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6月3日訊(本網記者 蔡曉卿)日前,一名11歲的小男孩小明(化名)在三明梅列區洋溪鎮派出所門口,手上拿著戶口本,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大聲地說:太好了,我有自己的戶口了!得益于三明市民政局探索推廣的“345”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模式,由于種種原因一直沒法上戶口的小明終于成功辦理戶口,5月份開始享受事實無人撫養政策。
小明的家庭情況有些特殊,他的母親在他出生一年后,于2011年10月離開了小明,他的養父一直沒有正當職業,多次因犯罪被判處刑罰,現在仍在監獄服刑。由于小明的父母都沒有對兒子盡到撫養和監護義務,導致小明無法上戶口。目前,小明和爺爺奶奶、姐姐一起生活,但爺爺奶奶年歲已高,喪失勞動能力,平時靠賣點中草藥為生,生活十分困難。
轉眼間,活潑可愛的小明到了入學的年齡,但因缺失監護人,無法辦理戶口登記。2019年12月份,三明民政部門在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摸底過程中發現了小明的情況,但由于沒有戶口無法及時納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政策。
2020年以來,梅列區民政局聯合區法院、區檢察院、洋溪鎮政府等多部門,多次召開困境留守兒童監護問題協商會,最后確定由小明爺爺作為申請人,梅列區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律師作為委托訴訟代理人,向人民法院提起確認監護權的民事訴訟,撤銷小明父親和母親的監護權,確定小明爺爺作為監護人。
在民政部門、法院、洋溪鎮政府等多方共同努力下,法院依法作出了上述判決,指定小明爺爺作為小明的監護人。4月份小明的戶口辦理成功,5月份開始享受事實無人撫養政策。
三明地處閩西北的山區小城,農村勞動力外移嚴重,農村留守兒童普遍,關愛保護任務重大。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和省政府決策部署以來,三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出臺相應《實施意見》等系列文件,建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機制。市縣民政部門發揮牽頭抓總作用,主動作為,積極探索,針對留守兒童問題,實行分類動態管理,加強方法創新突破,總結形成“345”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機制。
即通過精準摸排、建檔立卡、數據共享3步夯實工作基礎,細化分類監護、落戶、輟學、親情聯絡等4種難題,采用層層掛包、愛心結對、社工服務、機構托護、個案化解等5種模式,為農村留守兒童實施精準關愛保護。2020年來,全市累計簽訂委托監護協議書1萬余份,開展個案輔導613人次,幫助103名困境兒童解決入學問題。這一經驗在2019年初的全省民政工作會上作為典型經驗向全省推廣。
責任編輯:趙睿
- 三明泰寧:“云端”話黨史 學習不間斷2021-06-24
- 三明保障性安居工程共獲中央補助資金5.07億元2021-06-24
- 三明將樂:“老賴”專屬彩鈴顯威力 被執行人主動還款2021-06-18
- 三明巖前派出所開展出租房屋清查和流動人口登記工作2021-06-18
- 多賺104元,罰款1000元!三明建寧一客運車超載被罰2021-06-18
- 三明泰寧下渠鎮:小小黃花菜既忘憂又致富2021-06-18
- 三明市消防救援支隊開展物流快遞行業專項檢查2021-06-18
- 三明:非法運營還超員!這名司機被罰了……2021-06-17
- 三明泰寧:“云端”話黨史 學習“不打烊”2021-06-17
- 三明市舉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頑瘴痼疾整治成果新聞發布會2021-06-17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三明泰寧:讓“家門口”紅色資源成為黨史學習2021-06-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