙縣人,創業有了更多選擇。
(沙縣記者站 肖首洲 許 琰)
責任編輯:黃仙妹
- 贊!沙縣泳協義務救生隊8分鐘救回溺水少年!2019-08-28
- 福建這條高速公路有新進展!建成后連接2個機場2019-08-23
- 沙縣小吃亮相香港美食博覽會2019-08-19
- 沙縣被列入全省10個試點之一!項目簽約2019-07-16
- 三明沙縣:生死營救六小時2019-06-12
- 沙縣小吃亮相亞洲美食節 推出15個招牌小吃品種2019-05-21
- 沙縣:搭好“志愿服務+”平臺 助力文明實踐2019-05-14
- 祝賀!沙縣入選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先進集體!2019-05-10
- 2019五一“味游沙縣”吃貨匯活動拉開帷幕2019-05-01
- 福建省農村養老服務工作培訓班在沙縣開班2019-04-29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注意啦! 三明市區這個路段紅綠燈擬下周啟用2019-08-2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