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9月9日訊 9月2日,有市民在“e三明”平臺反映“三元區三化醫院沿河灘涂被開墾成菜地,還用木板搭了棚子。”對此,記者來到實地查看。只見列東大橋河濱綠道附近的河道,整個灘涂基本被各種蔬菜所占據,旁邊還有一個臨時搭建的木屋。
《三明日報》2016年《周三特刊》以《誰“動”了我們的灘涂地》為題,報道了該處被“毀綠種菜”的現象。
在河道旁的灘涂種菜不僅影響景觀,河道灘涂被開墾后,土質變得松軟,極易造成水土流失,并且給泄洪帶來不利影響。不僅在河道邊,在一些小區的公共綠地上,也經常可以看到“毀綠種菜”的現象。為何城區違規、違法種菜現象屢禁不止?記者進行了調查。
1 現象 空地上、河道旁、小區里,種菜一族“不擇手段”
“我們正在清理這邊的雜草,清理違建的木屋,菜地也準備一起清理了。”9月5 日,三元區三化醫院沿河灘涂上,幾個工作人員正在做清理工作。
一位李姓阿姨站在河邊,她表示,這里的菜是她和幾個70多歲的老人一起種的。“我們的菜就這樣給清理了很可惜。”李阿姨嘆道。當記者問到是否知道占用灘涂種菜是違法行為時,李阿姨表示,這里光禿禿,種點菜總比沒有更好看。
“其實我們對這里已經整治了很多次。”三明市水利投資建設有限公司徐總經理說,沙溪河三元段河道灘涂整治工作于2018年底確定整治方案,2019年初完成招標工作,由市水利局作為業主,市水投公司為施工方,今年3月開始施工,5月完成了大部分灘涂改造工作,清理了河灘菜地,并沿河種植了水生植物,但由于恰逢汛期,洪水沖毀了大部分水生植物。現階段因天氣炎熱,考慮到種植水生植物成活率的問題,他們決定待天氣轉涼后再進行補種工作。
不僅是占用河道灘涂種菜現象屢禁不止,占用社區的公共區域種菜現象也存在。
家住和仁新村的吳敏華最近就遇到一件煩心事。家住7樓的她常常會把家里的被子拿到樓頂天臺進行晾曬。但是,最近8樓的業主已把樓頂天臺大部分區域占為己有,種上了各種蔬菜瓜果。她說,原先投訴過這類事件,物業公司來處理后,過一段時間又會出現,根本沒辦法完全杜絕。
2 追問 誰在城市里種菜?
城區里種菜的現象屢見不鮮。有的在居民小區“毀綠種菜”,有的在河道兩岸的灘涂“圍墾造田”,有的在道路兩旁“見縫種植”,由此也誕生了一批城市里的“種菜族”。
一類是拋不開田園生活的老人。老陳前幾年隨兒子搬到上河城住。白天孩子上學了,兒子媳婦也上班去了,耐不住寂寞的老人看見別人在小區主干道的邊坡上開墾種菜。自己也去開墾了一塊。每天忙忙碌碌,還有收獲,這讓老陳十分充實。
“一輩子務農,種菜種習慣了,我兒子一直勸我不要種,可我喜歡,兒子也攔不住我,今年春,城管進來執法后,我就沒有種了。”老陳告訴記者,知道在公共用地上毀綠種菜的行為是違法行為后,他就不干了。
另一類是擔憂食品安全的主婦。家住梅列區廣景城的葉阿姨5年前為了照顧孫子,從農村搬到了城里。兒子家有一個20多平方米的露臺,原先種著花,葉阿姨來了后,全都改種了蔬菜。她說,“外面買的菜用的是化肥,還含有不少激素,自己種一點,吃得放心。”葉阿姨在自家陽臺種菜雖然不違法,但如果影響到他人的生活,也有被投訴的可能。
還有一類把種菜當個人愛好、生活情趣的。家住梅列區江濱新村的李明風退休多年,說起在家中種菜,他頗有一番經驗。而這么做的原因是他從小就喜歡種一些花花草草,后來搬到城市居住,有一次在做飯時想起忘記買小蔥,那時候就想,如果在家里種點小菜就好了。一方面這是自己的愛好,另一方面種菜比較實用。在李大叔家陽臺上,可以看見各式各樣的花草盆栽,也有蔥、香菜、小辣椒之類的蔬菜植物。
李明風認為,在自家陽臺上種少量蔬菜是可取的,不違法,重點是不占公共綠地、不能讓陽臺超負重、不施農家肥、不影響他人生活。
3 難點監管難、執法難、處罰難
違法種菜行為,誰能管?
