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三明新聞
      分享

      位于福建省三明市的山區小城永安,今夏受到全省關注,永安一中高三學生羅開榮,以711分奪得高考全省理科第一名。

      其實,整個三明市近年的高考成績都可用“豐收”來形容——2019年,文、理、藝術類美術專業三個全省第一,全部花落三明;本一上線率超25%,創歷年新高。2020年,理科、藝術類美術專業兩個全省第一又落在三明;本科上線率76.6%,比去年提高近2個百分點。

      2016年以來,三明市被985、211高校分別錄取1792、4759人,遠超往年。

      記者來到三明市,看到教育部門、校長、老師已經投入新學期的緊張工作中。他們說,正如學習沒有捷徑可走,好成績的背后,也沒有偶然,它是三明基礎教育近年來堅持改革、扎實努力的結果。

      今年8月初,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到三明調研時評價說:“走了那么多地方,像三明這樣的地級市這么系統地抓教育,通過改革激發教育內生動力的做法,很具有代表性,經驗值得總結推廣。”

      三明是福建山區地市,經濟在全省排名靠后,但小市辦成了“大”教育,財政窮市辦出了“富”教育,三明教育的“豐收”之路,也是一條山區教育的改革突圍之路。

      正如福建省教育廳廳長林和平說的,作為山區市,三明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能有今天的成績非常不容易,為全省教育改革發展創造了山區示范模式。

      經過數天采訪,記者看到了三明市近幾年高考“豐收”背后的真情付出。

      真抓實干:三向發力,政府、部門、教育勁往一處使

      高度重視教育,在三明已形成共識。林興祿自2019年3月擔任三明市委書記以來,多次強調:“教育是重大的政治、經濟、民生問題”。

      今年高考前夕,三明市市長余紅勝上了熱搜,他要求給全市中、高考考場裝空調,并強調“哪個縣沒落實,就停縣長辦公室空調。市屬校考場沒按時安裝到位,就把我辦公室空調停掉!”不到1個月,全市1575個考場的空調全部安裝到位。

      三明是福建山區地市,經濟在全省排名靠后,這筆錢是從市縣兩級財政和電力騰挪出來,但花在教育上,當地主官毫不遲疑。

      這兩年以來,三明市、縣兩級均成立黨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六個一”工作機制,主要領導每年至少研究一次教育工作,開展一次教育專題調研,組織一次教育座談。

      分管領導更是全心投入,每年要走訪一遍轄區學校,經常聯系一批名師名校長,還要掛鉤推進一批教育重點難題。

      與之相對應的是三明市財政兜底,優先保障教育需求。編制、人社部門給予優先傾斜;財政部門在不寬裕的情況下,優先保障和滿足教育需求;發改部門把教育項目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作為優先發展領域給予支持;自然資源、住建部門為教育項目開辟“綠色通道”。全社會關心、支持教育發展的氛圍日益濃厚。

      均衡公平:三項機制,讓孩子共圓教育夢

      位于三明市三元區的建設小學,原來是個薄弱校,附近家長以前總有擇校沖動。2017年,優質校三明學院附小與建設小學結對合作,附小第一年派了8名教師到建設小學任教,教學質量帶動明顯。

      這是三明市“總校制”改革的一部分,這一政策推行3年來,多方歡迎。“現在在家門口上學就好了,不一定要到附小。”一位建設小學的家長向市教育局調研人員反饋道。

      資源不均,是我國基礎教育發展的瓶頸,在山區情況更突出,如何讓優質教育資源跨越城鄉、強弱校的鴻溝?

      從2016年開始,三明市制定創新優質資源均衡發展、教師協同培養、正向激勵“1+4”三項機制,推行一系列改革。

      對于優質教育資源,三明借鑒醫改成功經驗,推出“總校制”,讓強校帶弱校,實現共同提升。

      2018年開始,“總校制”由三明市區輻射到縣,優質校帶動薄弱校、農村校、新建校。

      2020年,三明市又試行優質分校再帶分校模式,如三明初中強校列東中學與沙縣城南中學結對合作。

      目前,三明市已組建58個總校制學校,結對分校102所,實現各縣區和基礎教育各學段全覆蓋,受益學生約8萬人,各分校質量明顯提升,也緩解了跨片擇校熱。

      2019年,“總校制”辦學改革被評為教育部基礎教育典型案例。

      與教育均衡相關聯的,是教育公平。

      留守兒童是這個山區市不可忽視的群體,三明通過實施“積分制”入學、留守兒童關愛計劃,促進教育公平。2016年以來,三明共落實各類國家助學資金14.27億元,受益學生506萬人次。

      這些措施,惠及最偏遠山鄉的孩子。

      在三明建寧縣最偏遠的鄉村寄宿校——客坊中心小學,302名學生里有留守兒童190名,為解決他們家庭教育、關愛缺失的問題,學校探索出關愛模式——“真愛6+1”:“6”包括曉真情、繪真景、系真愛、育真人、懂真規、吐真言,“1”指的是學習一項體藝技能,讓留守孩子學習不落下、生活不孤獨。

