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在閩西北明溪縣君子峰國家自然保護區,黃腹角雉在草地上休憩。新華社記者 梅永存 攝
新華社福州12月17日電 題:“人鳥情緣”帶來高山小村發展機遇
新華社記者 秦宏
咕咕咕、咕咕咕……冬晨,天色剛擦亮,一位老人在靜謐的山谷中仰天向山林深處發出呼喚。過了一會兒,白鷴、紅腹錦雞等珍稀鳥類先后到來,啄食嬉戲后又隱身山野。
“2013年的時候,幾乎每天早晨都會有好看的大鳥在我養雞喂豬的地方覓食。時間長了他們聽到我喂食的聲音就會跑過來爭食。”喚鳥的75歲老人楊美林說。
楊美林老人是福建省三明市明溪縣夏陽鄉紫云村的村民。他說,跟大鳥們相遇一段時間后,因為怕村里的狗傷害它們,他“投食引路”逐步將鳥兒引到離村子步行半小時距離的山里“約會”。相處久了鳥和他之間越發熟悉、相互信任。
6日6日,在福建省明溪縣夏陽鄉旦上村,一只白鷴在水中巖石上休憩。新華社記者 彭張青 攝
楊美林老人和珍稀鳥類結緣的故事,通過口口相傳和媒體介紹,在國內外觀鳥愛好者群體中引發關注。眾多觀鳥客紛紛前來央求老人指引賞鳥、拍鳥,也給村子旅游發展帶來了驚喜。
“有些國外觀鳥愛好者甚至不遠萬里慕名來到村里。”紫云村村支書楊發善說,不少人為了能夠在清晨看到鳥兒,會在老人家借宿。2016年,村里的返鄉創業大學生楊水清看到觀鳥游商機,陸續建了4個觀鳥點,在村里發展起民宿、餐飲業。
這是11月25日拍攝的福建省三明市明溪縣夏陽鄉旦上村一家觀鳥旅游民宿。明溪縣近年來依托良好的生態及豐富的鳥類資源,大力發展觀鳥鄉村旅游,既保護了青山綠水,又富了一方百姓。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紫云村海拔820多米,毗連君子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好、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高,具備天然的鄉村生態游優勢。“近兩年來的游客中,有不少已經不是為了觀鳥,而是一家人一起專門來康養旅游。”楊發善說,此外來村里的本地騎行客、釣客也多了起來。
人氣趨旺給村莊帶來更多發展機會。村民告訴記者,由于觀鳥旅游興起,他們種植的蔬菜、玉米,養殖的禽類、魚等就地就可以銷售掉。即使今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游客量有所減少,僅楊美林養殖的雞、鴨、鵝仍銷售了數百只。
“為進一步促進生態旅游業發展并帶動鄉村振興,今年縣里在我們村附近建設了森林步道等基礎設施,村里也正在利用閑置地建設停車場等。”楊發善說,目前,縣里幾家旅行社也看中了村子旅游業發展前景,主動對接村委會,希望面向旅游市場需求為村里培訓觀鳥導游、共建游客所需物資供給站和特色農副產品小市場。
由于地處偏遠、交通不便,過去為了謀生,紫云村一大半人口在外務工或做生意,2000多畝耕地和上萬畝山林利用率不高。目前,借助“觀鳥村”名片帶來的發展機遇,紫云村正在重新規劃整個村莊資源利用和產業發展。
楊水清告訴記者,村里還有已故理學名人文化遺產、省級水稻種植示范基地、高山有機蔬菜、生物醫藥原材料紫杉等歷史文化和農業資源,未來可以打造鄉村研學體驗游、森林康養游等產業。
“拋荒的田地、閑置的集體經濟建設用地,甚至老年勞動力等,都有望被盤活。”楊水清說,下一步村里還會請專業規劃團隊對村莊進行綠化、美化,對產業進行科學規劃,開發更多特色農產品和旅游產品。
責任編輯:趙睿
-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實踐”】沙縣小吃何以做成大產業?2020-12-18
- 光明日報|讀懂三明實踐的樣本意義2020-12-17
- 風展紅旗如畫 喜看“三明實踐”2020-12-17
- 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齊點贊!這里是三明!2020-12-16
- 人民日報評論員: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實踐”2020-12-16
- "三明實踐"主題采訪活動綜述:撲下身子 講好三明故事2020-11-30
- “三明實踐”主題采訪活動啟動2020-11-24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人民日報聚焦福建三明探索實踐:善用改革開新2020-12-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