上河城小區一名物業工作人員表示,對居民在小區公共用地種菜的行為,他們只能找業主溝通,以勸導為主。“我們沒有執法權。”工作人員表示,一些業主在他們的勸導下會有所收斂,但一些業主不聽勸導,在工作人員走后又繼續種菜,他們也沒有辦法。
“我們接到業主投訴后就會立馬處理。”梅列區時代頤園物業工作人員說,小區公共用地是禁止私自種菜的,發現了會立即處理。但是,一段時間過去后又會出現這種情況,所以只能接到業主投訴一次,處理一次。
“這種情況很常見,我們也得常常協助處理。”梅列城管大隊羅隊長無奈地說,根據違法占地種菜地點的不同,牽涉的部門也不同。如果居民將菜種到市區道路邊屬城管管理,種在小區里則由小區物業或者社區居委會和街道辦管理,而種在河道旁則牽涉到水利部門。城管部門在接到相關部門協助執法請求時,會到現場進行勸導或者執法。
那么,城市管理部門能否對違法種菜現象進行處罰或下達整改通知書?
羅大隊長表示,違法種菜不像違章搭建。許多違法占地種菜的地方,不是一個人種的而是屬于好幾個人一起,這種情況下達整改通知書會比較困難,而且種菜的成本不高,就算被鏟除了,等到一段時間過后,又會有人見縫插針繼續種。
三元區白沙街道辦工作人員同樣表示,這種情況監管起來很難,他說,街道經常有宣傳教育:公共區域不得私自占用。但是,占用公共綠地種菜的大部分是老人,工作人員只能進行勸阻和調解。
前幾年,在梅列區上河城,主干道臨江濱的斜坡上,隨處可見一塊塊菜地,上面種滿了蔬菜。再下面,就是鐵路線。
“最早,沒人種菜的時候,這里一片都長滿了雜樹、蘆葦。對這片坡的水土保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2000年以來,一些居民砍樹毀綠,在這里種起了菜,不僅破壞了美觀,也破壞了護坡的水土保持。”2000年就搬進上河城的居民李先生對毀綠種菜的行為極為不滿。
梅列區城管部門對上河城毀綠種菜現象也進行了多次專項整治,可是每次都陷入“死灰復燃”的怪圈。
9月8日,記者在上河城看到,主干道臨河邊原先被毀綠種菜的地方,大部分被各種樹木所覆蓋,有的種在地上,有的種在盆里,比較整潔有序。一位居民告訴記者,今年春季城管對這里進行專項整治后,這塊地就有人管理了。
4 探討 不妨試試花盆種植,玩轉開心農場
如何在不影響城市環境的前提下滿足城里人種菜的愿望,成為現代城市生活中一項新課題。
家住梅列區濱江新城的葉阿姨曾經因為用腐爛的蔬果做肥料,引來鄰居的“抗議”。一方面有異味,一方面招來蚊蠅,這是習慣用農村方法種菜的葉阿姨所沒有想到的。
這正是城區種菜最大的問題,種菜需要施肥,產生的氣味、蚊蠅會影響其他人。
走訪中,不少市民表示對如何在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合理地在城市里種菜提出自己的看法。
家住明溪縣紫嶺新村的陳女士,每天下班到家的第一件事是精心照顧自己種的蔬菜。她住四層樓的房子,家在一樓,有一個小小的花園,里面種植著諸如黃瓜、絲瓜、茄子之類的蔬果。陳女士采用的是現成的復合有機肥,她認為,只要不影響環境,在種菜中對親子教育方面有一定的幫助,和自己讀幼兒園的女兒一起記錄這些蔬菜瓜果的生長,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情。
“其實,只要控制種菜數量,利用自己家里的合理空間,重點是用經過加工好的環保有機肥,也可以滿足種菜愛好。”家住三元區紅印山附近的陳范先在自家陽臺種了點青菜,數量不多。他表示,這樣的方法既不占用公共用地,又可以偶爾摘點自己種的菜吃,一舉兩得。
“前幾年現實版的開心農場在各地成為時尚,一家人周末前往城郊的農場種菜,放松身心的同時又能收獲美食。”家住梅列區碧桂園的廖先生提出,如果種植數量多,可以和農民合作,共同打理菜田。(作者:記者 陳鑫濤 文/圖)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投資三明項目簽約暨文旅康養招商推介會在廈門舉行2019-09-09
- 2019年三明市區公共租住房配租選房結果出爐2019-09-06
- 三明市區這趟公交車發車時間調整2019-09-06
- 三明市領導調研市融媒體中心建設2019-09-06
- 三明一車主加油中突發事故,接下來的這一幕超暖2019-09-05
- 三明市連續5個月發放價格臨時補貼740多萬元 30萬困難群眾受惠2019-09-05
- 三明市召開e三明網上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推進會2019-09-05
- 三明市召開“五比五曬”工作推進會2019-09-05
- 贊!因為這項工作,三明連續兩日登上《人民日報》!2019-09-04
- 全國第十屆殘運會三明市運動員斬獲10金2019-09-04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點贊!這位來自三明的養路工人榮登8月中國好2019-09-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