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習近平在福建》采訪實錄中,講述了習近平同志到將樂縣高唐鎮常口村調研的故事。他叮囑村干部,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要扎實抓好山地開發,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有優勢的資源。20多年來,當地干部群眾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守住青山綠水,大力發展休閑旅游業、觀光農業、特色養殖業。常口村先后榮獲“省級園林式村莊”“省級生態村”“省級水利風景名勝區”等榮譽稱號,成為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成為休閑旅游的好去處。
東南網8月1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記者 方煒杭 通訊員 沙觀球)炎炎夏日,將樂縣高唐鎮常口村一派火熱景象。山下,“兩山學堂”、濱水康養酒店開建;山上,臍橙樹連片成園,許多游客休閑避暑;水邊,金溪沿岸休閑臨水棧道正在掃尾施工……
常口村地處閩江上游、金溪河畔。20多年來,常口村干部群眾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的囑托,在守好“無價寶”的同時,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協調共進的鄉村振興之路。
“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深入人心
走進常口村,如同走進一個城市花園社區。
20多年前,這里還是一個“三無村”——沒有一條水泥路,沒有一幢新房子,沒有一盞能亮的路燈。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村集體年收入不足3萬元。
1997年4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到常口村調研。在老村部的院子里,他與村干部們親切交談,詳細了解常口村的村集體收入、人均收入,今后的發展思路。“走訪完,他站在村口,望著清澈的金溪河和對岸的青山思考了許久,然后語重心長地跟村兩委說,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要扎實抓好山地開發。”當時的村林業員、現在是常口聯村黨委書記的張林順回憶道。
當地干部群眾把囑托融入18句話、72個字的村規民約,刻在村口的石碑上,當作全村的實踐指南,并于1999年制定常口村生態發展總體規劃。
在項目引進中,常口村嚴把入門關,引進福林木業、金利樹脂、金源農業等特色項目。在機制上,利用林地資源和上市林業公司開展合作造林項目,如今,全村近200名村民在家門口的企業就業,占全村主要勞動力的80%。
與此同時,通過實施天然氣改裝、污水管線下地,建設鄉村露天游泳池,進行村莊立面改造,徹底改變了常口“三無村”的面貌。
這些年來,常口村先后獲得“全國文明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省級園林式村莊”“省級生態村”等榮譽稱號。2019年,常口村人均收入達到23600元,村集體收入122萬元。村民生活環境水平持續提升,獲得感不斷增強。
2012年、2018年、2019年,常口村先后3次對生態發展總體規劃進行修改。“根據時代的進步對細節進行了修改,但永遠不變的是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的傳承。”張林順說。
“做好山水林田文章”正當時
青山更青、綠水長流,為常口村綠色發展留下更大空間。
走進常口村的千畝清語臍橙種植基地,只見山泉水通過噴灌系統噴灑在臍橙樹上,一品一碼實時記錄著果子的長勢。該項目的進駐,每年可為常口村新增收入80多萬元。
“茂密的森林是天然的病蟲害防火墻,四季不斷的清冽泉水是天然的水果‘保鮮庫’,這里特別適合種植高端臍橙。”金源農業負責人徐良輝坦言,看中的就是金溪流域的好山好水好空氣。
除了常口村,聯村的貧困村陳坊村、高山坊村也從臍橙種植基地獲益,每年村集體能增收3萬元。
2017年,將樂縣結合產業發展布局,根據不同村實際,探索村村聯建、村企聯建、村校聯建模式,建立全縣首個聯村黨委——常口聯村黨委,探索將6個村擰成一股繩,實現黨建聯建、產業聯抓、治理聯動。張林順任常口聯村黨委書記。
這是將樂“做好山水林田湖文章”進行的一項探索。
“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我們牢記囑托,跳出常口看常口,做好金溪流域的山水田文章,探索‘山水林田湖+景觀提升+產業振興’的發展路子,讓流域沿線的村莊共同呵護綠水青山,共同綠色發展,共享生態福利。”將樂縣委書記劉潤宇告訴記者。
圍繞“金溪百里畫廊”的總目標,將樂確定了水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土流失治理及農地生態功能提升、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和地質災害防治等首批15個生態保護修復試點項目,串珠成線,以點帶面,多點實施、同步推進。
為了破解過去“治山、治水、治田”分而治之所帶來效率低下、重復建設等諸多問題,將樂縣成立了由縣長任組長的山水林田湖草工作領導小組,試點開展“多規合一”,按“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實施、統一驗收”的四統一模式,推動“山水林田湖草”共治。
如總投資約7000萬元的常上湖生態保護修復項目,以常口村為重點,對一河兩岸約4.1公里,實施廢棄砂場治理、違建拆除、林分提升、五水共治、恢復生物多樣性、培育生態多樣性等八大工程。如今,流經常口的金溪常年可達Ⅰ類水質。
生態保護好,引來更多項目:福建省旅投資6億元重點打造森林康養基地;三明學院將常口作為生態文明教育培訓基地……
好環境也吸引越來越多的人來到常口村,感受綠水青山帶來的幸福之變。
“我們以常上湖水利風景區規劃為重點,將常源村、元坪村、高山坊村、陳坊村、鄧坊村納入旅游規劃,大力發展城郊鄉村旅游。”張林順說,幫助幾個村的村民實現在家門口有事干、有錢掙,真正吃上生態飯,享受生態福。
責任編輯:趙睿
- 三明:送書進企業 以學促發展2020-08-12
- 三明在福州推介全域全時旅游2020-08-12
- 習近平在福建(二十五):“習近平同志指示把長汀建設成為環境優美、山清水秀的生態縣”2020-08-12
- 三明:精準滴灌 小康花開千萬家2020-08-10
- 《習近平在福建》(二十四):“習近平同志總結提出寶貴的‘晉江經驗’”2020-08-10
- 省政府黨組集中學習《習近平在福建》采訪實錄2020-08-08
- 在機制體制上深化改革 三明加速補齊教育短板2020-08-07
- 習近平在福建(二十三):“習近平同志對婦女工作一諾千金”2020-08-07
- 龍巖:“一件事”套餐,一窗一次全辦好2020-08-05
- 習近平在福建(二十二):“近平書記是臺商臺胞的貼心人”2020-08-05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將樂集鎮新村建設:讓百姓安居安業2020-08-1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