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走進尤溪縣梅仙鎮半山村,3件事令人稱奇:一是村容整潔,村里卻沒有請保潔員;二是商鋪無人值守,商品從未遺失;三是偏僻山村,外地客商不絕。
半山村黨支部書記林上斗告訴記者,5年前,他從某雷達旅退職回村照顧母親,那時的半山是“垃圾村”“賭博村”:勞力外出,常住人口僅剩300多人;一些村民為一夜暴富,沉迷賭博;村集體負債三四十萬元,沒人愿意擔任村干部;全村僅一條泥土路,垃圾坑蚊蠅肆虐……
5年后的半山,已成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全省美麗鄉村典型示范村。
蝶變,因何而來?
第一步:自覺
文化先行促鄉村振興
一邊是“爛攤子”,一邊是家鄉干部和群眾挽留和勸說,林上斗下決心,發揮余熱改變半山的面貌。
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的林上斗深知,首先要有一個強有力的基層黨組織。很快,他推薦一批人品端正、才干服眾的黨員干部充實村兩委班子。
“鄉村振興要文化先行,思想觀念不改變,注定難以長久。”村里很快召開了30多年未能召開的村民大會,倡導“誠實為人、誠信做事、誠心相待”的“三誠”文化。
“黨員干部要低得下頭、彎得下腰、動得了手。”在黨員干部帶動下,村里有了一支不拿工資做奉獻的隊伍,改造垃圾坑建公園、修路裝路燈,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也因此得到群眾的信任。
整治陳規陋習的同時,村里辦起了全縣第一家村級老年大學,建起文化廣場,鋪設多功能運動場,蓋起文化休閑禮堂,每周六組織“文化趕圩”……
全村的精氣神煥然一新。“文化娛樂生活豐富了,賭博迷信就少了。”劉金玲于2008年嫁入半山村,談起村子的變化,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2018年以來,先后有8位村民在家門口當起“甩手掌柜”。“無人小商鋪,全部自取自付,至今從未發現貨物丟失現象。”村民林上樹說,賣自家土貨,每年增加幾千元收入。
第二步:自強
“村社一體”促發展
村子變美了,大家問:飯碗靠什么?
“先搞旅游。”村兩委說。
“憑什么?”群眾又問。半山是全鎮最小的村,人口不多,資源有限,背靠四座山,每座山都只管一半,因此得名半山村。
在林上斗看來,半山村資源雖有限卻特色鮮明:離城近,有古樹名木、古民居,河中心還有一座半月形小島。
思路更讓人耳目一新——由村兩委牽頭成立半月島生態發展專業合作社,提出“村社一體”的構想,探索“資源共享、共同富裕”的新路子。負責人由熱心公益的林金靈擔任。
經過討論決定,全體村民入股合作社,每人投資200元股金,實行盈余按股分紅。
2016年4月,村里買來竹排,運營“坐竹排、觀鷺鳥、游半月島、看名木古樹”特色旅游項目。開業三天收入近兩萬元。
“去年僅竹排就收入16萬元,除去成本,社員每人分紅120元。”林金靈說。
“村社一體”初見成效,村里又把眼光投向“破房子”。以碼頭附近的民宿為例,房主將廢棄老房子交由投資方,改造成集吃、住、玩為一體的精品民宿,前三年由投資者收益,三年后農戶與投資者按比例分配收益。
村里還依托合作社引進企業,推廣種植黃金百香果,由合作社墊付搭架、果苗資金,收成時,由村合作社統一收購,統一使用“半月島”品牌,統一對外銷售。
在外打工多年的林上招果斷回鄉帶頭種植。“去年,我們的百香果獲批綠色食品標志,用‘半月島’商標統一對外銷售,每公斤賣到48元。”他說,今年的第一批果已被訂完。
5年來,合作社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在生態旅游開發、土地流轉利用、林木花卉和特色水果種植等方面都發揮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村民收入年均增長約14%,110多位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村、社、民按比例分紅,合作社好不好,和每個村民都有關系,你說大家能不盡心嗎?”林金靈說。
第三部:自信
共同富裕再探索
半山的名氣越來越大,尋求合作的客商越來越多,但此前往往失望而歸。
土地“碎片化”是主要原因。項目都需要一定規模的土地,但又分散于各家各戶,流轉難度不小。
這一瓶頸不突破,半山村難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今年以來,按照“村社一體,共同富裕”的思路,半山開啟了新一輪的改革。
“人人參與,以人均耕地面積為一個股權入社參股,同股同權,經折股量化后,按人發放股份證,用貨幣的形式平衡歷史遺留的耕地面積大小不一問題。同時,每年調整,人口保持動態平衡。”村兩委提出意見,資金管理、運作經營由合作社負責。
“確權確股不確地,變經營權為股權,土地整合起來,整村抱團發展。只要客商誠心來發展,不用一戶戶流轉土地,一切就簡單得多。”林上斗介紹。
林地方面,采取村集體以林地所有權入股、村民以資金入股,由村合作社統一造林經營模式,實行林地分期管理、收益按年分配。宅基地方面,建立健全農村宅基地有償使用和退出管理機制,引導農戶出租老房屋,吸引客商到半山投資經營老房屋。
如今,已有不少客商到半山對接生態旅游開發等項目。“‘村社一體’抱團發展,合作社統一經營管理資源,真正實現資源共享、共同富裕,能者多勞多得。”林上斗坦言,打造富美半山2.0是一次新的探索,見成效還需要一段時間,但大家信心滿滿。(記者 方煒杭 通訊員 嚴士冬)
責任編輯:趙睿
- 尤溪聯合梯田保護:給傳統農業插上數字翅膀2020-06-24
- 尤溪:生產物資準備、農技培訓等工作正有序進行2020-02-12
- “四輪”驅動,加快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尤溪打造“我家在景區”工作側記2019-12-09
- 古村落講好新故事2019-12-09
- 全省最大果園落戶到尤溪這個村,造就幸福聯合2019-11-28
- 2019年福建省“中國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在尤溪啟動2019-09-17
- 三明尤溪縣:投資1850萬元推進地質災害防治2019-09-03
- 三明尤溪縣:城鄉一體化供水2019-08-22
- 《我和我的祖國》唱響尤溪2019-07-23
- 全省媒體深度融合暨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現場推進會在尤溪召開2019-07-04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將樂集鎮新村建設:讓百姓安居安業2020-08-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