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記者走進三明市區建設中的滬明小學,看到教學樓已基本完工。據悉,這是三明市區教育補短板應急項目之一,去年12月開工,目前已完成項目主體工程超過90%,學校領導班子已配備齊全,首批18名教師到崗到位,教學設備基本采購完成,9月可正式投入使用。
教育項目快馬加鞭是三明補齊教育短板的抓手。三明市委、市政府去年明確2019—2022年在市區實施教育規劃建設項目11個,項目建成后可新增學位13660個。
針對山區教育的短板,在資金上加大投入,在機制體制上加速改革,讓山區教育發展更均衡更充分。自2016年以來,三明共投入42.93億元,實施公辦幼兒園、校舍安全長效機制等項目374個,市職教園區、市綜合實踐學校等一批“交鑰匙”工程先后竣工投入使用,新增中小學、幼兒園學位6.67萬個。
進一步優化市區學校布局,持續加大教育硬件投入。今年以來,全市實施公辦幼兒園建設項目24個,已開工建設7個,累計完成投資6800萬元;實施教育補短板應急項目17個,已開工建設10個,上半年累計完成投資約2.1億元。
在加快補齊硬件短板的同時,三明堅持問題導向,用改革的辦法破解教育發展的難點和痛點。
針對“跨片擇校熱”,創新開展“總校制”改革,已組建58個總校制學校,結對分校102所,實現各縣(市、區)和基礎教育各學段“兩個全覆蓋”,從而努力實現“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
針對教育不均衡以及小初高銜接不連貫,深化實施“強基、壯腰、筑夢”三大工程,目前已全面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額。“實施初中‘壯腰’工程,提高基礎教育質量”作為典型案例被選送教育部。
教師是教育第一資源。2016年來,三明為著力解決教師“干好干壞、干多干少都一樣”問題,建立以“1+4”為內容的正向激勵機制。此外還通過建立教師職務晉升機制、表彰獎勵機制、放寬職稱評聘機制等“組合拳”。從2017年開始,三明市的教師待遇不斷提高,工資已經實現不低于公務員工資的目標。
針對名師名校長和學科帶頭人偏少難題,創新建立了以與廈門和北京教育協作為內容的教師協同培養機制,過去3年,三明市名師名校長、學科帶頭人由1500多人增至2600多人,同比增長73%。(記者 方煒杭 通訊員 劉巖松)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建自媒體大V·網絡扶貧公益行”暨“福建影響力”活動走進三明泰寧2020-07-30
- 三明泰寧:加快推動旅游產業與多業態深度融合2020-07-24
- 三明: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 讓生態產業化之路更精準2020-07-23
- 全國掃黑辦特派督導組到三明市開展特派督導2020-07-22
- 王寧到三明市檢查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落實情況2020-07-16
- 任前公示!三明這6人擬提任副處級領導職務2020-07-10
- 三明:干部下沉一線 轉移危險區域群眾2020-07-10
- 三明市新增兩家國家4A旅游景區2020-07-08
- 三明:古溪星河仙亭山森林驚現巨型萌系精靈2020-07-01
- “福建影響力”系列活動之老區蘇區直播帶貨行在三明清流啟動 當日銷售額超283萬元2020-06-21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將樂集鎮新村建設:讓百姓安居安業2020-08-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