      最近,福建省將此推為教育部“鄉村溫馨校園”建設典型案例之一。

      今年,三明又推出貧困留守兒童“雛燕”關愛行動,針對27625名留守兒童、1613名建檔立卡貧困留守兒童,實施全覆蓋幫扶,讓每個留守兒童自信、從容、有尊嚴地成長。

      在以往校內4點半工作的基礎上,今年,三明市推出“1+N”4點半后學校模式,每天放學后,老師繼續陪伴,學校+市委文明辦+文明單位+村少年宮……以多種方式,延伸教育的關愛和幫扶。這是一項大城市都很難做到的事。

      “挖掘山區學生堅忍不拔的品質,盡可能為每個孩子搭造豐富的成才通路,這是我們山區教育的努力和嘗試。”三明市教育局黨組書記陳興說。

      通過持續深化教育均衡、教育公平,近年來,三明鄉村學校條件、師資配備與城區差異逐漸縮小,全市學校在福建省義務教育質量監測中,城鄉差距明顯縮小。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7年以來,三明在全省統一中考中,成績城鄉差距持續保持全省最小,高考高分人群和本科上線率城鄉分布趨于均衡。

      強強接力:三大工程,打造基礎教育成長鏈

      原在永安六中當校長的許有濤記得,2012年,六中啟動初中“壯腰”工程,開展劃片教研,啟用中考獎勵機制。財政每年劃撥50萬元用于獎勵教師,提升學校的整體教學質量。

      這一系列舉措,讓永安六中的一中上線率一年內提高10%。

      2016年中考剛結束,三明市就組織專家團隊,分析全市初中教育優劣長短,著手起草初中“壯腰”工程實施辦法。

      這是三明市全面實施小學“強基”、初中“壯腰”、高中“筑夢”三大工程的一個縮影,系列改革貫穿整個成長鏈,形成教育長效機制。

      小學“強基”,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小學生成長、發展必備的品格和能力。實施重點,是強均衡,強常規,強內涵,創建一批叫得響、推得開的優質小學。

      初中“壯腰”,是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壯弱項、壯教改、壯管理、壯素質。通過這個階段的發力,提升薄弱學校、薄弱學科,加強本土教學改革探索,開展管理標準化,實現了“一校一案”“一校一策”。

      2018年,三明的初中“壯腰”工程被列為教育部重點工作事項,并入選福建省委改革試點項目。

      到高中階段,三明堅持三明一中、二中兩大聯盟協同進步,輻射帶動,實現高中優質特色發展。同時,重點扶持四所省級普高示范校,推進四所縣一中晉級,增強綜合競爭力,助力山區子弟追夢、圓夢。

      “三大工程”,為三明構筑了一條穩固的基礎教育質量管理鏈,小學、初中、高中“三段一體”,“重心下移”。

      “針對三個不同階段抓教育,各有側重,循序漸進,高考自然能出好成績。”三明市教育局二級調研員黃茂鋒說,這兩年的高考井噴,是三明以改革激發教育內生動力的結果。

      真情實意:三大保障,給老師滿滿成就感

      在三明采訪校長、老師,他們都說,書記和市長不但懂教育,而且真抓實干重視教育。

      “林興祿書記到任不久,就專門召開教育專題座談會,每次專題調研,說得最多的,就是落實教育補短板問題。余紅勝從2016年擔任市長至今,光一中就來了十二趟。”三明一中校長翁東真對此印象深刻,也深受鼓舞,“老師們都稱呼他為教育市長!”

      主官經常到學校,既是鼓勁,也是了解情況,解決問題,只要教育需要,條件允許,就多部門協同,保障人、財、物到位。

      人才培養靠教育,教育發展靠教師,三明抓教育突出“人”的要素。

      用人就要編制,為解決基層教師缺編難題,2019年,三明市教育系統從市級共調劑1696名事業編制專門用于補充教師。

      “今年一下子給了我們17個教師編制,這幾年用人都不愁了。”三明二中校長黃達輝激動地說。

      校長們說,山區地市吸引優秀人才很難,以前不要說北師大、華師大,就是福建師大的畢業生都很難招。但這幾年,三明出臺吸引人才專項政策,每年提前到東北師大、哈爾濱師大、福建師大、三明學院等省內外重點師范院校招聘,通過多種舉措,近五年共補充新任教師5866名,有效緩解教師不足問題。

      同時,三明市也很關心教師的個人發展,比如職稱評聘,讓業績突出的年輕教師享受直通車待遇。

      2019年,三明市調整中小學校教師崗位比例,各級崗位比例各提高5個百分點,優秀教師可直接聘任,大大調動了積極性。

      在三明,名師名校長、學科帶頭人尤受重視。2016年以來,通過走出去、請進來、掛職跟崗等形式,三明深化與北京教育學院、廈門市中小學的交流協作,加快校長、教師成長。近三年,三明市省、市級名師名校長、學科帶頭人由1500多人增至2600多人。

      重視人才的背后是資金投入和激勵機制。2017年,三明市縣財政為教師增加績效工資5462萬,第一次實現教師平均工資高于公務員。

      同時啟動正向激勵機制,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三明市共追加學校獎勵性績效工資1.71億元,統籌用于學校班主任、培優補差、教學業績、名師名校長工作考評,實行差別化發放,突出“優教優酬、多教多酬”。

      2013年,三明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投入35.31億元,2019年增至64.24億元,年均增長8.93%,遠高于同期財政經常性收入增幅。與之對應的是,教師的幸福感、積極性不斷提高,能力水平也更上臺階。

      “現在在三明當老師很好,工資比公務員還高,受人敬重,很有成就感。”三明二中校長黃達輝說。

      人才提升的同時,教育硬件也日益完善。2018年以來,三明市區17個教育補短板應急項目概算總投資達14.66億元,項目全部竣工投入使用后,可新增中小學、幼兒園學位15075個。

      懷質抱真:讓高考“獨木橋”變成“立交橋”

      三明一中、二中的校長們都說,不少985高校的招生老師這幾年很愛來三明,他們反饋說,來自三明的學生,素質全面,性格開朗,多才多藝。去年考上北大中文系的詹藝,還作為新生代表在開學典禮上發言。

      走進三明市的中小學校,你會發現,校園里圖書角、閱讀吧隨處可見,“書香墨香”的文化氣息迎面撲來。

      “書香墨香”校園建設源于寧化,除了學生,校長和教師每年也有必讀書目,每周還要完成書法,并在校內展示粉筆字作品,讓“寫好字”成為師生的習慣。

      2017年,“書香墨香”校園建設由寧化推廣到全市。目前,三明命名市“書香校園”特色學校26所,“墨香校園”特色學校17所,“書香墨香校園”示范校37所。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2017年起,三明市在全省率先開展研學旅行,鼓勵小學、初中、高中學生在暑期“走出去”,參加為期1周的研學旅行活動。“我們學校最遠帶隊到過延安、北京等地,基本上60%-70%的學生都會參加。”列東中學副校長杜成露說。

      素質提升,眼界開闊,課堂上的氛圍也更加活潑。

      “樂園英語”在福建省英語專業教師中名氣很大,其創始人是三明一中的英語教師——樂園,她主張的“樂學英語”,提倡“不以課本為世界,以世界為課本”。樂園開創了英文歌曲、詩歌創作、詞匯量比賽等教學實踐,學生們很愛上她的課。

      素質全面的背后,還有對體育美育的重視。近年來,三明市要求初中校要開齊開全課程,開展“體育藝術2+1項目”和陽光體育活動,讓每個學生至少有一項藝術、兩項體育技能,全面提高綜合素質。

      全面的素質教育實踐,讓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特色,“三明一中的奧賽,三明九中的藝術、金沙中學的體育……”近年來,三明創建全國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1所,全國學校體育工作示范校10所,青少年校園足球國家級特色校104所、省級58所。

      鼓勵特長,個性發展,學生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這幾年,三明市憑借“藝術特長”“體育特長”考上全國重點學校的不在少數。

      三明九中以前默默無聞,這兩年蟬聯高考藝術類美術專業第一名,一鳴驚人。副校長程康彪說,九中堅定走藝術特色校的路子,這些年,已有數百名學生被中央美院、中國美院等國內外著名高校錄取。

      同樣闖出一片天地的還有沙縣金沙中學,這里以培養體育特長生聞名。今年沙縣還面向三明全市招收90名體育特長生,以田徑和足球項目為主。

      一個有趣的效應是,因為文體活動豐富,學生近視防控好,三明被教育部列為“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改革試驗區”。

      2020年,三明市成為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范區,這是福建省唯一入選的地市。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福建省教育廳副廳長李迅在全省基礎教育重大改革專題研討班上指出,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不是簡單的農村校向城市校看齊、低標準校向高標準校靠攏的問題,不是簡單地做加法、擴資源的過程,而是一個補短板、達標準、優結構、提質量的過程。

      以用心的情懷優化生態,以改革的辦法拉近差距,以發展的方式補齊短板,三明市不斷突圍山區教育困境,讓高考的“獨木橋”,變成了“立交橋”。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晝夜溫差10℃!福州清明天氣指南來了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天堂| 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欧美|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春色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动态图|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专区| 亚洲av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亚洲系列国产精品制服丝袜第|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图区亚洲综合图区|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亚洲第一页综合图片自拍| 香蕉视频亚洲一级|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1区1区3区4区产品亚洲| 亚洲第一区香蕉_国产a| 亚洲丝袜美腿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啊女成拍色拍| 亚洲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福利秒拍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亚洲女人18毛片水真多| 亚洲色图.com|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亚洲国产日韩视频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三区无码亚洲|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国产区男人本色| 亚洲精品色在线网站| 亚洲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猛|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久久久久久 |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结合| 国产精品亚洲四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观看不卡|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蜜芽|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艺术| 亚洲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